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傷寒論和法調陰陽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以陰陽中和為哲學思想建立的《內經》熱病體系,在治則中首先提出了採用和法的理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弘揚了這一理論並用於醫療實踐,仲師以陰陽兩點論為指導,以六經論傷寒,揭示出外感熱病的傳變規律,歸納分型,將理法方藥融為一體,用“和法”通過以下手段來調和陰陽。

祛邪扶正
人體是一個陰陽均衡和諧的有機整體,“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遭到病邪侵襲,邪正相爭,陰陽失調而發生病理生理變化,治療就要以調和陰陽而使其恢復和諧均衡狀態。仲師首創桂枝湯,為外感熱病而設,如《傷寒論‧太陽篇》5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幹嘔者,桂枝湯主之。”本條說的諸證主要是外邪襲表,營衛不和的病理變化,因此用祛邪扶正的桂枝湯來治療。方中桂枝辛溫,解肌祛風,生薑辛散止嘔,並助桂枝以調衛;芍藥酸甘微寒,斂陰和營;大棗味甘補中和胃,甘草調補扶正,與桂枝相配,辛甘發散為陽;與芍藥相配、酸甘化合為陰。此方滋陰和陽,調和榮衛,故邪去正氣複而病癒。因而桂枝湯享有“經方之冠”的美譽。

表裏雙解
人體感受外邪,導致陰陽失衡而發病,脈證繁雜,症狀各異。仲師則通過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抽象思維過程,從錯綜複雜的表像資訊中,穩准地抓住了外感熱病內在的順傳、逆傳等演變規律,將各經紛雜的病象進行分析歸納,找出在表在裏或表裏兼有等病症,給予治療。如太陽病表邪未解又傳入陽明,為失治或誤治造成的表裏同病,就需表裏雙解以調和陰陽。《傷寒論‧太陽篇》163條:“太陽病,外症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此證為外感表邪未除,失治引發脾胃虛寒之裏證,故用桂枝人參湯,方中仍以桂枝來解表祛邪,用理中湯(人參、幹姜、白術、甘草)溫中除寒止嘔,表裏雙解,陰陽之氣自和,病邪去則諸症愈。

寒熱並用
外感熱病作為一個矛盾過程,邪正相爭使疾病的脈證不斷發生變化,表現各異,或寒或熱或寒熱錯雜。仲師以辨證的觀點來對待,既看到外因又重視內因,看重局部又全覽整體,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主要矛盾進行治療。當外感熱病出現寒熱錯雜的脈證時,必需以相應的藥物來調和陰陽。如《傷寒論》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本證系風寒束其外表,衛氣閉塞,而內有邪熱,營陰鬱滯,榮衛失和,故重用麻黃、並配桂枝、生薑,辛溫發散以解表邪,伍以石膏辛涼之性以清解裏熱,大棗和中,杏仁宣肺,以助麻黃發汗,寒熱配伍得當表裏雙解中病而愈。又如《傷寒論》173條:“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此證為熱邪束胸,寒邪困胃,導致氣機失常陰陽失和的上熱下寒證,所以用寒熱藥配伍,甘苦並施辛開苦降調和脾胃,以恢復中焦升降之劑的黃連湯,促使熱去寒解,失調的陰陽恢復平衡。

瀉熱攻下
外感熱病在傳變過程中,可出現病邪傳內,邪盛邪實之證。仲師對此以瀉熱攻下之法祛除病邪。《傷寒論》135條:“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此證為水熱互結於胸膈,氣血阻止不通,使氣機升降失和陰陽失調而出現結胸之證,故用大陷胸湯峻瀉通水,才能條暢氣機。若熱邪入手陽明大腸之腑,導致大便燥結,腑實不通。對此,仲師立有“三承氣湯”證,可視病情輕重辨證選用。如《傷寒論》220條:“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雄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主之。”此為轉屬陽明內實的證治。又如250條:“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此為外感熱病誤治後津傷熱結,以小承氣湯瀉下。248條:“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調胃承氣湯主之。”以瀉裏熱和胃。可見三承氣湯用之得當,效如桴鼓,使邪去則氣機暢通,陰陽和諧。

異病同治同病異治
《傷寒論》發展了《內經》“察其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的哲學思維,調和陰陽,糾正疾病的功能態,成為辨證論治的獨有特色。臨證中以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辨病,異中求同;辨證,同中求異。創立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嶄新治法。《傷寒論》243條:“食穀欲嘔,屬陽明,吳茱萸湯主之。”第309條:“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377條:“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這三條雖說病證不同,但病機相同,均為胃陽虛衰,氣機升降失常,寒飲濁陰之邪上逆所致,故皆用吳茱萸湯。如果主證相同,病機各異,則治法隨之而變。以厥證為例,第330條:“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者亦然。”這是陽虛不達的厥證,需溫補而不可下。335條:“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此厥為熱盛陽鬱失布,應以清瀉法為宜。

縱觀《傷寒論》397法,112方,無不體現出仲師善用“和法”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在臨症實踐中去學習,探討研究,發揚廣大。

http://www.ancc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