「時窮節見」「垂丹青」

于謙生平札記(一)

作者﹕劉翰青
于謙(夏瓊芬/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獄中留下了千古名篇《正氣歌》,詩中以寥寥數語,描寫了十幾位先聖先賢的凜然正氣,令後人肅然起敬,可以告慰祖先的是,在文丞相身後,亦有無 數炎黃後裔承繼中華傳統,前仆後繼,延續著我華夏的精神命脈,于謙就是其中一位「時窮節見」「垂丹青」的民族英雄。

一、少懷壯志敬先賢

明洪武31年(1398年),對大明王朝而言,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一年,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了,同在這一年,明帝國的一個救星降生了,他就是于謙。于謙降生於官宦世家,祖父於文在洪武初年任兵部主事,後調工部主事,身上卻看不到半點「衙內」的狂妄,只能感到一種異於常人的氣質。《于少保萃忠傳》說,于謙一生下來就與眾不同:哭聲特別響亮,到滿月時,已是容貌秀偉。鄰里一些老人見了後,忍不住讚歎:「這個孩子相貌如此出眾,將來必成大器,可惜我們已年老力衰,不能看到他將來的顯達了。」于謙七歲那年,有個和尚給他看相,驚詫道:「他日救時宰相也。」日後于謙臨危受命,保衛北京,果應其言,「救時宰相」之名由此而來。

天才總是不同凡俗的,永樂元年(1403),于謙六歲時,家裏便送他到外塾去讀書。他好學聰明,讀書過目不忘,尤其擅長屬對。這年的清明節,父親彥昭和叔父彥明,與族人一道,帶于謙去上祖墳。路過鳳凰台時,彥明隨口說:「今朝同上鳳凰台。」小于謙即在一旁朗聲應答:「他年獨佔麒麟閣。」彥明及眾人聽了,無不感到驚訝與佩服。

一次去學堂,和尚蘭古春看見于謙梳的雙髻,便戲謔地說:「蛇頭且喜生龍角。」,于謙當即回道:「狗口焉能出象牙。」蘭古春暗暗吃了一驚。于謙回家後對母親 說:「有人罵我,明天不梳雙髻了。」第二天母親便給他梳成三個髻。誰知又碰上了蘭古春,和尚一見又梳成了三個髻,又拿他開玩笑說:「三丫如鼓架。」于謙立即回道:「一禿似檑槌。」蘭古春見了先生,把于謙大大讚揚了一番,說:「此小兒乃國家棟樑也!」

自七八歲起,于謙就被稱為神童,15歲時考取了錢塘縣儒學生員(秀才),頗有些少年得志的味道,然而,於才學之外,于謙更注重的,是古人的行事大節。

于謙的正直,與他從小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尤其祖父對他的薰陶,有莫大的關係,他祖父於文就是文天祥的忠實粉絲,並收藏著文丞相的畫像,于謙頗受影響,十分仰慕文天祥的忠義,特地撰寫了讚詞,懸掛在自己的座位旁:「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忘身,捨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陵谷變遷,世殊事異。坐臥小閣,困於羈系。正色直辭,久而愈歷。難欺者心,可畏者天。寧正而斃,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節,萬古攸傳。載瞻遺像,清風凜然。」。這種貫穿中華千年歷史、「寧正而斃,弗苟而全」的忠義精神,成了于謙一生的信仰。17歲時,于謙寫下了至今膾炙人口的《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未曾想,一語成讖,這首詩竟成為于謙的平生寫照,「奪門之變」後,于公為奸人所害,成了留得「清白在人間」的悲劇英雄,此乃後話。

永樂19年(1421),于謙進京趕考,不出眾人所料的得了中了進士,於是,年僅23歲的于謙被任命為山西道監察御史,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二、剛正無愧「于青天」

宣宗元年,漢王朱高煦在山東安樂州謀反,宣宗御駕親征(明朝的皇帝好像都好這口兒),朱高煦被這位新皇如此果斷的舉措嚇傻了,乖乖的出城投降,護從宣宗出征的于謙當眾口數其罪狀,慷慨陳詞令其伏地顫慄,口呼:「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此事令宣宗開始留意于謙的氣魄與才幹。

于謙在江西道監察御史和江西巡撫任上,廉明奉公,不徇私情,特別在刑獄審察方面,對冤案錯案加以判明,平反釋放了被枉判死刑的數百人,南昌寧王府的違法官僚被他查辦的達15人之多。于謙為官清正,在任何場合都能「節操自持」,江西百姓稱他為「于青天」,將他的神主牌立於南昌府名賢祠中。于公的人品,才幹不僅得到宣宗的賞識,明朝著名的閣臣「三楊」,也都對他十分青睞,凡「謙所奏,朝上夕報可」。

宣德六年(1431),33歲的于謙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的身份,巡撫河南山西,這一巡就是19年。這19年裡,他「威惠流行」,甚得民心,連太行山潛伏的強盜都自動銷聲匿跡了,官兒做到這個份上,僅憑這一點,也足夠評個「模範巡撫」,「優秀幹部」之類的了。

在此期間,他還在各州縣設置「預備倉」(平淮倉),貸糧賑救饑民。又屢次捐納自己的薪俸,賑濟災民。並在黃河沿岸,厚築堤岸,修繕河防,一次黃河氾濫,洪水沖決汴城堤壩,于謙不顧個人安危,解衣跳入水中堵塞決口(這樣看來,古時候,領導幹部是要奮戰於抗洪救災第一線的)。疾病流行時,又設立「惠民藥局」,救治各地人民的疾病。

于謙的巡按衙門口立了兩塊木牌,分別寫著「求通民情」、「願聞利弊」,民間有冤獄枉屈的事,人人可以直接到巡撫衙門申訴。有人認為此舉有損尊嚴,于謙的回答是:「被天下百姓咒罵,才是有損尊嚴」。智哉,斯言。于謙所為,得到百姓和當地官吏的交口稱讚,於是,江西的「于青天」在豫,晉巡撫任上,又得了個雅號--「于龍圖」。

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駕崩,年幼的英宗繼位,年號正統。正統初年,因為太皇太后比較賢明,「三楊」等老臣尚在,明廷還算比較安定,之後,太皇太后去世,「三楊」或離世,或老病,大明沒有了可以支撐帝國大廈的柱石。此時,一個宦官漸漸粉墨登場了,他就是臭名昭著的太監王振。

正統初,王振這傢伙因為有所顧忌,秉持「夾著尾巴做人」的原則,不敢過於放肆,之後,太皇太后和「三楊」不在了,「振遂跋扈不可制」。侍講劉球因為向英宗進言陳述朝政得失,言語間含有指責王振之意,因而被王振投入監牢,並被王振的一個狗腿子馬順肢解了(馬順後來在大殿上被一群大臣痛打而死,也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大理寺少卿薛瑄平時不太拿王振當回事(「素不禮振」),結果,王振找了個其它藉口陷害薛瑄,差點要了他的命(「振摭他事陷瑄幾死」)。最搞笑的是駙馬都尉石璟,罵了自己家裏的閹奴幾句,王振認為他輕視自己的同類,彷彿自己也遭到了輕視,竟然把這位石老兄關進了監獄。如此睚眥必報,專橫跋扈,活脫一副小人嘴臉。可就是這麼個東西,英宗偏偏對他喜歡的不行,還稱呼王振為「先生」,把這個寸功未立的太監快捧上天了,皇上對他尚且如此,公侯大臣們哪裏敢怠慢,他們叫的就更肉麻了,「呼曰翁父」。一時間,大小官員們爭著賄賂王振,把這個馬屁都快拍腫了。

然而,濁世之中也有清蓮,那個為社稷百姓可以不計個人安危的於侍郎,對權勢熏天的王振卻不屑攀附。有人勸于謙,進京奏事時即便不帶金銀,多少給王振帶些土特產去,估計少不了還有一番「寧可得罪君子,不可開罪小人」的「勸誡」,于謙對此瀟灑的一笑,甩了甩兩隻袖子,答道:「只有清風」。並寫詩<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成語「兩袖清風」即由此而來。

有這樣剛正不阿的人時不時到朝堂來逛逛,王振自然覺的不太舒服,恰巧有個名字和于謙相似的御史得罪過王振,王振又糊里糊塗的把這事和于謙混到了一起,看于謙就更不順眼了。正好有個叫李錫的通政使想藉機拍王振的馬屁,就給于謙栽贓了個罪名,把他判了死罪,關進大牢。沒想到,這下馬屁沒拍對地方,山西、河南等地的上萬名官員百姓跑到北京皇宮「集體上訪」(「伏闕上書」),要求留于謙繼續在山西河南巡撫。周王、晉王等幾位藩王也出來為于謙說話。這下王振算看明白了,于謙是個好人,可不是個好欺負的人。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于謙官復原職了。

但是,一個人或一個組織一旦有了「折騰」的「愛好」,是不大可能會自動停止的,沒過多久王振就折騰出一件更大的事來,而且在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那就是中國歷史上最烏龍的一場戰役--土木堡之變。(未完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司馬光生活簡樸、做人正直清廉,自謂:「平生未有不可對人言之事。」所以他對兒子司馬康也是特別注重教導他要廉潔、儉約。
  •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壽人。父祺,榮登政和進士第,仕官至太常博士、潼川路轉運判官。允文六歲即誦讀《九經》,七歲能屬文。承繼父親之任而入官。
  • 富弼,字彥國,河南人。起初,母親韓氏有妊娠,夢見天上旌旗蔽日、鶴雁成群的降於庭中,說是剛有「天赦」,醒來之後就生了富弼。
  • 除軍事才能外,伊尹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他研究美食烹調技巧,同時,也是中醫湯劑的創始人。
  • 以知人見稱的吏部侍郎高孝基曾經見到房玄齡的舉止言談,對當時的尚書左丞裴矩說:「僕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為國器,但恨不見其聳壑昂霄雲。」
  • 王旦生平不置田宅產業,告誡子孫不要依靠祖輩留下的家產過日子,要自立。僅僅為了錢財而爭就是不義,要注意道德修養。
  • 商鞅第一次去見秦孝公,他試探性地從三皇五帝講起,還沒說完,秦孝公已經打起了瞌睡。
  • 在中華文化的川流中,「虛室生白」是中華文化的思想觀之一,它出現在道家思想中,也被歷代不同的人事物取用,歷來受到重視未有間斷,成了一種處世智慧。「虛室生白」出自何處?我們的先人怎樣用生命去實踐這種精神?
  • 王祐在家中庭院種了三棵槐樹,樹蔭滿庭,他對人說:「我的兒孫,必定有人貴為三公,這三棵槐樹就是標示。」他對王旦滿懷信心,說:「這孩子將來定會成為一位公正的相國。」後來他的話應驗了,王旦果然貴為宋真宗一朝的賢相,受到真宗皇帝的倚重、敬愛。
  • 韓琦以芍藥這花中宰相為祥瑞之兆,圓滿了「四相簪花宴」。李固言芙蓉鏡下狀元及第,紗籠中人必能當上宰相。冥冥中皆有定數,命裡有時自能水到渠成,命裡無時也難以強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