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子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9日訊】路上看到搬運公司的卡車,有些感觸,心中總會告訴自己:「有人搬家了。」看到卡車上裝載的床架、床墊、桌椅、櫥櫃、冰箱、微波爐、電視機、電腦,就會幫這戶搬家的人家盤算一下:「這應該只是一部分。」因為我想到他們該搬的還有衣箱、被褥、地毯、圖書、廚房用具和一些傳家寶。這些東西恐怕還需要另外一部卡車來裝運。我祝福這戶人家是買到了滿意的新房子,覺得應該賀一賀他們的「喬遷之喜」。

  這麼關心別人的搬家,是因為那種情景常常勾起我的舊經驗。我是一個不喜歡搬家的人,房子總是住得越久越溫馨,可是在過去的日子裡,從小到大,我一共搬了二十一次的家。在跟隨父親到處遷移的年代,小螃蟹跟著大螃蟹走,我們搬了十一次家。在單身漢的年代,我搬了七次家。成家以後,為了讓孩子過安定的生活,我只搬家三次。現在住的房子,我一住住了二十六年。庭院裡種下的玉蘭樹苗,現在已經長成大樹。

  第一次搬家,是從日本的神戶回到老家廈門。我第一次體驗到搬家是一種無悔的放棄。在神戶,我們住的是一棟兩層的洋房,院子裡有魚池和幾棵大樹。想到那房子要換主人了,想到客廳裡姑姑遺留下來的鋼琴要放棄了,想到父親的漂亮書櫃要放棄了,想到屋裡多少美好的器物都不能帶走,雖然是一個七歲的孩子,也會覺得心痛。

  在中日戰爭的時期,我們在廈門淪陷的前夕搬到鼓浪嶼。我們放棄老家所有的一切美好的東西,包括那幾棵年年豐收的大龍眼樹,包括我跟弟弟睡的大鐵床,包括那座我們放衣服的漂亮衣櫃,包括那部放在牆邊的風琴,包括我和弟弟的兩書櫥的書。這都是帶不走的。搬家,對我來說,是一種無情的拋棄!那麼多年的經營經營經營,那麼多年的添置添置添置,然後,一下子掉頭不顧。

  每次的搬家,總要帶走一些帶得走的東西。那些東西,卻往往跟我們並沒有很深的感情。在安定的日子裡,它們是可有可無,只有在搬家的日子才突然出現。那就是皮箱、藤箱。
  從日本的神戶回到老家廈門,父親帶走的是三只皮箱、兩只藤箱。皮箱裝的是一些比較受重視的外出服和大衣。藤箱裝的是經常換洗的家常服、內衣褲和孩子們的衣服。當然,塞在皮箱裡的,還有一些禮物和一些文件。那次搬家,我們放棄一切,帶走的只有這麼些。

  從廈門渡海搬到鼓浪嶼,含有逃難的性質。父親帶走的東西更少,只有兩只皮箱和兩只藤箱。帶走的衣服都是經常穿的普通衣服,質料好的衣服反倒沒帶。他預料在兵荒馬亂的時候,穿那種衣服容易令人側目,所以索性不帶。

  兩只藤箱裝的竟是幾床被子。逃難的人最怕夜裡沒被子蓋會受凍,所以被子跟衣服同樣重要。那次搬家,我們帶走的只有衣服和被子,因為逃難並不是什麼「喬遷之喜」。

  我來臺灣的時候,母親堅持要我帶一床大棉被。因為逃難逃慣了,她認為出外旅行帶棉被是必然的。我一再拒絕,最後只好帶一床輕薄的被子,交代過去。

  當時年紀輕,還不到天天刮鬍子的年齡,刮鬍子是每次理髮時候理髮師傅的工作,所以總認為出外旅行東西帶得越少越好,最好什麼東西也不帶。這種豪氣,多少是受了勇於捨棄的父親的影響。同時,年富力強也是一個重要的條件。

  其實,無論是搬家還是逃難,帶的東西是可多可少的。就拿我們的頭部來說,有的人是什麼也不帶就可以離開。但是也有的人,單單為了一個頭部,就必須帶梳子、髮蠟、刮鬍刀、牙膏、牙刷、肥皂、毛巾和眼鏡,這八樣一樣也不能少。

  就因為這樣,我常常想到的一個有趣的問題:什麼是最省事的搬家方法﹖答案是什麼也不帶,只帶走一些錢和一張國民身分證。如果是雙手空空,連錢也沒有,那該怎麼辦?答案是乾脆什麼都別帶,只帶走你的工作能力。(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衛泳報道/在震驚世界的紐約911恐怖襲擊事件兩週年之際﹐由旅居美國新澤西州的著名畫家周勇教授主創的巨幅油畫“震撼世界之祭”于9月7日(星期日)在新澤西州中部的橋水市馬利奧特大酒店(Marriot Hotel)首次正式向公眾展出。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上星期五宣布撤回國家安全立法條例草案,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香港社會各界以及世界各地媒體紛紛發表文章和看法,探討香港特區政府這一做法的意義和影響。
  • 【大紀元9月9日訊】 在迫害法輪功學員中首當其衝的610頭目之一的中共政治局常委羅幹出訪歐洲四國首站到達冰島之時,世界各地多名遭受嚴重迫害的法輪功學員及家屬,全權委託冰島著名人權律師拉格那-阿道思廷森,於2003年9月8日冰島時間上午10時30分左右在冰島向冰島國家刑事檢察官尼爾遜先生遞交了訴狀,刑事起訴羅幹"酷刑"、"反人類"、"群體滅絕"罪。
  • BBC中文網9月7日報導﹐五年前的今天在美國加州一個車庫開始發家的Google現在成為了一家擁有一千名雇員的國際著名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巨人。
  • 科學界運用傳統資料和非傳統資料的統計,作為早期發現傳染病的技術,又有新的發展了。新的疾病偵測技術綜合過去的分析模型和最新的資料,增加了空間分布這個背景,有助於判斷疾病最可能發生的時間,避免病例過度的集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家安全技術學系的柏可姆博士說,美國國防部研究人員運用的資料包括根據傳統疾病分類索引歸納出來的資料,以及最新的西藥店成藥銷售和學校學生病假缺席記錄等,較有時宜性的非傳統資料。
  • 台灣盛香珍蒟蒻果凍疑似噎死人案﹐已有兩宗在舊金山遭到敗訴﹐目前第三宗盛香珍果凍噎死一名矽谷摩根山男童案即將在本月開庭。但控方律師認為﹐盛香珍可能再度拒絕出庭答辯﹐並對判決不予理會。第三宗向台灣盛香珍食品公司提出控告的是位於矽谷摩根山的男童家屬。控方指出﹐三歲男童瓊斯奇(Deven Joncich)因為吃了盛香珍荔枝口味蒟蒻果凍噎喉死亡。聖塔克拉拉縣法官的驗屍報告也證明男童是窒息死亡。
  • 因稅款問題而入獄的影星劉曉慶,出獄返家后生活正常。8日港媒記者在一處公開場合偶遇劉曉慶,她表示,自己的身體恢复得很好。
  • 牛奶与豆漿,是男女老幼喜愛的高蛋白飲食。最近專家們發現,男人飲牛奶更有益于健康,女人喝豆漿更有利于健美。
  • 素人化石採集家薛文吉的三千多件珍藏,將於十月捐給嘉義市政府,成立本土化石博物館,他沒拿一毛錢,只要求「永續經營」,並在南縣左鎮菜寮、高雄甲仙相繼成立博物館後,如願補起嘉義八掌溪這塊台灣三大化石產地的最後缺角,他認為化石可以讓下一代更認識生長的土地,凝聚向心力。
  • 善化中興街上有一老字號仁德中藥房,自開店迄今已傳到第六代,此外,店內還有兩本藥籤本,以俊秀的書法寫成,歷史約有百年,記載各式中藥配方,藥方的蒐羅相當完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