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紀實小說:清月祥雲(二)

茹橋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4日訊】(二)

楊之同在省城讀書時,結識了一個秀麗可人,聰慧伶俐的女孩子─段秋宜。

段秋宜出生在省府的一座豪華宅院,段家是大理南詔古國段王爺的王族後裔。秋宜的父親段子越是講武堂出身的軍人,抗戰時期李宗仁手下的將領,台兒莊戰役中身負重傷,後被封為國民黨將軍。之後棄政從商,來往於香港和大陸之間,經營珠寶生意。

秋宜是段子越的小女兒,天資聰穎,從小讀書能力超越其他兄弟姊妹,並寫得一手好字和漂亮的文章,深得父親寵愛。段子越早早就在香港給這個小女兒積存了一筆錢,只待她高中畢業,將其送往國外念大學深造。然而段秋宜與楊之同一樣在學校中受到共產黨的宣傳影響,追求革命,參加了學生運動,對自己的家庭叛逆。

段秋宜的家在土改時被定為軍閥地主。家中的親人被抓的抓殺的殺。當時帶兵起義投向共產黨的姐夫被槍斃,姐姐被關押。而後的多年以來,秋宜姐姐的幾個孩子也受盡了屈辱,沒有一個敢隨父姓,否則連工作都會找不到。被冤枉槍斃的姐夫,直到文革後才被政府平反,一紙平反書,成了一個人一生的價值。

雖然秋宜滿腔熱血積極參加革命,靠近共產黨組織,然而她卻差點被抓,無論她怎樣積極,也都脫不掉家庭出身軍閥的背景。當時她正在上大學,老家的土改隊幾次派人到學校來抓她,多虧了好同學靜媛的幫助才得以藏身脫險,免遭了牢獄之災。

楊之同與段秋宜彼此經歷相似,雖然他倆都有四九年以前參加地下黨青年組織的歷史,但後來在歷次運動中都被重點審查。或許是故鄉情懷,也或許是同命相連,反正說不清的緣分使他們二人彼此相遇相識,而後又相愛結婚。婚後兩人有了慧清這個可愛的女兒,幾年之後,家中又增加了一個虎虎生氣的小兒子剛明,一家四口的小日子也挺溫馨。

然而到了五十年代末,之同與秋宜不得不帶著幼小的慧清和剛明離開了省城,被下放到了一個貧窮落後的邊境地區的青年農場墾荒勞動鍛煉。在那個邊疆農場中,都是來自不同省份出身不好的知識青年,他們每天強體力勞動,耕地開荒。糧食又很緊張,農場食堂只給每人每餐發一碗粥,沒有其它的東西吃。每天餓的頭暈腦脹,還得咬牙堅持。楊之同的兩腿開始浮腫,許多青年農場的職工都得了這種浮腫病。

年幼的慧清和剛明也是經常飢餓難忍,有時慧清在馬路邊看到一塊別人扔下的西瓜皮,會抓過來就啃。剛明則餓得總是到溝邊去找野菜吃,常常是嘴角流著綠綠的野菜汁回到家中。一家人住在帳篷中,連煤油爐都沒有。楊之同與段秋宜每天累的昏頭昏腦,也顧不上照顧兩個孩子了。來時政府說好只鍛煉一年,一年後回原單位,可一年之後卻再也沒人管這批家庭成份不好的青年了。很多人終身留在了這個邊疆農場。

楊之同一家還算幸運,一年後他和秋宜被調到了鄰近地區的一個機關工作。

(待續)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楊銀波,1983年生於中國重慶,現為《大紀元》專欄作家、獨立中文作家筆會會員。《野草瘋長》初創於2000年7月,系作者少年時期唯一一部非政治性長篇小說,全長22萬字。該長篇小說後因「太野太瘋」(北京某著名出版社某編輯語)在大陸未獲出版。其感觸性語言,今摘錄少許,首發《大紀元》。
  • 這是小說《紅樓夢》第一回中的瘋跛道人在甄士隱面前唱的一首勸世歌。實際上,是作者借道人之口,說出自己勸戒、喚醒世人的話。而整個《紅樓夢》的故事,無非是作者對這一勸世歌的註釋和具體化罷了。
  • 公元二零零零年深秋時節。華北平原上一個罕見的寒風陣陣陰霾沉沉的白晝。從烏縣公安局傳開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一位年輕女子在被審訊時從公安局六樓的窗口摔下來,當場死亡。公安局的人說是畏罪自殺。可是縣城裡的傳聞就不同了:“那女子死的太慘了,渾身都是血啊!……”“聽說被公安局審訊了兩天兩夜,打的都不會動了,哪裡還能跳樓?”“哪裡的女子?究竟犯了啥法啊?”“只聽說是個法輪功!去北京,被抓回來了。”“過去的皇帝還允許擊鼓鳴冤哩!”“上北京,不就是有冤去告狀麼?!”……
  • 呂良偉日前在上海透露,本月就會在香港召開《上海灘》續集劇本的策划會議,以求明年正式開拍。另外,他買下阿來小說《塵埃落定》的電影版權之后,目前正在積極籌備,已經定下將和一家美國公司合拍此片。
  • 夜,漆黑的夜,暴雨被狂風捲著,打著旋渦,擰著勁,在抽打一切地傾瀉。
    路,泥濘的路,水在地上流,坑在水下伏,每一步下去,都深淺莫測,每一步的拔起,都是緊咬牙關,泥濘中深深的腳窩,很快被雨水淹沒。這樣的雨,這般的夜,人們啊,在溫馨的夢鄉甜蜜著,在美酒桌旁歡樂著 ……
  • 大紀元2月4日訊】(法新社巴黎四日電)法國文化當局近來推動「喬治桑(George Sand)年」活動,紀念這位以諸多文藝作品、前衛思想,以及一串名流愛人享譽盛名的十九世紀小說家暨女性主義者。   這項活動炒熱了民眾對一度被視為是天賦異稟作家之一的喬治桑的興趣;過去一個世紀來,她的榮耀消褪,埋沈在歲月的塵埃裡。
  • 2000年新年,董嬙在父親家過年。大概是初五吧,她接到黎儀的傳呼,說在工程大學開個法會,具體地點沒說。約定上午9 點在大學門口見,然後他帶路。
  • 瑟瑟深秋,穹空一抹濁黃籠罩著北京城。天安門廣場上劍拔弩張,持槍的綠衣武警,弄棒的黑衣警察,還有嗅著氣味逡巡的便衣;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密密麻麻,把天安門廣場管制得水泄不通。
  • 擦地的時候,心中萬般難捨的感覺,和想到監獄這個字眼時帶來的恐怖壓力,真的是感到即害怕又痛苦。當擦地結束,決心已下,那些揪心的東西似乎也沒了。“不能退縮,不能成懦夫而被恥笑,在大法中受益,就要為大法仗義執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