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獄中(六)

高遠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28日訊】第二天,我讀到了純子的一些筆記。

1
「有一堵牆,你聽說過嗎?

  在巴黎的公墓,有一堵矮牆,100多年前很多追求幸福、自由的人死在那堵牆下,那堵牆也成了流血革命的象徵。在柏林,半個世紀前,也有一堵牆,又有許多追求自由生活的人的血流在了那堵牆下,那堵牆已經蕩然無存。20多年前,在中國,也有一堵牆,一堵200多米的灰色磚牆,那上面曾經貼滿了許多自由的文字,我就是從那裏出發的。

  老戚雙目沈沈,蒼涼的聲音仿佛從歷史中傳來。

  這是我第一次見老戚,我們的談話就從牆的話題開始。

  我說:「巴黎的牆和柏林的牆我都知道一點,中學的歷史課本上就有。中國的牆,我就知道長城。」

  老戚喟然長歎:「20多年了,我呆獄中,你待閨中,楚囚佳人,相忘江湖。這就是中國的民主史啊。」

  聽王彤說,從1976年開始,老戚入獄三次,獄中生涯就占了15年。

  老戚第二次入獄的時候,我剛剛出生。第三次入獄,我才跨進人民大學的校門,雖說是人大校友,我卻從沒有見過他。王彤提議參加這次沙龍的時候,我心裏暗揣了緊張和新奇。

  在北京,都知道人大是第二黨校,可這個第二黨校真出了些思想的叛逆,名滿天下的張志新、江棋生、任不寐,還有著名的自由主義作家王小波都是人 大出身,黑衫、光頭,吹一支幽怨短笛的老戚居然也是,真讓我這個小學妹感到榮幸。

  「老戚又在作詩,什麼楚囚佳人相忘江湖,純子年方二八,你坐牢的時候還沒她呢。」王彤端著咖啡坐過來。

  我擰他一把:「你乾脆說我幼稚園大班的了。」

  王彤是我的學兄,畢業已經好幾年了,現在正讀北大的政治學博士。跟劉軍寧、秦暉等京城思想界的大腕過從甚密,跟鮑彤、劉曉波等已經寫入歷史的風雲人物也有聯繫,海外的民主論壇隔三差五總能刊出他的政論事評。因了這些因素,他在京城民間知名度大大提升,有關部門的監控清單上也出現了他的名字。他就獲得了一個新的名詞,——敏感人物。

  認識王彤完全是因爲同爲寧海老鄉的緣故,那天他陪一位著名的自由派教授來人大演講,開講前30分鐘,系裏領導突然通知學生會出面阻止演講,理由是:人物敏感、內容敏感,學校承擔不了政治責任。我是學生幹部,這倒楣的活就落到我頭上了。

  「這活我幹不了,海報都貼了三天,當場的學生都擠滿了,這個時候出爾反爾,同學們不把我吃了?」我找到系領導提出異議。

  跟我談話的系領導是個資深的黨史教授,姓許。他說:「那位主講的教授由系裏做工作,安排一? 魴⌒偷難 ? 討會,演講會改由王彤主講,講點理論就可以了,不要涉及現實問題,尤其是不要涉及修憲和政治體制改革的話題。這個工作你去做。」

  「我連王彤是誰都不知道,這個工作怎麼做?再說,演講內容他憑什麼聽我的?」

  「你不是寧海人嗎?他也是寧海的,你的老鄉。」

  「老鄉怎麼了?人家一個堂堂北大博士,聽我一個本科生的?」

  許教授笑笑,說:「你先打一個電話,然後到門口等他,記住,要打扮得漂亮一點,笑得甜一點,我有預感,他會聽你這個小老鄉的。」

  「要我使美人計?教授,你可真想得出呀。」

  「什麼美人計?人家王彤也是帥哥。還是我的弟子呢。快去!」

  許教授臉一沈,走了。

  我用許教授桌子上的座機給王彤打電話,磕磕巴巴、滿臉漲紅說了許教授的意思,王彤口氣堅決地說,「不行!取消演講我就把演講會變成聲討會。我已經到你們人大學門口了。」我嚇得趕緊扔下電話往校門口跑,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校門口,見幾個同學正簇擁著的三十歲左右的學者走進門來,他個子高挑,劍眉星目,穿著休閒裝卻也英氣逼人,我知道這就是王彤了。我趕上前,攔路截住,深鞠一躬:

  「王老師,我叫英純子,也是寧海人,您的老鄉呀。小妹有難,求您幫忙則個!」

  王彤連忙攔住要下拜的我:「你是寧海的?」他環視左右,「寧海有這樣漂亮的姑娘嗎?」

  同學們紛紛起哄:「寧海出帥哥,當然就應該出美女,不然不平衡嘛。」

  我有求於人,不敢發作,厚著臉低聲下氣:「王老師,無論如何你得答應做主講,否則我就只好去跳你們的未名湖了。再說你的學問也不差起那位教授呀。我們人大同學就喜歡聽你的課,同學們,是不是?」

  「是呀是呀,王哥才氣勝胡哥,帥氣勝溫哥,我們就聽王哥的。」不少同學紛紛附和。

  「這麼說,我就聽這位純子同學的,做主講?」王彤顯然被我捧暈了,滿眼是笑。

  「主講、主講!」同學們紛紛嚷嚷,簇擁王彤而去。

  我如釋重負,不覺頭暈目眩,像腳底踩了棉花。

  
  「英純子,祝賀你呀。」一個冷冷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又爲黨國立了一功。」說話的是哲學系的一個瘦弱男生,他臉色蒼白、頭髮長長,厚厚的鏡片後面射出鄙夷的光。

  
   認識了王彤,跟著他參加了幾次學界的沙龍,自然也就進入了他的那個圈子。很多人都說:純子快成了王彤的大秘了。好在是大秘,沒說成小秘,沒讓我的男友圖圖難堪,我心少安。一次周末,圖圖約我去豐台,其實本來王彤說過這個周末北大的東門外有個沙龍的,考慮到這些日子有些冷落他,沒說什麼就上了路,人沒到豐台,王彤的電話打來,公交車上人聲嘈雜,我想不接,圖圖的兩隻眼睛緊盯著,只好硬著頭皮通話。

   竟然不是王彤,而是一個陌生的電話,一個女士。她問了我的位置,然後說,「英純子同學,我們必須馬上見到你。」

   「可是,我跟同學在一起,我們……」

   「把他甩掉,我們在西單的地鐵口等你。」女士還告訴我,她來自一個特殊機關,我必須按時一個人過來。口氣不容置疑。人大學生會的經歷讓我懂得這個特殊機關的要求是不可拒絕的,我臉色凜然地對圖圖說:「我有事,你先去吧。」

   圖圖開始是鄙夷,後來是驚愕,他大概已經聽出不是王彤的電話了。

   「我是否陪你去?」

   「如果你不怕麻煩,你就來吧。」我白他一眼,一個人下了車。
  
  
   一出西單地鐵口,見到一輛黑色的轎車,一位身著考究風衣的年輕女士身姿優雅地靠著汽車在讀報,見我東張西望,朝我微微一擺頭,示意我上車。

   我上了車,車上還有一位三十多歲魁梧的男士,轎車悄沒聲的開進一條胡同,停在一家冷清的小飯店的門口,我們三人一同進了門,找了二樓的一個雅間坐下。

   因爲不是吃飯時間,那位女士要了幾杯綠茶,剛才在轎車上,她告訴我自己姓蘭,讓我叫她蘭姐。

   蘭姐大約有30歲,雖然已不是青春妙齡,因爲天生的美人坯子,雖然歲月和職業的習慣讓人時時感到她的冷豔,卻也不能不感到一種掩飾不住的攝人心魄的魅力。

   蘭姐捏捏我的辮子梢頭,摸摸我的酒靨,綻開笑顔:「多漂亮的姑娘,誰說女孩有才無貌,有貌無才?可見純是謬論,我們純子就是個反證。」

   「那是,」開車的那位男子說,「人大才女多美人,你蘭姐不也出身人大?」

   「蘭姐也是人大的?」

   「在人大學過幾年法律,你呢?學什麼專業?」

   「中文。蘭姐哪一屆的?」

   蘭姐淡淡一笑,恢復了那種職業性的嚴肅,「這個,以後告訴你,記住,幹我們這一行,有些事情不能問的。我們知道你是學生會幹部,還是黨員,想找你瞭解一些情況,事關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當然,也關係你的前途。希望你能協助我們。」

   「國家安全?我沒做過什麼吧?」我想起組織過幾次外國留學生的聯誼活動,這該不是什麼事吧。

  蘭姐見我緊張,笑笑說,「別緊張,不是你的問題,我們只是想讓你幫助我們,瞭解一些學校的情況。比如學校的講座啊,校外的沙龍啊什麼的。人大不也常搞一些活動嗎?對了,上次王彤講座的事,你不就起了很大作用嗎?」

  我一下子明白過來,原來取消那位自由派教授的講座是他們的要求,可這與國家安全何干?

  「我們也是執行上級命令,國家安全這個概念涉及的範圍很大,我跟你講不清,這是領導的事,我們只是想通過你瞭解一些情況。」蘭姐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釋說。

  「你們讓我幹什麼?」

  「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定期與我們聯繫,提供一些思想動態方面的報告。當然,我們會付給你津貼。將來你畢業以後如果想留在北京工作,我們會幫忙。現在畢業生找工作很難,人大雖然是名校,要留北京也不太容易呀。」

  我的自尊心一下子被扯痛了,「這算什麼,交易?」

  蘭姐臉色變得難看,她沈默了一會兒,說:「其實,爲我們工作的人很多,我們選中你是看好你的條件,你還是考慮一下。」

  我挑釁地問她:「如果我不幹呢?」

   「沒有任何問題,你有選擇的自由。」

「不幹!」我堅定地回答。

  蘭姐一臉苦笑,「也是,這年頭,誰願意爲警察做事而身敗名裂呢。」

  
  我拒絕了蘭姐,也拒絕了王彤。

  那天我沒去參加在北大校門外的沙龍,王彤第二天就打上門來。

  「昨天怎麼沒去?你不知道有多好玩。畫國畫的吳先生張口閉口大罵毛賊,『毛賊的像爲什麼挂在天安門上?毛賊的屍體爲什麼不拖出來燒掉?』罵得痛快淋漓,一群老人擊掌叫好,真是痛快!」

  「爲什麼去?我是中共黨員,毛先生是我黨已故領袖,我去聽你們罵他?你一個研究政治學的博士,什麼時候也研究一下心理學吧。」

  王彤被我噎了一下,「中共黨員?中國也就你還拿你的黨員當回事,吳先生不是黨員嗎?照樣開罵。」

  「博士,我認爲,吳先生罵人是他的言論自由,但他應當退黨後再罵,拿著中共黨證辱駡中共領袖,總是有失厚道。

  「你怎麼了?怪怪的,好像被人洗了腦。」王彤過來撥弄我的腦袋,「讓我看看,這才幾天,怎麼變成政治警察了。」

  我心裏一酸,推開他的手,:「你走吧,咱們政見不同,以後別再來煩我。」

  王彤滿懷狐疑的走了,圖圖又來敲門,我用被子蒙住腦袋,衝房門大喊:「別煩了,我死了!」

  兩個星期後,我跟王彤、老戚坐到了一起。老戚,這個從民主牆時代就開始坐牢的人,在我眼裏,充滿了傳奇色彩。我問老戚:「聽說監獄裏思想犯的待遇不錯,不幹活,地位還挺高,是這樣嗎?”」

  老戚說:「這是中國社會最無恥的謊言,當局不承認思想犯,都是刑事犯。實際上,真正的思想犯比刑事犯所受待遇要惡劣得多。鄙人在獄中15年,爲抗議酷刑7次絕食,胃餓得跟腸子一樣細,出來的時候都成了食草動物,一見葷腥就反胃。」

  「那你是爲什麼進去的?你主張暴力革命,推翻現行政權嗎?」

  老戚一臉激憤,「這是最無恥的污蔑。鄙人認爲以暴易暴,産生的只能是獨裁的專制政權,所以,老戚是最堅定的非暴力主義者,雖然長得像『鬍子』,本質卻是良民。無奈中共當政者以『鬍子』之心度良民之腹,總是懷疑老戚也和他們一個德行,會學黑旋風『殺去東京,奪個鳥位。』三十年不敢放心,總要尋個藉口抓老戚入獄。奈何奈何!」

  2
幾天後在人大附近的小飯館裏,我和蘭姐再次見面,我把老戚的話學給蘭姐聽,我問蘭姐:「你真地相信老戚會顛覆政權嗎?」

  蘭姐沈默了一會,擡起雙眼盯著我,說:「我信,他用暴力顛覆不了政權,用言論卻可以顛覆政權。他的言論比暴力厲害百倍、千倍。」

  「爲什麼呀?用言論顛覆政權,這是違背常識的呀。」我驚訝得幾乎喊起來。

  蘭姐說:「不要相信理論的東西,邏輯的東西,歷史不是理論和邏輯創造的,想像吧,蘇聯東歐,臺灣南韓,這些國家政權易手,難道是靠了暴力?」

  
3
互聯網上的風聲越來越緊,繼新青年學會的四個人被捕、北師大的一個叫不銹鋼老鼠的女學生被捕後,我們學校哲學系的那個男生也神秘失蹤,最後,老戚也被捕了。被抓的這些人我全認識,他們的一些活動我還參加過,圖圖已經不再理我了,跟我有接觸過的人都躲著了我,周圍的同學開始對我指指點點,我感到了巨大危險日益迫近的那種緊張和壓力。

  一天晚上,王彤突然來找我,他說,他要離開北京,他們學校給了他一個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機會,「如果警察不在機場,明天我就到美國了。」

  「還回來嗎?」我問他。

  王彤深深垂下頭,看得出,他的內心經歷著極度的矛盾和痛苦。

  半晌,他擡起頭,眼睛凝視著我:「你也出去吧,這個國家,沒指望了。」

  「你走吧,我寧可留下來坐牢。」我平靜的對他說。

  
   第二天,送走王彤,我從機場一回來就約見蘭姐。

  一坐下,我就朝蘭姐嚷,:「你們太過分了,你自己相信他們是國家的敵人嗎?」

  「你幹嗎不跟王彤走?」蘭姐不搭我的話茬,反問我。「你手裏有護照,那個美國外交官不會拒絕給你蓋一個簽證章。」她原來什麼都知道。

  「我當然不走,中國不是你們的中國,我不會讓你們趕走的,我等著你們抓我去坐牢!」我氣的眼睛冒火,眼淚卻不爭氣的流下來。

  蘭姐拍拍我的肩膀,「我們不是什麼人都隨便抓的,抓人總是有根據的,我想,我們該好好談談了。」

  我擰過頭去,不再理她。

  蘭姐品著綠茶,看上去興致很好,她今天帶了一副淺色的眼鏡,雖然話說得慢條斯理,但總讓我感到鏡片後面閃著寒光。

  「你當不了英雄,我們不會讓你當英雄,比如王彤,你看他在講壇上、沙龍裏高談闊論什麼憲政、民主、自由,滿懷激情,一腔熱血,在你這樣的小姑娘眼裏,可謂翩翩才子,一代英俊。其實,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人物,我們一個警告,他就夾著尾巴跑了。這些人連汪精衛都不如,汪當年革命時還『慷慨歌燕市』、『不負少年頭』呢。」

   原來王彤一直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不要難過了,老戚很快會放。」蘭姐輕描淡寫的說。

   「真的?」

   「當然。老戚這樣的人,關在裏面不如放在外面,反正他總是要罵的。政府犯不著爲他讓美國人找麻煩。」

   「那新青年學會呢,不銹鋼老鼠呢?」

   「他們不一樣,這些人恐怕要關一關,如果不抓幾個,北京高校學生裏面不知道要出多少老鼠、老貓,豈不要天下大亂,再回到89年?」

   原來抓人後面有這麼多的利益計算。

   「那爲什麼又放王彤走呢?」

   「他是博士呀,雖說這年頭博士多如狗,但抓一個博士,對政府來說還是個麻煩,將他流放美國跟抓了他沒什麼兩樣,如果他還想回來,即使在美國,他也不敢像老戚一樣亂罵。」

   「爲什麼不抓我呢?」

   「抓你?我們會那麼傻嗎?你是學生會幹部,我們黨依靠的力量,我們還指望你爲國家出力呢。抓了你,只能製造一個敵人,一個『民運英雄』。前些時候,這樣的傻事確實幹過,但今後不會了,應該利用學生中的健康力量,分化和瓦解敵對勢力對學生的影響。」

  
我問:「是不是所有對政府的批評都被視爲敵對勢力?」

   蘭姐說:「有些言論已經不是批評了,有些人不僅有言論而且有行爲,例如有些組織在海外向外國法院起訴我們的國家領導人,有些人公開組黨鼓吹暴力推翻政府,有些人潛回國內發展成員發動工農運動,這是任何政府所不能容忍的。某些人雖然沒有顛覆政權的具體行爲,但是他們與這些敵對勢力互相配合,醜化黨和政府國際的形象,攻擊國家領導人,給國家的外交工作和商務活動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他們的行爲已經成爲某些西方國家對我國施壓的籌碼,作爲國家安全機關,我們能夠視而不見嗎?」

  我反駁蘭姐:「你這是只站在政府的立場說話,你應該看到,老戚也好,王彤也好,絕大多數的異議人士都是獨立知識份子,他們沒有推翻政府、取而代之的野心,他們批評政府,是因爲政府的政策出現了問題,是因爲我們的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專制、腐敗和社會不公,這些不是敵對勢力的蠱惑宣傳,而是活生生的現實,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政府做了壞事,社會出現問題,自己諱病忌醫不說,還要堵民衆之口,我不相信這樣的局面能夠維持下去。」

  「說得好,可你說的只是一個淺層次的問題。中國社會遠遠不像你說的這麼簡單。一切社會問題的探討都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上。」蘭姐說:「從現實看,中國有13億人口,如果普選,中國會出現成千上萬的政黨,什麼樣的政治主張都可以出臺,共產黨丟掉政權不是最大的麻煩,台、疆、蒙、藏生事,民族主義擡頭,國家四分五裂,經濟發展中斷,在中央政府權威弱化,地方勢力必然群雄四起,到那時,憲政也好,民選也好,不過是民國初年的「城頭變換大王旗」。

純子的筆記到這裏葛然而止,我打電話問她,怎麼沒了下文?她反問:「你還想知道什麼?」

「你爲什麼要離開北京?離開人大?」

「你覺得那地方還能待嗎?」

「爲什麼不去美國?」

「你的問題居然和蘭姐一樣。」(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謝敏、魏德編譯報導) 伊桑-葛特曼(Ethan Gutmann)的新著『失去新中國:美國人在中國經商、渴望和背叛的故事』(Losing the New China: A Story of American Commerce, Desire and Betrayal),講述了一個美國人在中國經商的經歷、他在獲知中國經濟內部實情後的反思和一些鮮為人知的官商內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國共內戰開始。隨著國民政府的敗退和共產黨統治的開始,標志著美國第一次失去了在二戰中唇齒相依的中國。當時美國國會的“是誰失去中國?”的聽証會正是反映這一嚴酷事實。時光飛逝,在將近半個世紀後的1989年,當要求民主自由的學生在天安門廣場上豎起一尊自由女神像時,西方媒體驚呼美國正在重新贏得中國。“6。4”的槍聲,使得東西方的民主中國的夢想曇花一現。改革開放後,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資本大量湧入中國。20多年的實踐証明,外資與貿易非但沒有給新世紀的中國帶來自由,相反地,西方的資本和高科技正在幫助中國營造一個更有利於獨裁統治的嚴酷環境。葛特曼的『失去新中國』,揭示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企業是怎樣把曾經豎立在天安門廣場的自由女神像置換成了今天統治中國的財神關公像。葛特曼在書中立意高遠,他預示:美國正再一次失去中國。

  • 如果你在仲春四月走過蘇北的原野,你一定會被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金色油菜花所誘惑,和煦的飄著花香的風撫摸著你的臉,你的思緒和靈魂會隨著這花香、這遍野的金黃飄啊飄,飄向那個叫做天堂的地方。
  • 她是個72年出生的姑娘,叫黃曌。2004年4月1日,警察沒有出示任何法律手續,將她和她的男朋友從家中抓走。不到24小時,在警察的辦公室裡,黃曌人事不知,變成了植物人。4月16日,這顆鮮活的生命已經不復存在於這個世界!
  • 聖彌愛爾教堂始建於1932年,1934年竣工,教堂以黃色花崗岩和鋼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簡潔優美的紋案。窗戶為半圓拱形,線條流暢,顯得莊重而樸素。大門上方設一巨大玫瑰窗,兩側各聳立一座鐘塔,塔身高56米,紅瓦覆蓋的錐形塔尖上各豎立一個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內上部設有四個巨大的銅鐘,鐘聲悠揚和諧,一但鐘樂鳴奏,聲傳數里之外。據說這是亞洲最雄偉、最高大的教堂。
  • 以《討伐中宣部》一文名震海內外的焦國標博士最近又撰雄文《不許你代表我》,對未經授權強行代表別人發表意見的現象提出強烈抗議,焦博士認為「未經他人授權或同意就咧咧地代表人家,這是侵權,這是非法,這是侵犯他意志!」
  • 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我連續接到來自湖北武漢、黑龍江雙城、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旗三個地方普通公民死於非命的報告,他們全都因為修煉某種為政府不喜歡的氣功,遭到了警察的逮捕。其中湖北的黃昭被帶走不到24小時變成植物人,15天後死亡;雙城的肖亞麗被帶走6天後死亡;鄂溫克旗的王恆友在被非法逮捕期間,頭部和下陰遭到嚴重傷害,生命垂危才被保外就醫,2004年清明節死於家中。
  • 一九九九年十月六日,萊州市法院的法官將山東省高院再審改判無罪的刑事判決書送達劉洪明,這位已蒙冤三年的農民企業家、人大代表說:「我們的企業已經垮了,現在送來這個還有甚麼意思。」
  • 那年夏天,我在膠東的一座海濱城市被捕。
  • 練功的那個「號友」居然跟我年齡差不多,也是三十多歲,身材魁梧,又黑又粗,是這個號子裏的靈魂人物。他原來是鄉鎮政府的一個公務員,用員警的話說「不知那根筋出了毛病,居然跟自己的老闆幹上了。」他連判刑帶勞教已經進來三四次,至今無法「轉化」。家庭教會的是個老年疑犯,為了防止他自殺,被鐐銬加身,據說屬於一個叫「東方閃電」的教派,教規規定,教徒一旦被抓住必須自殺,員警休想找到上線。另一個年輕的疑犯就是那個工運分子,帶著眼鏡,眉清目秀,是個剛從技校畢業的學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