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耍三板斧 矢志平國難

【隋唐英雄傳記之五】真實的程咬金

作者:柳笛

凌煙閣24功臣。(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542
【字號】    
   標籤: tags: , ,

使一柄八卦宣花斧,夢遇神人授藝,臨陣對敵只曉三招絕技;出身草莽,販私鹽、劫皇綱,荒唐事無所不為,人送諢名「混世魔王」。演義小說勾勒的隋唐世界,壯懷激烈,群英中的程咬金,卻以一副粗豪而詼諧的形象出現,為這段恢宏的歷史增添一絲活潑歡喜的氣氛。他行事乖張莽撞,偏能遇難呈祥,多福多壽,是凌煙功臣中最幸運的福將。而「半路殺出程咬金」「程咬金三板斧」等傳統故事,更是作為經典俗諺深入人心。

然而生活並非藝術,歷史上程咬金的真實經歷,卻非如此傳奇,相反的,他出身武將世家,是位見微知著、顧全大局的忠義君子。

捨生忘死

程咬金字義貞,後更名知節,祖輩世代為官。曾祖父程興乃北齊兗州司馬,祖父程哲是晉州司馬,父親程婁官至濟州大中正。程咬金青出於藍,在歷史變革的關鍵時期,選擇成為唐朝的一名開國大將,為程氏一族帶來無比尊崇的榮耀。《舊唐書》載,程咬金少年時便驍勇善戰,馬上舞槊的本領亦是爐火純青。大業末年,程咬金觀天下大勢,預感到亂世將出。時群盜蜂起,他便在家鄉濟州聚壯丁數百人,日夜執戈操練,與當地官兵共同守衛家園。

彼時,李密流亡至翟讓處,以智策奇兵助瓦崗寨聲威大振,樹立軍中威望。他於大業十三年代翟讓而統領瓦崗,在隋末起義英雄中脫穎而出。程咬金聞李密盛名,主動歸附,任內軍驃騎,頗受敬重。李密曾於麾下親選勇者八千,分列左右驃騎四隊,號為「內軍」。即使在炎炎盛夏,眾將神態亦若揹負霜雪般峻冷整肅。李密曾說:「此八千人可當百萬。」其戰鬥力幾可與「玄甲軍」相抗。程咬金能夠統領一支分隊,可知其武力、才幹更在萬人之上。

武德元年時,王世充引兵與瓦崗寨決戰,李密與程咬金領內軍人馬,在北邙山安營;單雄信等領外軍鎮守偃師。王世充的精兵突襲雄信,偃師城告急,李密急遣程咬金與裴行儼援助。當時,行儼先入敵陣,中流矢而墜馬,程咬金救人心切,跨馬抱起重傷的行儼並騎逃命。然而兵貴神速,一馬揹負兩人,難以疾馳,程咬金顧及兄弟安危,一身本領更難以施展。隨即,世充的騎兵追殺而來,一將士趁虛而攻,手上馬槊洞穿程咬金之軀。他不及多想,轉身劈手捩斷槊桿,又憑餘勁斬殺敵兵,攜行儼死裡逃生。

遺憾的是,李密雖有精兵誓死效力,卻因倉促出戰而大敗,瓦崗寨不得以解散。王世充則因此戰俘獲秦瓊、程咬金等良將,志得意滿,拜以要職。

棄暗投明

王世充為人多詐,自掌控隋朝大權,於武德二年大行讖緯之說,為篡位自立散布謊言。同年四月,他矯詔天下,僭位稱鄭帝,對待隋朝舊臣更是假意安撫,收攏人心。他是隋唐名副其實的偽君子,程咬金等人雖受禮遇,卻沒有沉溺在所謂的恩澤中。程咬金冷眼觀察王世充,思忖去留之路。尋著機會,他向曾經共同效力瓦崗寨的戰友秦瓊坦言:「王世充的才識、風度淺薄偏狹,喜歡賭咒妄言,不過是個老巫婆,怎麼能成為撥亂反正的君主!」

待唐、鄭會戰於九曲,程咬金領兵在陣。他沒有奉王世充之命向唐軍進攻,而是和秦瓊等數十親信策馬西行百餘步,遙拜王世充,高聲說道:「我等受您優待,總想著報恩效力,可是您生性多疑,愛信讒言,(您那邊)不是我們久留之地,就此拜別。」於是,這一小隊精銳兵馬絕塵而逝,杳無蹤影,空留王世充在原地不知所措。

歸李密、追大唐,人生中的轉折處,程咬金皆作出成熟理智的抉擇。程咬金心懷大志,他知道自己的武藝可助當世英豪成就霸業,因而他尋找的是能救萬民於水火、解天下於倒懸的仁者。西漢的猛將樊噲曾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當他看清王世充偽善狡猾的本質時,決不會拘泥於愚忠的觀念而助紂為虐,而是向好友開誠布公,商議脫身之策。他與秦瓊都是以一當十的將才,若是悄然潛逃,未必不能成功。但他們不吝個人安危,不屑做藏頭露尾的鼠輩,偏要選擇最危險也最坦誠的方式。自古邪不勝正,他們投奔的是慈悲智慧的秦王,是光明正大的選擇,也一定要用坦蕩率真的方式,才不枉做人世間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致命輔君

程咬金歸唐,入秦王李世民帳下,拜左三統軍。從此,他率正義之師,隨秦王四處征戰。黑雲壓城,甲光向日,程咬金入陣,必搶為先鋒,其英勇無畏不遜於任何一位將軍。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李唐在開國初期的幾場重大戰爭,都有程氏後人的莫大功勞。他素有「平國難」之志,秦王給予他實現抱負的機遇,他也用一身武藝、膽識回報納賢美意,為山河穩固、盛世太平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國難雖平,內亂迭起。秦王帶領麾下勇士立下蓋世功勳,卻也因此功高震主,受旁人側目,被迫面對兄弟反目的悲劇。太子建成深忌秦王之功,暗懷翦除之意,常在高祖面前構陷秦王,令父子情分日益疏漠。同時,他還屢進讒言,污衊秦王府文官武將,欲削弱秦王羽翼。太子一黨賄賂尉遲恭、驅趕房玄齡、杜如晦,陰謀詭計無所不用。武德七年,李建成把矛頭指向程咬金,矇騙高祖將其遷為康州刺史。此時程咬金憑軍功,已獲封宿國公,面對貶官之冤,他抵死不從。他並不是貪戀權位,而是擔憂離去後,無法在府中繼續保衛秦王。

他把自己的想法誠懇地告於秦王:「大王手臂今並翦除,身必不久。知節以死不去,願速自全。」他和其餘將士竭力勸諫,又在秦王受到危難時拚死保全,秦王終於痛下決心,為國除害。初生的大唐王朝因一場「玄武門之變」轉折,真正走向輝煌治世的伊始。而這場正邪之間的對戰,程咬金亦參與其中,在史書中又留下一筆榮光。

程咬金是初唐英雄中少有的高壽福將,仕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位列公侯,年逾古稀而善終,見證了大唐最美好最清平的時代。他非是小說家筆下有勇無謀的匹夫,只靠天生的好運功成名遂,而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做一個審時度勢的智者,每一步都走得堅定、端正。無論演藝小說將他改編成怎樣的面孔,他都是隋唐史上當之無愧的開國功臣,千古名將。@#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皇開國,天下歸心,終結了魏晉以來持續百年的板蕩格局。然統一治世不過曇花一現,隋煬帝修運河,溝通南北,為千秋後世創造福祉的同時,卻因不恤民力帶來現世的政治危機。大業七年,河南、山東的一場洪水,更沖蝕了隋朝的國祚天命,致使官民思變,揭竿而起。
  • 亂世烽火路,是百姓的苦難,也是英雄猛將書寫傳說的畫卷。那出生入死、橫刀躍馬的壯懷歲月,那替天行道、濟世安民的英發雄姿,創造了千古風流人物,譜寫了萬世正氣長歌。李唐起於隋末天下大亂之機,創三百年繁華盛世,開國武將功不可沒。這些功績如山的將領中,有一位特殊的將軍,他三次解救秦王於危難,在凌煙閣功臣中排名第七,為初唐武將第一人。
  • 美人歌歇,鐵騎揚塵,問天下誰是王者?隋末唐初是一個尚武的時代,在區區二十載的光陰裡,呈現了一部英雄輩出的戰爭史詩。數支裝備精良的軍隊沙場相逢,各為其主,生死相見,給這段歷史塗抹上鐵與血的主色調。有一支王者之師,皆皂衣玄甲,每戰便似烏雲蓋雪衝鋒陷陣,似一桿金剛不破的巨筆,在中原大地鐵畫銀鉤,勾勒出一個力透山河的「唐」字。
  • 命運最坎坷的中國傳世名畫,一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八百多年裡幾經戰火,顛沛流離,五度入宮,四度出宮;另一個是元朝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歷經巧取豪奪之紛擾,於清初竟遭火焚毀容之災,從此身首異處,輾轉漂泊,現分別藏於台北和浙江博物館。
  • 「科舉廢,世族子弟孤潔秀拔,率從釋老游」。(釋老:釋迦牟尼和老子的並稱)科舉重開,取士的只是聊勝於無的萬分之一,還時斷時續的。當年丘處機一言止殺,成吉思汗給了道士免稅免役的優待,全真教發展至鼎盛。其離俗出世的思想,對於飽受兵役戰亂之苦(對外擴張侵略、對內鎮壓起義)的宋朝遺民,尤其處於「九儒十丐」地位的知識份子頗具吸引力,吸納了大量人才。
  • 久違了的聖誕音樂傳來,喚醒了久遠前的記憶。在今天,在新年之外,聖誕節已成為世界上三分之一人口最重視的節日,人們歡慶聖誕的來臨,好比赴一個不能失約的盛會。在這一年最後的日子裡,人們在冰寒中尋找著盼望。
  • 明清時期的各種文人筆記中記載了許多關於黃公望羽化登仙的逸聞。如周亮工《書影》記載明代的書畫家、收藏家李日華說黃公望某天與人同游杭州虎跑寺,忽然間只見四周雲霧擁溢,黃公望被團團圍住,仿佛仙人一般駕雲而去。孫承澤《庚子銷夏記》也有「人傳子久於武林虎跑石上飛昇」的記載。而清代畫家方熏《山靜居畫論》,更稱在黃公望辭世多年後,有人在塞外見他悠然地吹奏著笛子,是為「蟬蛻不死」。
  • 任迪簡二話不說,一下把那壺醋當成酒全喝完了。原來,任迪簡擔心治軍嚴厲的李景略,會因這個失誤處死小兵,於是為小兵遮掩過錯,
  • 名列凌煙閣功臣的尉遲敬德武勇超凡,進出敵陣重圍,往返自如。他為何對秦王李世民忠心不貳?他是怎樣的明辨大是大非之人?面對皇上的賜婚,他如何表現對糟糠之妻不離不棄的恩義?
  • 4月19日起,由大紀元、新唐人聯合製作的九集歷史紀錄片《歷史英雄系列:兵仙韓信》,將在新唐人電視台的美東、休斯頓、美西、大陸、歐洲等頻道播出。《兵仙韓信》以秦朝末年,楚漢相爭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韓信跌宕起伏而又輝煌的一生。以動畫和文物古蹟相結合的畫面,再現了韓信生平,以及他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