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人物系列——名相篇

【風雲人物】依法執法的張釋之

文/ 阿哲 圖/ 素素
font print 人氣: 6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4月5日訊】
西漢文帝時,張釋之負責掌管全國司法,他以執法不偏、直言敢諫著稱。

他擔任公車令時,負責守衛宮殿門戶。有一天,太子劉啟(後來的景帝)與兄弟梁王劉揖同車入朝,途經宮殿門口,直馳而過。張釋之策馬追上,阻止其入宮,並以「不下公門,不敬」予以奏劾。太后聞訊後,派人攜帶詔書,予以特赦,才得以放行。因張釋之能秉公執法,故文帝對他信任有加,一再予以提拔,後來升到廷尉一職,負責掌管全國的司法。

有一次,文帝出巡經過一座橋時,橋下突然冒出一人,使文帝的車馬受到驚嚇。警衛立即抓住此人,交給廷尉處置。張釋之親自審問,那人稱道:「我從城外來,聽說皇帝出巡,趕緊躲到橋下迴避。過了好久,以為戒嚴解除了,便走了出來,那知正好遇到皇帝的馬車。」張釋之於是判以罰金處分。文帝得知後,憤怒地說:「此人驚嚇我的輿馬,幸虧這匹馬性情溫和,要是換了別的馬,我豈不是受傷了嗎?如此大罪,你居然只判他罰金而已?」

張釋之回答說:「此事發生時,如果皇上叫人把他殺了,那也就罷了。可是交給廷尉審理,那就得秉公處理。廷尉是天下執法的標準,任意加重或減輕都會使天下人無所適從。如果我執法有所偏差,那百姓以後如何遵守法律呢?」文帝聽了他的話以後,讚賞地說:「做廷尉的,就應當如此。」

不久,又發生漢高祖宗廟內的玉環被竊事件,文帝下令將小偷押送給廷尉審理。張釋之按照當時的律法,將竊賊判處死刑且暴屍街頭。文帝知道後,大怒說:「盜先帝宗廟器物,實屬罪大惡極,理當滅九族,而你卻拘泥於法律的規定,實在太令我失望了。」張釋之立即跪拜於地說:「該判處何罪,得看法律與事實的情況認定。如果偷盜宗廟器具要滅九族的話,那麼倘若有人盜高祖之墓,此罪重於前者千百倍,那該判何罪呢?」文帝被問得啞口無言。回去與太后商議後,最後還是同意張釋之的判決了。

張釋之執法大公無私,不受政治或權勢所左右,此種依法執法的精神,誠然是古今中外執法者都應效法的榜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人都知道,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史上佔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然而寫文章行雲流水的他,更有一悲天憫人的胸懷,他不畏強權,勇於為民喉舌。
  • 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琅邪陽都人、身長有八尺、氣宇軒昂、人稱「臥龍」,隱居於龍中,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青書生。在三國演義裡,他不但能呼風喚雨,又深諳奇門遁甲,劉備三顧茅廬,好不容易的請出這位「臥龍」之稱的奇士高人,也是一連串高潮迭起故事的開端。
  • 貞元年間,有位隱者叫袁隱居,家住在湘楚一帶,他著有《陰陽佔訣歌》一百二十章。
  • 他在中印度遊歷了三十多個國家,沿途向名僧學習佛教經典。
  • 文同,字與可,北宋文學家與畫家,曾任湖州太守,故亦稱文湖州。他秉性清廉正直,善畫竹與山水。
  • 《孫子兵法》是我國最早的一本兵書,內容是有關戰爭的各種軍事問題,可以說是一本軍事寶典,而寫這本書的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家──孫武。

  •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生於北宋神宗元豐四年(一○八四----?),是歷史上一位卓越的女性文學家,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她最大的成就在於詩詞,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
  •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人,是北宋的名臣,曾經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他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名言,概括了他憂國憂民的一生。他許多的生平事蹟,也被後人一代一代地傳頌著。
  • 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謚號文達;生於清雍正二年,卒於清嘉慶十年(公元一七二四至一八零五);直隸崔爾莊人;是清朝乾隆嘉慶盛世最傑出的文學家、編纂家、評論家和詩人。
  • 紀曉嵐能文能武,無論寫詩、抑或對句,更是才思敏捷,寓意深遠;往往妙趣橫生,更令人嘖嘖稱奇。紀曉嵐個性孤高耿直,處世卻能圓融通達。每當諷諫皇上時,往往能令皇上心悅誠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