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窗: 想起高三那一年

王干江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8日訊】那一年沒有痛苦,甚至沒有感覺到辛苦,快樂漫過記憶里的每一天。

  我是在一所偏僻的農村中學讀高中的,在我們那屆畢業以前,校史上還沒有一名應屆生考取高一級學校,名副其實的“光頭中校”,盡管班主任大力號召:掉上十斤肉,爭取打破零的紀錄!可我們實在不敢有那份奢想。

  最要好的同學姓徐,和我同桌且同鋪。他是典型的“鑽研分子”,每天不到午夜十二點不离開教室,黎明五點准時起床。我本性怕吃苦,但在他的“威逼利誘”之下,也只好全程陪同。大冬天,北風呼嘯,為了第二天起身更方便快捷,我們總是在睡覺前穿好襪子;可起床時間到了,兩人常常都累得眼睛睜不開,于是在被窩里四腳相抵,喊一聲:“一、二、三”,同時坐起來,半閉著眼睛套好衣服,迷迷糊糊地直奔操場——至今我還迷戀著寒風中跑步的那种鼻子酸溜溜的疼乃至麻木的感覺。這一段經歷對我至關重要,記得當時我的數學成績很差,總是不及格,這“搶”來的時間便補做數學作業,每天兩小時,雷打不動:預考時,我的數學成績居然是全班第二!

  那時候,農村還不富裕,生活水平很低,但我們誰也沒叫苦:五分錢一天的伙食,大家卻吃得有滋有味。偶爾有誰帶些脆餅之類的“補品”,總是一宿舍的同學“有福同享”,那份淳朴真摯的感情像清泉一樣一直滋潤著我的心田。記得一位殘疾的同學在掰腕時,扭傷了惟一的右手,以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同學們照顧他:喂飯、穿衣、洗衣、洗澡、上廁所……不厭其煩,沒人皺過一回眉頭。最重要的任務是幫他補課堂筆記,輪到的同學上課都特別認真,生怕遺漏了什么,字也寫得异常工整———學校檔案室至今保存著那本“集體留言”式的練習簿。

  不是沒有矛盾或不和諧,但寬容化解了一切。那時候教室里還沒有裝電燈,晚自修總是點自備的罩子燈———罩子燈便成了最重要的學習工具之一。課間我們最樂意干的事情就是把燈罩擦得亮,那真有一股難以言說的快感。白天,几十盞燈在教室一角排成方陣,夜晚几十盞燈如滿天星斗閃爍。有一天,班長的燈罩不翼而飛,急得他團團亂轉。不久,有人匯報:被隔壁班的某人偷去了!一幫人慫恿班長去找某人“算賬”,班長沉思片刻,出人意料地說:“同校讀書不容易,就當禮物送給他吧!”据說,那位同學畢業离校時,特意帶走了那只燈罩,作為警誡和紀念。走上講台后,我常常把這段故事講給我的學生听。

  那一年,我們全班十三名應屆同學參加高考,考取了十二名。(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你看見了什么,什么就進入了你:表層的進表層(如影像、顏色、事件),深層的進深層(如情感、思想、靈魂)。
  • 做讓人感動的事,只要做過一回,就會明白感動的的确确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就會發現我們夢寐以求的和諧和融洽、高尚和真情的誕生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艱難。
  • 人和人相處最重要是要彼此信任。我們都渴望与他人融?蛦B,但有的人在和他人相處過程中碰壁一次后,就從此怀疑一切,難以對他人產生信任。在与人交往中,也難以适應。
  • 師父听了之后,馬上再進入神通之中觀看徒弟的命運:這個孩子不但去除了夭壽之相,并且有百歲的壽命。小沙彌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螞蟻的性命,也改變自己的命運。
  • 思想家說,豁達是一种美德;

    美學家說,豁達是一种美麗;

    倫理學家說,豁達是一种成熟……

  • 華航日前發生空難,今天傳出許多罹難者家屬因為悲傷過度,精神呈現不穩狀態,澎湖縣支援的醫療小組已密切注意和協助。澎湖縣衛生局醫療扶助中心澎湖縣白沙鄉衛生所主任侯武忠表示,醫療小組會儘可能協助罹難者家屬心靈與實質的治療。
  • 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績考上鄉里的初中時,好多人都勸父母快想辦法讓我轉學,說那所中學念不念沒大意思。他們把那所學校說得非常地可怕。
  • 周末晚上,雨絲若有若無地在飄。初戀的我情怀仿佛被什么牽系了似的,撐起雨傘攜著男朋友的手,跑于城西古舊的巷子里,去尋找“寂寥的雨巷”那份幽幽詩意。
  • 這是我在泰山經歷的一件小事。
  • 稍具常識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的各种正道修煉無論是基督教、佛教、道教,都必然以教人為善的心靈教化為主,這种對人心的正面善向引導,必然對修煉者的人格、心理產生重大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