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常相聚

——獻給海外大唐新人
紫雲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7日訊】
1,
說一聲新年到,
賀一聲新年好。
唐人街上春意濃,
紅紅火火掛燈籠。
金龍翻騰,
風調雨順,
鑼鼓喧天鬧春風,
歡歌滿城送。

唱一段家鄉曲,
說一段不容易,
難忘今宵天涯人,
同胞共鄉音。
常相聚,常相聚,
同源同根同樣心。

2,
望一眼家鄉遠,
望一眼月兒圓。
每逢佳節思鄉重,
一夜一夜鄉夢濃。
山間炊煙高,
竹樓糯米香,
夢裡幾回到故鄉,
一曲一曲唱。

唱一段家鄉曲,
說一段不容易,
海角天涯來相會,
相逢有知己。
常相聚,常相聚,
常思常念常相憶。

結束,
唱一段家鄉曲,
說一段不容易,
難忘今宵天涯人,
同胞共鄉音。
新唐人,新天地,
同源同根同鄉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元九世紀初,拜在密宗七祖惠果門下的日本僧人空海,正打算回日本;船還在解纜,空海望著汪洋心裡想:「我在大唐所學的,能在日本發揚光大嗎?」這時東方忽然出現紫雲一朵,空海就把手裡的金剛杵順勢朝著紫雲扔過去,金剛杵飛入空中,頓時消失無蹤。
  • 1,
    天上的星星會不會落?
    媽媽說神靈會告訴我。
    地上的花兒會不會落?
    媽媽啊媽媽說:
    做一個好孩子,
    就是不落的花朵。
  • 1,
    一双双小小手,
    一朵朵小小花,
    捧着和平的花瓣,
    想着和平的家。
    一颗真诚的心,
    一朵圣洁的花,
    播撒着和平的种子,
    盼望和平的天下。
  • 敦煌壁畫為人類展現出了一副副天象奇觀。後人受敦煌壁畫的絢麗輝煌所震撼,創作了無數敦煌歌舞。而歌舞大多突出表現的是唐風。從創作素材上來看,人們多取材於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及「樂舞圖」,也就是群芳燕舞部分。而偉岸燦爛的神佛形象在創作中被削弱了。近代敦煌歌舞展現敬仰、頌揚的部分又多用大唐先帝的形象取而代之。之所以形成神佛「失閃」局面,存在著很多原因,一是神佛的形象不易用舞台藝術再現;二是不明白千姿百態的神佛形象到底含有什麼默示?如何去表達?這些成為藝術創作的難點。然而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近代人文思想意識的變遷,無神論的肆意侵擾,使得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歷史的半神文化破落千尺,敦煌文化同樣遭到洗劫。古人云:「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是一隻古老不衰的東方明珠,婀娜的飛天,靜美的佛雕,輝映出中華民族歷史的璀璨斑斕。但可惜的是近代敦煌歌舞越來越遠離了它原有的內涵,浮浮華於表面的歌舞笙聲之中了。敦煌之所以獨具輝煌,她的精華就在於神佛的感召力,那鑲嵌於天頂的奇觀「天象」。如同西方聖教場所的天頂壁畫,西方人稱之為聖者眼中的「異象」,大都出自於受聖靈感召的藝術家之手,使之成為不朽之作。而今在中國,頌揚至高無上的神佛,卻只是弱少眾生默默的禱告和崇敬,或是修行者們不斷的感悟。每當我觀賞飛花爛漫的敦煌歌舞時,冥冥之中總感到有種缺憾,說不出,道不明。
  • 敦煌壁畫為人類展現出了一幅幅天象奇觀。後人受敦煌壁畫的絢麗輝煌所震撼,創作了無數敦煌歌舞。而歌舞大多突出表現的是唐風。從創作素材上來看,人們多取材於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及“樂舞圖”,也就是群芳燕舞部分。而偉岸燦爛的神佛形象在創作中被削弱了。
  • 1,
    誰不渴望愛能長久,
    且莫一失半路分手。
    誰不渴望到了白頭,
    最後還能手牽手。
  • 晨風暮雨夜兼程, 苦旅歸真救眾生。 心懷真善忍, 修去名利情。 天地行,穿透萬千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