撣塵:用生命歌唱

觀神韻演出《不要再徘徊》
撣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9日訊】又一次打開零九年神韻晚會的光盤,又一次被黃碧如的演唱所打動。

她的身心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演唱中。音色的完美、歌唱的技巧都在她全身心的投入中達到了極致。她用歌聲把自己的心意毫無保留的呈現給了觀眾。一個用生命歌唱的人,觀眾怎能不被打動?

數千人的劇場座無虛席,場上靜靜的,迴盪著她發自生命深處的歌聲。那歌聲激盪著 每一名觀眾,劇場上的安靜只為襯托她完美的歌聲。那安靜的氛圍下分明 是一顆顆被喚醒的心靈。觀眾熱烈的掌聲表達的不只是對她的贊同和稱頌,那是觀眾發自生命深處被她的歌聲震撼後所給予的必然回應。

不錯,她是一個法輪功修煉者,在她身上展現的是一個修煉者特有的慈悲。她的歌聲充滿了對世人的悲憫,還包含著一份理解、一份包容、一聲呼喚和默默的期待。她用生命想告訴世人的是什麼呢?她是在用生命的心音呼喚生命的響應。

聽,她在唱著《不要再徘徊》:

輪迴轉生千載
迷中不知何來
昏昏迷迷一生生
活的不明不白
萬古人間神安排
眾生多是天上來
迷濛中等的是救世的主
盼的是天門早日開
創世主創世主早已來
大法弟子傳的真相能把迷解開
抓住這萬古機緣
不要再徘徊

這傳遞大法訊息的歌詞,帶著無限的慈悲,通過她的歌聲得以完美的展現。她傳遞的 正是神佛的意志,也是眾生億萬年的等待。

創世主已經來了,眾生,你還等待什麼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09年10月10日,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加拿大多元文化之都多倫多的演出持續升溫。在中秋和感恩節期間欣賞神韻晚會已經成為多倫多華人和其他族裔人士渡假的新方式。在神韻演出的佳能劇院,不論是上半場、還是下半場,當大幕一拉開,便獲得觀眾的讚嘆和驚呼。演出期間,全場掌聲陣陣,持續不斷。
  • (大紀元記者滕冬育加拿大多倫多報道)2009年10月11日下午,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多倫多佳能劇院(Canon Theatre)的第四場——最後一場演出圓滿落幕。演出過程中,掌聲陣陣,觀眾對於神韻藝術團的精彩演出倍加欣賞。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宗旨的神韻演出吸引了很多華人觀眾前來觀看,七年前移民加拿大的程先生和朋友們一起觀看了這場演出。
  • (大紀元記者Quincy Yu加拿大多倫多報道)2009年10月11日下午,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多倫多佳能劇院(Canon Theatre)的最後一場演出圓滿落幕。演出過程中,觀眾席中不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有的觀眾在看完演出後,當時就表示會來看神韻明年一月份的全新演出。他們對神韻藝術家們全善全美的演出流連忘返、讚不絕口。
  • (大紀元記者周行加拿大多倫多報道)在金秋絢麗的楓情中,享譽全球的美國神韻藝術團,2009年10月11日下午4時半圓滿結束了在加拿大多元文化之都——多倫多的最後一場演出。中華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神韻輝煌、曼妙的表演藝術傾倒了多倫多的中西觀眾。觀眾在讚美之餘,期望明年再看神韻晚會。
  • (大紀元加拿大多倫多記者站報道)2009年10月11日週日下午剛剛結束的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多倫多的四場演出,帶給多倫多華人的不僅僅是中秋的溫馨和快樂,更給大家帶來一份無形的巨大凝聚力,來自台灣、大陸、香港和東南亞其他地區的華裔,在觀看神韻的過程中相聚,神韻藝術也使大家彼此間更能包容和理解。
  • (大紀元加拿大多倫多記者站報道)2009年10月11日,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多倫多的最後一場演出成功落幕,晚會精妙絕倫的歌舞藝術表演和節目蘊涵的內涵征服了多倫多的華人,包括那些從大陸來多倫多作短暫逗留的華人。
  • (大紀元記者辛菲綜合報道)隨著悠遠深邃的一聲鑼響,神韻演出拉開序幕,正音雅樂、仙韻妙曲,伴隨「飛天臨凡」、「神佛下世」,帶觀眾暢遊古今天地、玉宇瑤池……在神韻藝術團全球巡迴演出中,每當中場休息時,不少觀眾留連樂池旁,向演奏家們道謝請益;每當主持人介紹中西合璧的樂隊時,觀眾鼓掌歡呼,樂隊指揮多次致意,掌聲依舊不止,場面溫馨感人、和諧默契。
  • 以展現中華傳統藝術、現場樂團伴奏而風靡全球的神韻藝術團,將於1月2日至12日在舊金山、聖荷西和加州首府沙加緬度隆重上演13場神韻晚會。
  • 以展現正統中華歌舞藝術、現場交響樂隊伴奏而風靡全球的神韻藝術團,將攜一套全新節目,於今年聖誕之後、新年之前的黃金假日(12月26日至30日)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市政劇院(San Diego Civic Theatre)上演6場神韻晚會。聖地亞哥觀眾在兩年內第四次有緣欣賞全善全美的神韻藝術。
  • 佛國有蓮花,發金光、示祥瑞,儀態萬方。花瓣勻張,開放有度;蓮台開闊,敬奉佛祖。雖生於佛國,但不囿於一地,可隱顯,可變化。週身聖潔,遍體生輝,永沐佛光,永駐聖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