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一東(17)代雨李靖 止雹王崇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李靖代龍行雨,違反天命而釀成水災。圖為十九世紀繪製的龍王畫像。(公有領域)。(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1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原文】龍王,行雨,龍神

dài yǔ lǐ jìng ,zhǐ báo wáng chóng 。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ㄉㄞˋㄩˇㄌㄧˇㄐㄧㄥˋ,ㄓˇㄅㄠˊㄨㄤˊㄔㄨㄥˊ。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註釋】

(1)代雨:代替龍神降雨。
(2)李靖:字藥師,京兆三原(今屬山西)人。唐初開國名將,善於用兵和謀略,封衛國公。為小說戲曲中「風塵三俠」(李靖、虬髯客、紅拂女)之一。
(3)止雹:停止下冰雹。
(4)王崇:字干邕,北魏陽夏雍丘人,性情至孝,曾任梁州鎮南府主簿。

【語譯】

李靖代龍行雨,違反天命而釀成水災;王崇孝行感天,冰雹到他的田裡就停止了。

【人物故事】

李靖

《太平廣記》記載,李靖身分低微時,曾到靈山打獵,鄉村老人覺得他是位奇人,常厚贈飲食。

有一回李靖遇到鹿群,追到天黑就迷路了,見遠處有燈火,奔赴而至,原來是個豪門大宅,牆宇甚是高峻。李靖敲門請求寄宿,開門的人請他進入大廳,一位神氣清雅的太夫人出來接見說:「兒子剛好都不在家,本來不便留客,今天色已黑,客人又迷了路,此地如果不能容身,將往何處?但這是山野之居,兒子或許夜裡回來而有喧鬧聲,不用害怕。」之後請他吃飯,菜色頗為鮮美,可是多為魚類。

半夜李靖聽到叩門聲很急,說:「天符,報大郎子應當行雨,於此山周圍七百里,五更時停止,不可拖延或過急。」但兩個兒子還沒回來,太夫人見李靖並非一般常人,就對他說:「這裡不是常人之宅,而是龍宮,大兒子到東海參加婚禮,小兒子去送妹妹,剛好奉上天符命,應當行降雨之事,想勞煩您一下可以嗎?」李靖說:「我是個俗人,不是騰雲駕霧的神仙,怎能行雨呢?若能教我方法就行了。」夫人說:「如果聽從我說的去做,沒什麼不能的。」命人牽來青驄馬,再取來一個小瓶子的雨器,告誡李靖:「您騎馬時讓它任意而行,馬嘶鳴時就取瓶中水一滴,滴在馬鬃上,千萬不能多。」李靖上馬而行,漸行漸高,不自覺已到雲上了。此時風急如箭,雷霆起於腳下,他隨著馬躍起長鳴而滴下水。當他看到所休息的村莊,就想:「我打擾此村很多,正感念村人的恩德,無以為報。今逢久旱,農作物快枯死了,而雨在我手裡,怎可吝惜呢?」就連下二十滴。一會兒行雨完畢,騎馬歸來。太夫人在大廳哭泣說:「為何如此害人?本來約定一滴,為何私自下了二十尺的雨?此一滴是地上一尺雨啊!此村夜半,平地水深二丈。哪還能有人?我已受譴責,杖打八十下了。」李靖看到太夫人背上滿是血痕,兒子也遭牽連。李靖羞愧惶恐,不知如何回答。太夫人又說:「郎君是世間人,不懂雲雨之變,實在不敢有所怨恨。勞煩您的地方還沒報答,山居沒什麼東西,有二奴奉送,您都帶走也可以,要一個也行,就隨您的意思了。」隨後一女從東廊出來,儀態和悅,一女從西廊出來,充滿怒氣。李靖說:「我是打獵的人,就取怒者吧!」出門幾步,回頭大宅已消失,奴僕也不見了。天明望見那村莊一片汪洋,大樹只露出樹梢而已,不再有人。

後來李靖掌兵權平賊寇,功蓋天下,但始終沒到宰相之位。世人說關東出相,關西出將,難道是東西奴僕的暗喻?所以稱奴僕,也是人間在下的象徵。如果帶走二奴,或許就出將入相了。

王崇

《魏書》記載,王崇兄弟以孝聞名,辛勤耕作以奉養雙親。母親去世時,王崇非常哀傷,需扶著手杖才站得起來,鬢髮也脫落了。他在停放靈柩之處蓋了一間茅廬,日夜哭泣,鳩鴿也被引來了。有一隻小鳥,白羽黑眼,棲息在王崇的茅廬,朝夕不去。母喪才終止,又遭父喪,王崇哀痛已超過常禮。

這年夏天颳起暴風,下起冰雹,所過之處,禽獸暴死,草木摧折。到王崇的田邊,風雹就停了,十頃的禾麥竟然毫無損落。過了王崇田地,風雹又像原先一樣。大家說他極高的品行感動了上天。他的屋前生了一根草,莖葉茂盛,人們都不知是什麼。到了冬天,又有鳥在他的屋子築巢,生養三隻幼鳥,毛羽長成,溫馴柔順。守令聽聞,親自前往探視。上奏至州府,表揚其孝行

李靖雖為名將,但人間將相也只是龍族之奴,世上名利轉眼即逝,有沒有都無妨。而人們必須順天行事,照規矩辦事,否則好心反而會害了人。做人應盡孝道,王崇孝感天地,因而遇難呈祥。然而人世有其因緣,凡事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當世緣已盡也是天意,不如就隨其自然、節哀順變吧!

(點閱【龍文鞭影】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荀巨伯長途跋涉到遠方探望生重病的朋友,正值戰亂,荀巨伯沒有捨棄朋友而去,並且願意犧牲自己保全友人。敵軍被感動,於是率軍撤回,他的義舉使得全郡城的財物和人命得以保全。許叔微家境貧苦,自知無力施捨救助他人,便刻苦學醫,以醫術救人。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許叔微以精湛的醫術活人無數。
  • 明武宗命令泗州進獻幾十名善長歌舞的美女,汪應軫智慧應對,於是明武宗下詔泗州暫停進獻美女。
  • 西晉的蔡子尼是陳留郡的的名士,北宋的劉少逸被稱為神童。
  • 王戎、裴楷同為聰明俊秀的人才,晉初吏部郎的人選,也是魏晉時期的清談名士,崇尚老子,放達自然。裴楷始終貞潔正直,不巴結迎合權貴,因而保全了自己,也為國家貢獻了自己的才能。王戎雖清淨豁達,但政局混亂中想法似乎變了質,增加了私心,占居高官卻閒散出遊,讓一起共事的同事撐起大局,坐擁財富卻不願與人分享,確實不如裴楷的度量寬大、守正不阿。
  • 富貴不如德義,道義之士心無所求,雖居貧賤而感自豪。富貴者不得驕人,應尊賢禮士才能保有富貴。太子擊受父親和田子方等儒家之士的教導,成為一位注重道德修養的明君。趙溫胸懷大志,救人不惜錢財,為民請命不畏強權,也是位了不起的仁義之士了。
  • 宋仁宗初即位時,京師流傳:「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欲得天下寧,拔去眼中丁。」寇,指寇準;丁,指丁謂。當時王曾擔任宰相,見寇準因為丁謂的讒言而遭貶謫,十分不滿。後丁謂因擅移真宗山陵皇堂一事獲罪,王曾負責查辦,將丁謂免除相職,貶為崖州司戶參軍。
  • 王倫與金和議,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奉詔出使,卻被誤會是出賣國家。岳飛死後三年,宋使王倫也被殺,南宋滅亡已是必然,而王倫的忠誠廉潔卻讓人敬佩,令天地與之同悲。
  • 清改琦繪綠珠像。(公有領域)
    殺人劫財的石崇雖然富貴一時,被斬首前才悟到是財富害死了自己,後悔也來不及了。反之,王濬接受了范通的勸告,不再爭功,得以安享餘年,享年八十歲。
  • 漢武帝時的謀士東方朔曾說:「顏淵如桂馨一山;孔子如春風,至則萬物生。」孔子的學說思想以「仁」為中心,注重禮樂教化,開啟私人講學[ascii]著[/ascii]述的風氣,創立了儒家學派。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纂的《論語》一書,記錄了孔子的言語行事,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影響極為深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