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腳有症狀別輕忽!常見足部疾病1篇看懂

文/亞美醫師協會

六種常見的足部疾病,如何保養、預防和治療?(Shutterstock)

六種常見的足部疾病,如何保養、預防和治療?(Shutterstock)

人氣: 3870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我們每天的走路、跑步、跳躍和攀爬,都要依賴我們的雙足。足部由26塊骨骼組成,是人體構成最為複雜的區域之一。依據足療學院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個人的一生大約會行走15萬英里,相當於環繞世界六次。但足部一旦遭遇創傷、勞損和炎症,或鞋子不合腳、糖尿病及老化等問題,其功能障礙和不適就會顯露出來,給行走和生活造成不便。本文彙整了六種常見的足部疾病,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雙腳,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養足部;即便遇到不適,也可自行護理或正確就醫。

總之,好好愛護我們的雙足,讓我們的雙足更健康,行走更快樂。

一、足癬

足癬(Athlete’s Foot)俗稱香港腳或腳氣,是腳部皮膚真菌感染引起。(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足癬俗稱香港腳或腳氣,是腳部皮膚真菌感染引起。(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足癬(Athlete’s Foot),華人坊間俗稱香港腳或腳氣,是腳部皮膚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先發生在單腳,數周或數月後才感染至對側。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於三四或四五趾間,足底亦可出現,為深層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

在美國,最容易接觸到真菌的地方是健身房。因為在淋浴間或遊泳池,人們都是赤足行走,而真菌往往又容易在溫暖潮濕的區域蔓延生長,而穿溫暖潮濕、透氣性差的鞋子,同樣也助長了真菌生長。在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中,真菌的傳染性很強,甚至還可能蔓延到皮膚的其它部位,包括手、腹股溝和頭皮。

究其原因,這是因為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缺乏抑制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天然的生理防禦機能較弱,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又很豐富,容易出汗,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於絲狀真菌的生長。

足癬最為典型的症狀就是趾間瘙癢,皮膚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並可蔓延至足蹠及邊緣,劇癢。若伴有繼發細菌感染,局部會出現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患者難免用手抓癢,故常傳染至手部,而發生手癬(俗稱鵝掌風)。真菌在趾(指)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趾/指甲)。夏季天熱多汗,症狀更加明顯,甚至病情加重;冬季病情多好轉,表現為皮膚開裂、起泡和剝落。

患者應該保持足部乾爽清潔,患側應使用另一條毛巾,避免傳播至另一側足。大部分藥房都有出售抗真菌藥物,有噴霧劑、乳劑和粉劑。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徹底去除。因此,足癬的症狀緩解後,仍需堅持用藥,皮膚的代謝周期為28天左右,用藥時間一定要堅持四周以上。

如果治療後真菌擴散或惡化,應該去看醫生,醫生會根據病況,判斷是否需要處方口服抗真菌藥物。足癬用藥最關鍵的是按醫囑連貫正規治療,切不可自行亂用藥,以免病情延誤和加重。

二、拇囊炎

拇囊炎(Bunions)的症狀是在大腳趾關節發生隆起,並導致腫脹。(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拇囊炎的症狀是在大腳趾關節發生隆起,並導致腫脹。(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拇囊炎(Bunions)是一種由非自然的撞擊或骨骼彎曲所致的拇趾疾病,在大腳趾關節發生隆起,並導致腫脹。有時會使大拇趾踺內翻,甚至垂直到另外的腳趾上,相似的情況如果發生在小趾稱為小拇囊炎。

因為拇囊炎發生的部位,正好是走路時拇趾需要彎曲的關節,故在每一步行走時,你的整個身體重量都會壓在上面。雖然大多數拇囊炎並不影響正常行走,但會產生極度疼痛。

由於女性鞋類狹窄,故女性更容易患上拇囊炎。由此可見,穿緊而窄的鞋子是導致拇囊炎病變的元凶,這是因為緊繃的鞋導致蹠趾關節(腳的骨頭與大腳趾骨頭相交處)壓力增加。還有家族中有拇囊炎病史也是一個風險因素。此外,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脊髓灰質炎在內的一些疾病,也會增加拇囊炎發病幾率。

拇囊炎患者可能會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腳的側面有明顯的凸起;在大腳趾上或周圍有壓痛;在大腳趾骨下有骨痂或胼胝(俗稱雞眼)形成;大腳趾活動困難;走路時腳趾疼痛。

保守治療措施通常以改善拇囊炎症狀為目的。患者應該摒棄穿著高跟鞋的習慣,也可在鞋店或藥店,購買一種拇囊炎專用鞋墊,以減緩腳趾承受的額外壓力。用冰袋冰敷10分鐘,也可以減少炎症的發生。足科醫生是從事足部醫療護理的專科醫生,可以開具定製的鞋墊或矯正大腳趾的夾板。如果患者拇囊炎一直無法消退,並有持續性疼痛,可能需要手術糾正畸形的腳趾。

三、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導致足部受損病症:足部感染、潰瘍和深層組織破壞。(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糖尿病足導致足部受損病症:足部感染、潰瘍和深層組織破壞。(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是由下肢遠端神經異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圍血管病變,導致足部受損的一組病症:足部感染、潰瘍和深層組織破壞。

高血糖極易引起神經病變,尤其是足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同時還存在血管病變和機械性壓力。感覺神經病變同時合並足部外在壓力,是引起足部潰瘍和感染的主要起始因素。其它諸如吸煙、酗酒和糖尿病神經病變家族史等,皆是神經受損的高危風險。

患者早期足部感覺麻木、刺痛和疼痛,皮膚蒼白或青紫,皮膚感覺異常等。而足部的觸感和痛感等感覺的減弱,都進一步加重了足部受傷的風險。

雖然醫生無法逆轉神經病變和損傷,但可以推薦治療方法,防止足部病情進一步惡化。糖尿病患者首先要保持身體整體的良好健康狀況,以及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內,這樣有助於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也應定期接受足部檢查。一旦發現任何腳傷,就應該及時就醫。如果可能的話,患者可以尋求專業醫療人員進行腳趾甲修剪,這樣可以避免自行修剪時割傷腳趾。

四、趾甲內生

當腳趾甲開始長入兩側的趾甲槽時,即趾甲內生,或稱為嵌甲(Ingrown Toenails)。(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當腳趾甲開始長入兩側的趾甲槽時,即趾甲內生,或稱為嵌甲。(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當腳趾甲開始長入兩側的趾甲槽時,即趾甲內生,或稱為嵌甲(Ingrown Toenails)。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趾甲生長異常,會導致嚴重的足趾疼痛和不適。

時常穿不合腳的鞋,是趾甲內生最常見的發病原因。鞋頭尖窄或鞋子太緊,都會給腳趾施加額外的壓力。其它原因還包括未能正確修剪腳趾甲、由於運動等原因導致腳趾甲太短或腳部受傷。有內生腳趾甲家族史的人,患病風險也會增加。

內生腳趾甲常見症狀包括腳趾發紅、腫脹、疼痛,緊鄰趾甲的皮膚容易感染、潰爛,若有膿液產生,則需要切開皮膚引流膿液。

有幾種方法可以治療和預防嵌甲,包括:

◎洗腳時用抗菌肥皂,保持腳趾乾淨;
◎在洗完澡後,趁著趾甲柔軟時,直接修剪腳趾甲;
◎避免將趾甲修剪成圓形,因為這更容易增加趾甲向內生長的風險;
◎挑選合適的鞋子,尤其要避免鞋頭呈尖形的鞋子;
◎如果腳趾甲受到感染或經自我護理不能改善病情,此時就應該去看足科醫生或整形外科醫生。醫生會手術去除部分腳趾甲,並開處方抗生素來治療感染。

五、足跟骨刺

當足跟和足弓之間有鈣沉積物生長,即發生足跟骨刺(Heel Spurs),會引起腳跟劇痛。(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當足跟和足弓之間有鈣沉積物生長,即發生足跟骨刺,會引起腳跟劇痛。(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當足跟和足弓之間有鈣沉積物生長,即發生足跟骨刺(Heel Spurs)。

足跟骨刺可能單獨發病,也可能與其它體內潛在的疾病有關。人們通常認為足跟骨刺是腳後跟疼痛的原因,但其實其它因素也會導致腳後跟疼痛。

足跟骨刺的形狀可能是尖尖的,也可能是鉤狀或架狀,骨刺會從足跟的下方向足弓,即足底中部延伸,足底的這個區域也被稱為腳底筋膜(Plantar Fascia)。從X光片上看,足跟骨刺可能有半英寸長。如果X光無法確認足跟骨刺的存在,醫生可能會將這種情況統稱為「足跟骨刺綜合症」(Heel Spur Syndrome)。

症狀:

足跟骨刺的常見症狀包括:

◎早上起床站起來時,足跟如刀割般銳痛;
◎一天的其餘時間,也會感覺足跟疼痛灼熱,幾乎無法赤足行走;
◎足跟前部發炎、腫脹;
◎在足跟下方可見細小骨樣凸起。

如果患者具有上述症狀,醫生會進行X光放射影像學檢查,這也是確診足跟骨刺的唯一有效途徑。足跟骨刺患者並不會具有全部上述症狀,部分患者甚至完全沒有任何症狀,往往是因其它原因接受X光檢查時,才發現有足跟骨刺的存在。

病因:

肌肉和韌帶的長期拉傷會磨損腳後跟的軟組織,足跟骨刺就容易出現;覆蓋足跟骨的膜撕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腳後跟也會變得更加脆弱。2015年對腳跟疼痛的回顧報告指出,伴隨年齡的增長,腳後跟的腳墊遭到磨損,無法再提供減震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鈣質沉積物可能會在腳後跟堆積,這些沉積物形成骨性凸起,這是足跟骨刺的發病機理。

風險因素:

1. 運動:跑步和跳躍會磨損足跟和足弓。

2. 在硬地上運動:頻繁地在堅硬的表面行走、跑步和跳躍,也會磨損足跟。

3. 足跟創傷:足跟受傷,撕裂足底筋膜,都會造成足跟損害,骨刺生長。

4. 年齡增長: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足跟骨刺在年長者中更易發生。

5. 女性:2014年的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足跟骨刺。

6. 超重:足跟骨刺還和體重超重有關聯。

7. 鞋子不合適:經常穿著不合腳的鞋子,會使足弓失去有效支撐,甚至完全沒有支撐,尤其是像近年流行的人字拖鞋等,都是導致足跟骨刺的原因。

8. 一些未能控制的慢性疾病,也是足跟骨刺的發病因素,包括:反應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彌漫性特發性骨質增生、足底筋膜炎等。

治療方法:

◎充分休息:讓患足充分休息,減緩足部壓力,這樣可以減少足部病變區域腫脹,從而減輕疼痛。

◎冰敷:冰敷可以有效幫助減輕患足腫脹和疼痛。

◎鞋內定製矯形器:這種矯形器狀似甜甜圈,插入鞋內,可以減輕足跟承受的壓力。

◎穿有軟墊的運動鞋:這種鞋子也可以幫助減緩足跟壓力,減輕疼痛。

◎消炎藥物:可以減輕足跟腫脹。

◎可的松注射:如果非處方消炎藥物無效,那麼注射可的松是個好的選擇,因為類固醇消炎的效果很強,可以減輕腫脹和疼痛。

◎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需要手術切除足跟骨刺。

如果足跟骨刺是由炎症性關節炎引起的,那麼控制好關節炎,就能改善足跟骨刺的症狀。

足跟骨刺的預後相當積極,雖然若非手術切除,病變的鈣沉積物會永遠存在,但通常情況下都不是問題,因為消炎和止痛的處理效果都非常好。在所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採用手術去除足跟骨刺。

六、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是足底筋膜發生炎症,症狀是腳後跟疼痛。(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發生炎症,症狀是腳後跟疼痛。(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是足底筋膜發生炎症。足底筋膜是位於腳底的韌帶,它從足跟骨骼連接到腳的前部,起到支撐足弓的作用,也充當了足跟「減震器」。如果走路方式不當、運動過度或體重過重,造成筋膜壓力過大,筋膜就會出現細小的撕裂,久而久之就使筋膜發炎了。

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的資料顯示,跑步對足底形成的壓力大約是一個人體重的三倍。這種超負荷壓力的長期作用,如登山健身、徒步旅行、逛街等,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損傷,是引起足跟疼痛的主要原因,疼痛還可放射至足掌前面。穿高跟鞋也可能會給筋膜帶來額外的壓力。

此外,足底骨骼結構上的異常,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也會讓足底筋膜受到不正常拉力影響。

足底筋膜炎和足跟疼痛,可以影響所有年齡段的成人。

症狀: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足跟疼痛與不適。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最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負重,會處在較為縮短的狀態。因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會對足底筋膜產生較大較快的牽拉,進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時間後,足底筋膜會變得較鬆,因而症狀會緩解。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漸增,症狀又會再現。

足底筋膜炎的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疼痛特點為搏動、灼熱、刺痛性。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可持續很長時間,可能會有併發症。由於筋膜持續發炎,可形成筋膜瘢痕組織,一旦形成,治療會變得困難,疼痛也會持續存在。

足底筋膜炎也可能導致身體其它部位的疼痛。由於足跟疼痛,使得患者在不自覺中改變了行走的方式,因行走姿勢的不正常,致使膝蓋、髖關節和背部也產生相應的問題。

自我護理:

自我護理能夠幫助減輕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某些病例家庭護理可能是減輕疼痛的關鍵所在。以下是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選擇的護理方式。

◎冰敷:用冰袋敷在足跟處,一日3~4次,每次15分鐘。

◎服藥:非處方藥非類固醇類消炎藥能夠緩解足跟不適和炎症。

◎使用矯形器,非處方矯形器也可選擇,它可起到支撐足弓的作用,平均分散體重和行走時所產生的壓力。當然足科醫生可以給予處方矯形器。

◎夾板:建議夜間佩戴夾板,夾板可以拉伸足弓和小腿,減少不適。

◎改變鍛煉方法:停止跑步等對足跟產生壓力的活動,選擇對足跟更為輕鬆舒適的運動,如遊泳和散步等。

根據美國骨科醫師協會2018年的統計,某些伸展運動可能有助於減少足跟疼痛,防止足底筋膜炎再次發生。患者若有早上足跟疼痛的話,要在起床後盡快做一下。(參閱:7招動作,改善足底筋膜炎

治療:

雖然家庭護理能夠緩解足底筋膜炎的疼痛,但並不一定總能奏效,此時就可以選擇一些醫療處理。

◎局部類固醇注射:也稱為封閉療法,針對足跟持續疼痛的患者使用。類固醇注射可以減少炎症反應,但不能太過頻繁,否則會削弱韌帶力量。

◎手術:如果所有的治療措施都達不到療效,一些外科手術可以減少疼痛。

預防:

拉伸小腿和足跟,可以有助於減少足底筋膜炎的症狀,並防止病情發展。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一些日常生活習慣,以防止足底筋膜炎發生。

1. 穿合腳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行走,具有良好足弓支撐的中跟鞋,可能有助於防止足底筋膜炎。

2. 避免赤腳行走,因為足弓缺乏支撐會導致足跟疼痛。

3. 運動時,確保穿著的運動鞋能提供良好的足弓支撐和腳底緩衝。根據梅奧診所,運動鞋跑過500英里,就應該更換。運動應該循序漸進,逐漸增加強度,能有效預防足底筋膜炎。

足跟骨刺和足底筋膜炎的關系

足跟骨刺和足底筋膜炎的關聯非常密切,兩者又很容易混淆。有足底筋膜炎的患者,發生足跟骨刺的風險極高,而足跟骨刺又往往發生在已有足底筋膜炎的人身上。

足跟骨刺和足底筋膜炎兩者有重要的區別:足跟骨刺的發病機理是鈣質沉積物,沿著腳底筋膜形成骨性凸起;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受損發炎,從而引起足跟疼痛。

足底筋膜炎通過保守治療,往往幾個月就能恢復。但足跟骨刺一旦發生,如果不經過治療,那麼骨刺會永久存在。◇

<本文授權轉載自CAIPA亞美醫師協會,原文載於此>

· 腳痛怎麼辦?3招輕鬆緩解

· 下床一踩腳跟劇痛?3個動作 改善足底筋膜炎

· 按摩腳底能護眼、消脹氣!這些「腳底反射區」你用得上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