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風:上天

華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2日訊】人類嚮往天空。六百多年前,一個名叫萬戶的明朝官員,坐在捆綁著四十七支煙花的椅子──「火箭」上,準備飛往天上,隨著煙花爆炸的一聲巨響,萬戶和他的火箭粉身碎骨。這是人類的第一次嘗試升空,月球上也因此有了一個名叫「萬戶」的環形山。

天空激起的不只是遐想。1961年,蘇聯首次將宇航員送進了太空,緊接著,美國宇航員也在月球上結結實實的踏上了腳印。今年十月,世界的目光匯聚到了中國西昌,在這個俗稱「月城」的地方,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昇天,打開了人類進軍太空的又一扇門。

人類有著無限穿越的渴望。今天,我們已經實現了登月之夢,實現了進入太空的願望,正在雄心勃勃地向外太空擴張。上蒼似乎賦予了人類驚人的擴展力量。然而,細想起來,這種無與倫比似的發展能力,真是造物主的恩賜,抑或相反,只是出於人性的墮落、罪惡和恐懼?

我以為是後者。人的恐懼是與生俱來的,嬰兒一出母腹就哭了,因為他來到這世界,將面對苦難和未知。苦難像空氣一樣遍佈人生,疾病、痛苦、戰爭、災害、死亡,無論哪裡都有苦難,無論誰都逃不脫苦難。苦難造成恐懼和罪惡,罪惡使人身不由己地在物慾中尋求解脫,使世界在發展中瘋狂。

恐懼和罪惡,可以產生強大的暴力,火箭、導彈、核武器……人類戰爭的領域已從陸地發展到海洋,從海洋發展到空中。軍事學家說,太空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戰場,在未來戰爭中,誰控制了太空,誰將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九十年代後再度興起的探月潮,已不再是純粹的科學行為,已成了軍事制服與反制服的太空競賽。更讓人震驚的是,今年年初北京突然發射導彈,摧毀了一顆人造衛星,向中共十七大獻禮,向世界「显示威攝力」。

我們離天空越來越近,我們離和平越來越遠。「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的沖淡溫馨,早已在金屬的鏗鏘中化為烏有。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走下舷梯後發表講話說:「這對個人來說只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一次巨大的飛躍。」這句名言至今還會在人們耳邊回響,然而,這個巨大的飛躍,會不會使我們在飛上天空時,卻失去了地上的家園?

也許,最艱巨的探索是人類自身。「生命因何而來,人類將到哪裡去?」這個古老的命題,幾千年來在紅塵輪回。

不久前,海外上映了一部僧人導演的電影「密勒日巴」,在原始神秘的思比堤山谷,描述了密勒日巴由做黑業復仇,轉而修持成為西藏聖者的傳奇一生。從古到今,這類探索人類靈性發展的故事,以及修煉人的精神和事跡,足以讓世人受到啟發。

也許,我們無需依賴科學家,在地球資源耗盡時向月球移民,在不斷的擴展中將月球變成戰場,在周而復始的罪惡中永無寧日。也許,人的本質是奔向神,只要肯聽聖人的教誨,走歸真之路,就能脫離苦難、罪惡和恐懼。

讓生命走出暴力,強硬,燥動,走進内心的柔软,純真,快樂,「與天地合其德」,這將是生命的飛越。我們的身體會因這樣的飛越,而喜悅,而初洗如嬰。我們的心靈會因這樣的昇華,而純粹,而走向永恆。

我以為,這也是上天。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種結果並不出人意料,中共黨內權鬥的內幕外人鮮有得知,但新的政治局常委會的組成,無疑表明了雙方利益再分配中的暫時妥協,顯露了中共為堅持一黨專制、在政治路線和保護大局上的一致性,決不是法制和民主的產物。
  • 歷史的機遇往往轉瞬即逝。汪兆鈞是暴政下出現的又一位中國的良心,驗證著中國的希望在於人民。近些年來,從蔣彥勇到高智晟,從低層百姓到體制內官員,民間維權的浪潮此起彼伏,要求改變中國現狀的聲音越來越多。磨難之後是成長,地火奔突的中國,誰說不是「群眾創造葉利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 我的父親已經老得 像一個影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