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賜仙桃 桃核傳千載

作者:宋寶藍
圖為清 金廷標《瑤池獻壽》。(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16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西遊記》故事中,玉帝派悟空看守蟠桃園。經土地神的介紹,蟠桃園的桃子有三種,分別是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仙桃能成仙了道,白日飛升,可與天地同壽。悟空一聽,心裡格外歡喜。他支開了土地神和大力士,自己跳到樹上揀個大的仙桃,美美地飽餐了一頓,才從樹上跳下來。

小說中,蟠桃具有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功效。如此神奇的蟠桃,想必並非人人都有緣分品嚐它的味道。不過,根據文獻記載,史上確實有人吃過仙桃,他就是漢武帝。他不僅吃了王母賜予的仙桃,還把桃核保存了下來。直到明朝時,還有人見過這些桃核。

漢武帝天資聰穎絕倫,三歲時就能背誦從上古伏羲以來的聖賢著作,甚至包括論述陰陽五行和國策的文章,他洋洋灑灑地背了幾萬字,並且沒有遺漏一個字。七歲時,父親漢景帝見他實在聰慧透徹,於是為他改名劉徹。

漢武帝登基後,勤於國政之際,也熱衷於修煉神仙道術,經常到名山大川和五嶽祝禱神靈,以尋訪神仙。元封元年正月初一,漢武帝登上嵩山,在道宮齋戒了七天,祭祀之後就回去了。

四月戊辰那天,漢武帝在承華殿與東方朔、董仲君閒談,忽然看見一位美麗的青衣女子。武帝驚愕地問她:「你是誰?」

那名女子回答:「我是天宮玉女,名叫王子登。受西王母派遣,特從崑崙山來看你。」

漢武帝一心訪仙尋道,屢次祝禱天地神明,求道之心頗為勤懇。天女請他從當天起,靜心齋戒,不要過問人事,到七月七日那天,王母會親自降臨承華殿。漢武帝聽罷,趕緊離開席位,行禮下拜。

西王母是中國神話中的女仙,又稱「西王金母」、「王母娘娘」。圖為清代繪畫作品中的西王母,大英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玉女傳達完王母之命,「倏」的一下就消失了。漢武帝將朝中政務全部交給冢宰處理,他登上迎請神仙的台館,開始靜心齋戒。

七月七日那天,漢武帝在承華殿上為王母設好寶座。大殿的地上鋪上了紫羅地毯,燃起百和薰香,掛起雲錦幃帳,點起了明亮的燈燭,擺上上好的果品與美酒。漢武帝下令端門以內不准任何人窺視,宮廷內外一片莊嚴肅穆的氣氛。他身著華麗的禮服,恭敬地站在玉階下,耐心地等到王母的降臨。

到了深夜二更時分,王母娘娘如期而至,乘坐著由九色紋龍駕駛的紫雲仙車,同時伴隨著悅耳的簫鼓仙樂,數千的神仙跟隨在王母左右,天神散發的光芒,將宮廷映照得絢麗明亮。王母降臨後,隨從的仙官就消失了身影。只剩下五十名丈高的天神侍衛,佩戴金剛寶印,頭戴天真冠,手執彩色旌節儀杖,整齊地站在宮殿前。王母入座後,漢武帝恭敬地向她頂禮。

西王母圖。(公有領域)

王母招呼武帝入座。她帶來了天宮廚師,送來天宮的珍果與美酒。漢武帝叫不出這些果品的名字。宴會進行中,王母又命侍女呈上仙桃。一會兒,侍女端上來一個玉盤,盤中盛著七隻仙桃,比鴨蛋還要大,仙桃是圓圓的淡青色。王母送給漢武帝四顆,自己吃了三顆。

漢武帝吃完仙桃,覺得味道特別甘美,嘴裡充滿桃的香味。武帝把桃核都保存起來。王母見狀,問他:「你留桃核做什麼?」漢武帝回答,想要以後試著栽種它。王母說:「這仙桃三千年才結一次果,人間的土地太薄弱,種下去也不會生長的。」

此後,桃核的去向成了一個謎。根據明朝官員王世貞所著《宛委餘編》記載,朱元璋洪武年間,從元朝的宮廷府庫中發現了蟠桃核,核長五寸,寬四寸七分,上面刻著「西王母賜食武帝蟠桃於承華殿」十四個字。

轉眼時光飛逝數千載,漢武帝保存桃核的記載,為王母賜桃的傳說,留下了不朽的見證。@*#

參考資料;
《漢武帝內傳》
《宛委餘編》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後二十年,有一個唐若山的舊部下從浙西奉使到淮南去,在魚市上見到唐若山在魚肆裡賣魚,和平常人一樣。唐若山把屬下請到一條陋巷中,曲曲折折走了幾百步,來到一所華麗的府第。
  • 深度揭祕你看不見的玄機,《西遊記》。
  • 正因為有大忍之心,張良才獲得天書兵法,成其機智謀劃、文韜武略的天才而流芳百世,漢高祖劉邦稱讚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一名句,因此得以千古流傳。他與韓信的「胯下之辱」共同演繹和留下了著名的關於忍的文化。
  • 翠綠樹牆長出一盞盞垂掛的華麗紅粉燈籠,花姿纖細嬌俏,隨著徐徐清風搖曳擺盪,吊燈扶桑花在綠葉襯托下顯得飄逸動人,十分美麗!
  •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的養子,33歲的趙昚,面對十個美貌的宮娥,守住了禮節,經住了考驗,得到了太子之位。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和凝和狄仁傑都是古時德才兼備的宰相,能重視人才,提拔後進。和凝以范質繼承自己衣缽,可見和凝能賞識賢才,有提拔後起之秀的雅量。狄仁傑以元行沖作為規勸自己過失的一味藥材,可見狄仁傑能珍惜賢才,並有接納諫言的雅量。
  • 李靖雖為名將,但人間將相也只是龍族之奴,世上名利轉眼即逝,有沒有都無妨。而人們必須順天行事,照規矩辦事,否則好心反而會害了人。做人應盡孝道,王崇孝感天地,因而遇難呈祥。然而人世有其因緣,凡事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當世緣已盡也是天意,不如就隨其自然、節哀順變吧!
  • 荀巨伯長途跋涉到遠方探望生重病的朋友,正值戰亂,荀巨伯沒有捨棄朋友而去,並且願意犧牲自己保全友人。敵軍被感動,於是率軍撤回,他的義舉使得全郡城的財物和人命得以保全。許叔微家境貧苦,自知無力施捨救助他人,便刻苦學醫,以醫術救人。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許叔微以精湛的醫術活人無數。
  • 明武宗命令泗州進獻幾十名善長歌舞的美女,汪應軫智慧應對,於是明武宗下詔泗州暫停進獻美女。
  • 西晉的蔡子尼是陳留郡的的名士,北宋的劉少逸被稱為神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