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敏散文:道德意識

子敏
font print 人氣: 483
【字號】    
   標籤: tags:

有一個年輕人告訴我:『我最討厭「道德」。』

我聽了很吃驚。

他繼續說:『許多人整天談著道德道德的,拿道德來教訓人,可是自己偏偏又不講究道德,所以我討厭道德!』

聽了這個說明,我心裏很高興。原來這個年輕人反對的是「不道德」。這就好像:有一個人,老是拿桌上的一部《四書》合訂本來打小孩子。小孩子說:『我討厭《四書》!』其實,這小孩子反對的是「動不動就打小孩子」。他並不反對《四書》。如果你仔細的想一想,就會覺得這小孩子很可愛。他抗議得很委婉,等於一種諷諫。

同樣的道理,我仔細想過以後,也覺得最初我提到的那個年輕人很可愛。他委婉的諷諫了不道德的人。不過,更仔細的想想,我又有些不安。他會不會因為抗議不道德而討厭聽到「道德」兩個字,逐漸轉換成對道德的內涵、道德的價值也討厭起來,反對起來呢?道德是「經驗」,經驗有什麼好反對的呢?

「道德」是人類追求「個體幸福」和「群體幸福」的和諧、「個體安全」和「群體安全」的和諧、和「個體利益」和「群體利益」的和諧所獲得的全部經驗。它的內涵對於促進人類的進步有很高的價值,為什麼要反對呢?

我記得(其實是不不大記得)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莉葉》裡,有一句羅密歐說的話:『如果玫瑰不叫玫瑰,它還是一樣的香。巴不得我羅密歐不姓現在的姓,只保全一顆純摯的心。』 也許「道德」兩個字,已經成為不靈的咒,成為出現頻率過高、失去了新鮮感的兩個音節,成為壞人掩護自己的盾牌,我們仍然不能否定它永恆的價值。

有一個年輕人告訴我:『我最討厭說教、教條、德目這些東西。』

我說:『這些東西是累積的生活經驗,跟你的幸福、安全、利益有關,很寶貴呀。』

他說得很好:『誰的生活經驗?至少,我知道,這絕對不是我的生活經驗。』

中國人的偉大老師──孔子,累積了七十年的生活經驗以後,才敢說他能夠隨心所欲的達到「個體和群體的和諧」境界。他能達到那種境界,靠的還是他不斷追求的精神。一般不夠清醒的七十歲的大人,一定達不到孔子的境界,無法體會孔子所說的話;何況一個年輕人。

我為這個年輕人的純真所感動。也許,在他的生活經驗裏,根本沒有「個體和群體的矛盾」這麼一回事,連「個體和個體的衝突」他都沒經歷過,「個體和群體的矛盾」,難怪他對於教條、德目會覺得十分厭煩。

可是,我也想起一個十四歲小孩向我「說教」的往事。

那個小孩對我說:『做人應該誠實。誠實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信」!你知道嗎?』

每次我都回答他說:『是是,我知道。』

但是他不相信,總認為我不是真正的「知道」,總認為我一轉身就會忘記了,所以他一抓住機會,就要告訴我:『人應該「信」!』

他不斷的對我「說教」,使我覺得厭煩。

他的「說教」是有原因的。有一天,他拿了幾十塊錢,打算到書店去買一本書看。剛到巷子口,他遇到鄰家的小孩。這小鄰居對他說,因為有急用,想先跟他就借五十塊錢,當天下午一定還他。他覺得下午再去買書也一樣,就答應了。可是他一連等了好幾個下午,小鄰居並沒來還錢。

後來,他跟小鄰居見過幾次面,不好意思開口要債,只苦等著小鄰居守信還錢。這樣一拖就是一個多月。他一想起自己想買的那一本書一直還沒買,心中就很氣憤。最後他忍不住了,只好去找小鄰居跟他提起這件事。

小鄰居回答他說:『我不記得有這麼一回事,恐怕是你弄錯了吧。』

從此以後,那個小鄰居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變得很低了。

從此以後,他就常常思索關於「誠實」的問題。

從此以後,他就格外關心自己是不是也做過不誠實的事情,為的是怕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變得很低,成為一個「不誠實的人」。

從此以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信」,就對他顯得格外有意義了。

「信」的重要,是他生活經驗裏的事情。他不斷的對我說教,是因為他很喜歡我,所以主動對我進行「經驗傳遞」。如果他沒有那樣的遭遇,有人向他說教,他恐怕還會以為那「信」是人寫「信」的「信」呢。

道德是生活的智慧,是經驗的產物。

傳遞有價值的經驗如果竟令人覺得厭煩,這一定跟傳遞方法的缺乏、傳遞方法的不良也有關。

孩子跟朋友約會,誤了時間,心裏覺得懊喪的時候,父母卻跟孩子談論孝順的道理。這是時機不對。孩子覺得厭煩,並不是反對孝順。如果父母讚美孩子「重信」的美德,安慰他,跟他商量怎麼設法彌補,那麼,對孩子來說,這正是甘泉湧進了荒漠,使荒漠成為良田。

對十一歲的孩子大談「慎獨」的工夫,孩子一定也會覺得厭煩。這是程序不對。與其對他談「慎獨」的工夫,倒不如鼓勵他跟父母一起做家事。在高高興興,有說有笑的氣氛中,只要加上一點點適當的指點,孩子就可以學會家事。日子長了,這學會了家事的孩子不但可以在繼續學習中吸取有用的技巧,而且會在愉快的氣氛中覺得父母的可親,湧起了愛心。一旦父母累了,忙不過來了,這孩子不但願意,而且有能力為父母分勞,這就是「孝」。

我們的道德教育或品格教育最大的缺點是沒有「施教者」,只有「言論家」。以「言論家」代替「施教者」,明顯的缺點是「言論家」的興趣在「言論」,不在「人」。他缺乏愛心、耐心和恆心。沒有愛心、耐心、和恆心的教育,必然會成為「言論教育」。

「言論家」的特色是開列大批德目,巴不得一次交割清楚,然後他好專心去耕耘其他的言論。他的興趣不在培育一個人。由「言論家」領導的道德教育,對學生來說,所得到的只是言論。學生們默記德目,默記解釋德目的美妙句子,然後參加考試,期待著能拿高分。學生並沒得到他們所渴望的、所需要的「教育」。

我們很容易發現,許多父母,在道德教育方面,也有「言論家」的傾向。他們缺乏耐心,「教育」得很匆促像「言論家」一樣,希望不花時間,一勿交割清楚。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得到「教育」,因為教育就是「愛」。他們渴望得到愛。可惜的是,他們只能得到言論。

現在,我們更容易了解我前面所提到的那個年輕的孩子為什麼會說「我討厭道德」了。他討厭的是言論家口中的那種「以聲音存在」和「以文字存在」的道德。他反對的是「說教」,是「以言論的形式出現」、「以言論的形式為滿足」的教育。

對「道德」的另一個偏見是「道德不利於爭奪」。這是「言利」的人的座右銘。

十個餓人的面前有三塊蛋糕。有道德觀念的人會感覺到問題的「嚴肅性」。他不動手,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有道德觀念的人顯然便宜得多。他只要搶先抓一塊,甚至兩塊,吃進肚子裏去就是了。有道德觀念的人只好挨餓。

有這種偏見的人顯然犯了兩個錯誤。

第一,不道德的人除非是一個外星人,不屬於一個人間的社會,不然的話,他的「奪取記錄」會使他在群體中處於最不利的地位。

第二,他不知道「爭奪」有利於道德的成長,有利於建立一個有明確行為標準的社會。那樣的社會建立起來以後,他就會連「一次」爭奪的機會也沒有。更嚴重的是,他甚至會因為提倡爭奪,遭遇到不道德的報復,連看到好社會出現的機會都沒有了。那樣的損失,只限於他一個人。

道德是生活的智慧,是經驗的產物。它有利於個體與個體間的和諧,也有利於個體和群體間的和諧。它給人類帶來的是利益、安全和幸福。它代表一種價值。

因此,不管你怎麼討厭「道德」,不愛聽「道德」,你千萬不要忘了它的「價值」。那價值,是你必須掌握的。@

──轉自麥田出版《豐富人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屋後有半畝隙地,
    母親說:
    「讓它荒蕪著怪可惜,
    既然你們那麼愛吃花生,
    就闢來做花生園罷。
  • 山後深處,長了成片的過溝菜蕨,深可及腰。

    路旁,山水順著凹處,一路傾危沖出一道澗渠,長長的澗渠兩岸也是滿滿的過溝菜蕨。

  • 人面原不如那紙製的面具喲!你看那紅的、黑的、白的、青的、喜笑的、悲哀的、目眥怒得欲裂的面容,無論你怎樣褒獎,怎樣嫌棄,他們一點也不改變。紅的還是紅、白的還是白,目眥欲裂的還是目眥欲裂。
  • 記得是慘綠少年,讀一篇席慕蓉的散文,文中寫到台中雙十路的自來水廠前,有一棵樹齡數十年的大樹「黃金雨」,初夏開起花來,如夢般的黃色花瓣,隨風飄落,如雨絲般細密,而且全台灣數不到十棵,真的就坐了公路局去看花,走了好久好久的路,看了好久好久的花,整個人都醉了,行雲流水般的文字,形容不出十分之一的美麗,留在我心深處的感動,讓我永遠也無法遺忘。
  • 《三字經》裡有一句話:「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這位蘇老泉,就是蘇軾與蘇轍的父親,「三蘇」之首的蘇洵。蘇洵(1009——1066),乃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號老泉,自稱「西蜀匹夫」,可見其一生是「嘗有志於當世」、「方不見用於當世」的文人。
  • 在高可觸天的桄榔樹下。我做在一條石磴上,動也不動一下。穿彩衣的蛇也蟠在樹根上,動也不動一下。多會讓我看見他,我就害怕得很,飛也似地離開那裡,蛇也和飛箭依樣,射入蔓草中了。
  • 「我底朋友,且等一等,待我為你點著燈,再走。」吾威聽見他底朋友這樣說,便笑道:「哈哈,均哥,你以我為女人麼?女人在夜間走路才要用火;男子,又何必呢?不用張羅,我空手同去罷,──省得以後還要給你送燈回來。」

    吾威底村莊和均哥所住底地方隔著幾重山,路途崎嶇得很厲害。若是夜間要走那條路,無論是誰,都得點燈,所以均哥一定不讓他暗中摸索回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