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六魚(3):耿恭拜井 鄭國穿渠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秦王政發現了鄭國開鑿渠道是想消耗秦國國力的計謀。圖為秦始皇嬴政畫像。(新唐人《笑談風雲》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1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原文】

gěng gōng bài jǐng ,zhèng guó chuān qú 。
耿恭拜井,鄭國穿渠。

ㄍㄥˇㄍㄨㄥ ㄅㄞˋㄐㄧㄥˇ,ㄓㄥˋㄍㄨㄛˊㄔㄨㄢ ㄑㄩˊ。
耿恭拜井,鄭國穿渠。

【注釋】

(1)耿恭:字伯宗,扶風茂陵(今屬賧西)人,東漢大將。從小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隨騎都尉劉張破降車師國,被任命為西域都護、戊己校尉。後來北匈奴進攻車師,殺死車師王,耿恭激勵將士,奮勇抗敵。後來車師國重歸漢朝,耿恭被任命為騎都尉、長水校尉。
(2)鄭國:戰國末年韓國人,治水工程師。為秦國修築渠道三百多里,經過十多年才完工,可灌溉關中農田四萬多頃,名為「鄭國渠」,後世尊鄭國為「水神」。
(3)穿渠:開挖河道。渠,人工挖出的水道。

【語譯】

耿恭為將士拜井祈禱,泉水湧出;鄭國為秦國修築渠道,造福萬代。

【人物故事】

耿恭

據《後漢書‧耿弇列傳》,東漢明帝永平十八年三月,北匈奴單于派遣左鹿蠡王率領二萬騎兵攻擊車師國(今新疆一帶),西域都護、戊己校尉耿恭派司馬帶兵三百人前往救援,半途遇到匈奴的眾多騎兵,全軍覆沒。匈奴殺了車師王,進攻耿恭屯駐的金蒲城,耿恭親自登城作戰,匈奴退去後,耿恭因疏勒城旁有澗水流過,利於固守,便領兵遷至疏勒城據守。

耿恭疏勒拜泉,取材自《馬駘畫寶》。(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同年七月,匈奴又來攻打,耿恭募集數千人直奔敵陣,匈奴騎兵四散奔逃,繼而在疏勒城邊阻斷澗水。耿恭於城內挖井至十五丈深,仍取不到水,官兵口乾睏乏,只能榨馬糞汁來喝。耿恭仰天長嘆:「聽說從前貳師將軍(西漢李廣利)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如今漢朝的聖德神靈,豈有窮盡呢?」於是耿恭整理衣服,向井再拜,為官兵祈禱。不久,水泉噴出,眾人都高呼萬歲。耿恭命官兵揚起水來給匈奴看,匈奴意想不到,認為真有神明相助漢軍,便退兵而去了。

鄭國

據《史記‧河渠書》,戰國時代的韓國想讓秦國疲乏,無力東征韓國,就派了水工鄭國說服秦王,開鑿涇水和洛水間三百多里的渠道,用以灌溉農田。

施工過程中,秦王發現了鄭國的計謀,要殺鄭國,鄭國說:「起初我是為了趁機延長韓國數年之命,然而渠道完成也是秦國之福啊!」秦王也認為是如此,於是讓他繼續進行開鑿渠道的工程。渠道完工後,灌溉了四萬多頃不生五穀的鹽鹼地,於是關中成為肥沃的田野,不再有鬧饑荒的的凶年。秦國因此得以富強,最終兼併六國諸侯,統一天下,此渠道被命名為鄭國渠。

【說明】

耿恭孤軍死守疏勒城,與將士同生共死,匈奴進攻數月後,耿恭數千士兵僅剩幾十人,糧食也已用盡。此時匈奴對耿恭以封王嫁女勸降,但他仍不為所動。當范羌帶二千名援軍,在一丈多深的大雪中歷盡艱辛來到疏勒城下,城中只剩二十六人。耿恭為國盡忠的節義令人敬佩,故而回朝後,拜為騎都尉,以表彰其節義。所謂順天意者得神助,耿恭為官兵向天祈禱,乾涸的井水飛泉湧出,也是上天對他忠勇無私的一種讚賞吧!

陝西鄭國渠和四川都江堰、廣西靈渠被譽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當年韓國派鄭國遊說秦王大興水利,本欲消耗秦國國力,反而助其增強國力,為秦國立下萬世之功。這條中國古代最大的灌溉渠道,以關中地形和水系特點,渠水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並連通涇河、洛水,取之於水,而用之於地,再歸之於水。就世界水利史上看來,其技術之先進,也可謂巧奪天工。

——轉自正見網

(點閱【龍文鞭影】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