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出了好多個青史留名的賢相,其中就包括仁宗時期的王曾。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境內)人,他的祖上來自漢朝至隋唐時的著名大族:太原王氏,其遠祖可追溯到周朝王室。
關於王曾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軼事。他的父親喜好讀書,亦珍視文字書籍,因此每每見到破舊的文籍,一定好好整理收藏,就連隻言片語都不敢丟棄。在王曾出生前的一天晚上,他夢見孔子對他說:「你對我的書籍如此禮敬,我將讓曾參轉生為你的兒子。」
曾參,孔子最為有名的弟子之一,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世稱「曾子」。他最為人們熟知的是「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之法和他殺彘教子的故事。978年,王曾出生後,他的父親以「曾」作為其名字,以此暗示他的前世。
為人謙和 連中三元也不表功
王曾8歲時,父母雙亡,由其叔父王宗元撫養成人。他為人聰慧又勤奮,曾拜同鄉的張震為師,學業精進,以擅長作詩文聞名鄉里。他年紀輕輕就在解試、省試中名列第一,咸平五年(1002年),24歲的王曾又在殿試中被皇帝點為狀元,可以說是「連中三元」。金殿傳臚後,王曾被授予將作監丞(官名)。
當時著名文學家楊億見到王曾所作的賦後,也讚歎道:「這是輔佐帝王之才。」然而,王曾在向叔父報喜的信中卻寫道:「曾今日殿前,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積德,大人不必過喜。」
在王曾中狀元返回家鄉時,府官派人吹奏著樂器到城外迎接。王曾聽說後,就悄悄換了衣服,騎了頭小驢子從其它城門進城,直接去拜見府官。府官很吃驚,因為官吏還沒有來報接到人。王曾答道:「我僥倖得了個狀元,怎麼敢驚動大人和父老鄉親前來迎接呢?您這樣做是增加我的過失,所以,我瞞過歡迎的人群直接來拜見您。」府官讚歎說:「你稱得上是個真正的狀元啊!」
王曾謙和為人的品性由此可見。
仁愛君子 全人骨肉
史載,咸平年間,王曾去京都參加禮部舉辦的進士考試(即省試),在途中住宿的一家旅店中,聽見附近有母女二人悲切的哭聲。他遂向店主詢問,得知她們是因為欠了四萬官債,一時無法償還,只得將女兒賣給一個商人。母女即將別離,且前途未卜,因此哭泣。
王曾心生同情,便對那位母親說:「你的女兒可以賣給我,我以後仕途變動,可能會到處走,你們母女也可有機會見面。」他馬上拿出銀錢,讓她退還給商人,並約定三天後來迎娶。
三天後,母女倆並不見王曾前來迎娶,便到旅店打聽。店主告訴他們王曾早已經離開了。母女二人這才知曉她們遇見了一位心懷仁愛之心的君子。
忠正輔佐兩代帝王 被譽為賢相
王曾在擔任將作監丞後,升任濟州通判,但很快被召回京城,時任宰相的寇準對其才華十分欣賞,授任他為祕書省著作郎、直史館、三司戶部判官。
景德元年(1004年),宋、遼「澶淵之盟」簽訂後,真宗派遣特使前往遼國,國書上稱遼為北朝,宋自稱南朝。王曾上書認為「稱契丹的國號就足夠了」,但因使者已經出發,沒有辦法更改了。
此事後,王曾遷任右正言、知制誥兼史館修撰,可以直接向皇帝諫言。當時各地紛紛報來各種祥瑞之事,真宗詢問王曾的看法。王曾說:「這是國家承平所致,希望陛下不要居功自驕,否則他日如果出現災禍,就難免眾人議論了。」
不過,真宗並未將王曾的話放在心上,反而因為接受符命,大建玉清昭應宮。符命,古代帝王受天命的象徵,古人認為天降祥瑞於國君,使其有憑據治理國家。對於真宗之舉,很多大臣不敢勸諫,但王曾卻上陳五大害處,希望停建玉清昭應宮。
儘管真宗並未納諫,但也沒有懲處王曾,反而任命其為郎中之職,按照舊例掌管大理寺,並叮囑道:「刑獄,是國家的一項重要制度,如今將以此職委屈你了。」真宗還賞賜給他銀錢三十萬兩,王曾因此請求皇帝允許自己徵召幕僚,並將其作為一項法令。
王曾的忠心、忠正也贏得了真宗的尊重。在他升任翰林學士後,真宗曾於晚上在承明殿召見王曾,並與他交談許久。在他離去後,真宗派內侍告訴王曾道:「朕迫切地想見你,所以來不及更換朝服見愛卿,請愛卿不要以為朕慢待你。」
其後,王曾又掌管審刑院。宋代初至神宗時的審刑院負責複查大理寺所斷案件,然後報告中書省,奏請皇帝決斷,其地位高於大理寺和刑部。根據以往的規定,對於違背制書(指皇帝的命令)者,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都要被判罰服勞役兩年,王曾則請求,只在皇帝親自下詔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才予以判刑。
過了一陣兒,有人違背了制書,王曾就以過失論處。真宗不解地問:「按卿所說,這樣就沒有違反制書的人了。」王曾奏道:「天下之大,哪能人人都知道皇帝的詔令。如果如陛下所說,也不再有犯過失罪的人了。」真宗馬上明白了王曾的用意,就聽從了他的建議。
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因受宰相王欽若排擠陷害,王曾被罷為尚書禮部侍郎、判都省,次年離京前去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就職。後又調鎮天雄軍(今河北大名西北),至天禧四年(1020年)八月復任參知政事,遷任吏部侍郎兼太子賓客。
1022年,真宗病重,太子趙禎(即後來的宋仁宗)年幼,朝政由劉皇后決斷。為了安撫朝廷內外,王曾悄悄對外戚錢惟演建議,加恩於太子,使太子安定,從而也使劉皇后安心。劉皇后聽從了建議。
真宗駕崩後,王曾奉命入殿草擬遺詔,上書:「以明肅皇后輔立皇太子,權(代理之意)聽斷軍國大事。」宰相丁謂讓他去掉「權」字,王曾堅決不同意,認為皇帝年幼,太后臨朝,已經是國家的不幸,用「權」則表明太后只是代理國政,隨意增減,會導致朝廷動盪。在他的堅持下,「權」字沒有去掉。
仁宗即位後,王曾遷任禮部尚書。當時群臣討論劉太后臨朝禮儀,王曾建議採取東漢舊例,即太后坐在皇帝的右手,垂簾奏事,但丁謂卻只想皇帝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接見大臣,平時大事由太后召見輔臣決定,非大事則由權傾朝野的宦官雷允恭傳奏給皇帝和太后。無疑,丁謂想獨掌朝廷大權。
王曾對此表示反對,認為權力歸屬宦官,將是災禍的開始,但丁謂卻不聽。不久後,雷允恭因「擅移陵穴」罪被處死,丁謂也由此獲罪。從此以後兩宮垂簾,輔臣上奏議事都依照王曾的建議。彼時真宗駕崩不久,丁謂獲罪,朝廷內外一片混亂,王曾成為安定內外的重要大臣,史書上說他「正色獨立,朝廷倚以為重」,因此被拜為中書侍郎兼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級官職)、集賢殿大學士、會靈觀使。
王曾為人嚴謹持重,每次入朝覲見仁宗陳述事情的利害得失時,都詳細並切中事理;他還選賢任用,許多人受他的推薦而被朝廷提拔,但卻沒有人知道是他推薦的。大臣范仲淹對他說:「公開地任用賢人名士是宰相的職責,您德高望重,惟缺這一點。」王曾答道:「作為執政大臣,把恩賞全攬到自己身上,那怨恨歸誰呢?」范仲淹歎服,時人稱他為賢相。他還特別厭惡僥倖受寵之人,他建議仁宗抑制投機鑽營者而推崇踏實做事之人。
後來因與劉太后政見不合,王曾被貶到青州,後又擔任彰信軍節度使。在其治下,契丹使者來往此地,都收斂行徑,不敢喧譁生事。老百姓都讚頌其政績,並為他畫像、立生祠以紀念。
1033年,劉太后崩,仁宗親政,拜王曾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河南府(今河南洛陽),第二年,任王曾為樞密使、吏部尚書。1035年,拜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
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畫。在朝廷時,進退有禮,而且寡言少笑,人們都不敢以私事向其請託。
預知死期 仁宗親篆旌賢之碑
1038年冬,有大星墜落在王曾的住所,他的侍從左右驚恐地告訴他此事。王曾說:「一個月後就知道結果了。」一個月後,王曾在任上去世,享年61歲。仁宗為之輟朝兩日,追贈侍中,諡號「文正」。
後來,皇祐年間,仁宗親篆其碑曰「旌賢之碑」,後又改其鄉為「旌賢鄉」。大臣獲得天子賜寫的碑篆是從王曾開始的。仁宗去世後,其選擇的將相配享太廟中,王曾排在第一位。
王曾之後的北宋另一位賢相富弼評價道:「公天性過人,輔以學,所作必精詣極摯,凡居官,率以仁聞,平生亡分毫失,謹厚莊重……居大位,不植私恩,孜孜推進人物,終身使勿知,或有謝者,必正容拒去,惟不引用親屬,有出上意者,亦奏嫌報罷……上嘗親署『忠亮忠厚』四大字獨賜公,用是益自感奮,勤勞王家,知無不為,人望素重……」誠如是也。@*#
參考資料:
《宋史‧列傳第六十九》
《歷史感應統紀》
《吹劍錄外集》
《名臣碑傳琬琰集》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