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義(59)

第三十二回 回王爺府苦求釋 老將山谷中二女墜牢籠(下)
石玉昆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王爺聽奉承了他幾句,不覺大樂,說:「怪不得有人誇獎你的本領,今日一見果然高強。不用走了,就將你留在府中,與我孤作一個謀士罷。」這句話把智爺嚇了一跳,暗想:「在君山詐降計已成,不久的破君山,救南俠,拿鍾太保。我若在王府,什麼人辦理那邊的大事?」心生一計,跪倒叩頭說:「王駕千歲駕前有雷王官,就是謀士。此人文武全才,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鬼神莫測之機,治國安民之策;熟讀《孫武》十三篇,廣覽武侯的兵書。攻殺戰守,排兵佈陣,鬥引埋伏,精於攻戰。王駕千歲手下有此人,何必用小臣在此。君山上五日一大操,三日一小操,十日一總操,每遇操演水旱的嘍兵,非小臣在旁不行。如今新演了幾個陣勢,都是小臣的主意。若在府內伺候王駕,豈不誤了君山演陣?」王爺這才准奏。又有雷英說:「智寨主所言不差,不如教他回君山的為是。」雷英也怕有了智爺,顯不出他來。王爺說:「既然這樣,你就將沙龍帶回君山去罷。」智爺叩頭謝恩。王爺要賞賜酒飯,智爺再三叩頭不領。王爺派人帶著智化到囚牢中,把沙龍帶將出來,打去了肘拷,交與智爺。

  智爺與沙爺道驚。智爺取了點銀子,賄賂了官人,同著沙爺到了店中,給他現買的衣服。智爺一邊到了金知府衙門裡打聽了打聽,鳳仙、秋葵並沒到知府衙門裡頭來,自己心中納悶,告辭出來,也不敢對著沙大哥說。「這二位姑娘就是老員外的掌上明珠,若對他說,他必要憂心,反為不美,此事不必對他提。」遂即回店,同著沙老員外。次日,給了店飯錢,回君山,一路無詞。

  到了君山,見了大寨主,與沙大哥見禮。老員外當面謝過救命之恩,要行大禮。鍾雄再三攔住,讓老員外在當中坐,沙爺不肯。其實沙爺見智爺時,智爺一五一十的全說明白了。不然,也不用勸,就降了山,焉能這麼容易?智爺回頭一看,展爺也在那裡坐著,就知道自己出山的時節,必然是把人情重在鍾雄的身上,過來見禮。鍾雄出令,水旱寨的寨主俱到承運殿,與沙爺、展爺大家見禮。留眾位寨主在承運殿大家同飲,與沙員外壓驚。初鼓方散。惟有北俠、智化、沙龍、展昭大家另整杯盤,復又再飲,直吃到四更方散。鍾太保大醉。早就安置了沙龍、展爺的住處。智爺晚間到他們屋中商議破君山、拿鍾雄的計策,暫且不表。

  且說二位姑娘行路,天晚,鳳仙著急,秋葵不怕。鳳仙說:「你可別叫我姐姐呀!」

  秋葵問:「叫你什麼?」大姑娘說:「你叫我相公,我可叫你是沙葵。論說應叫你是兄弟,你的相貌與我不同,不像弟兄。屈尊屈尊你罷。」秋葵說:「那算什麼要緊的。」

  越走天氣越晚。進了山路,忽見前面有燈光射出。鳳仙說:「這可好了!有了住戶人家,可就好打聽了。」看看臨近,見人家院內中牆裡頭有一高竿,竿上掛著個燈籠來,在牆外白灰牆上書黑字。鳳仙一看,是「婆婆店」,暗自歡喜:「婆婆店就是媽媽開的,我們是兩個女兒之身,實在湊巧。」下馬前去打店,只聽見「咕嚕嚕嚕」一響,原來是把個燈籠係下來了。姑娘叫門,裡邊婆子答應:「喲!幹什麼的?」外邊答道:「住店的。」婆子說:「我們這有個規矩,燈籠不下,多少人都住;燈籠一下,沒有地方了。別處打店去罷。」秋葵說:「不行!不開門就要砸了。」婆子說:「你砸罷!」就聽見「鐺啷」一聲。婆子說:「喲,反了!小子你別忙,我去開門看看。你知道,我們這裡無人欺負我們娘們。」把門一開,婆子打著個燈籠一照,瞧秋葵那個樣,嚇了一跳說:「愣小子,拿著棍子,衝媽媽腦袋打三下子,算你是好的。」秋葵真要打,被鳳仙攔住,轉身與婆婆行禮說:「是我的一個醜小廝,媽媽不要與他一般見識。我們是沒出過門的人,不敢前進,怕遇見歹人。沒有房屋,我們在院子裡站一夜,也是如數的給錢。」媽媽一見鳳仙說話恭敬,人品又端方,說:「我這個人吃順不吃強,似乎你這個話,那怕把我的屋子讓與你,我都願意。」

  進了店門,拿下物件,解下馬上的包袱來。婆子帶路,過了映壁三間上房,三間東房,三間西房。可是兩間一門,一間一門。奔到西邊兩間的屋中,點燈住下。婆子說:「我有房子,徹燈籠不住人,我是怕錯了我的規矩。相公貴姓?府上在那裡?」鳳仙說:「我居住臥虎溝,我叫艾虎。」媽媽說:「我給你們預備飯罷。」回答:「很好。」把酒菜端來,二位姑娘吃了三杯,反身摔倒在地,口漾白沫。不知生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是大宋的子民,今現有白護衛死在此處,若要埋在盆底坑,永世不能翻身,也不能合五太太並骨,後輩兒孫也不能燒錢掛紙。我既在王府,我明裡向著王爺,暗裡向著白五爺。」
  • 先生一聞喜信,連忙迎出。蔣爺從臥虎溝來,皆因出面救了雷振,丟了艾虎,不知下落,上臥虎溝打聽。到臥虎溝見鐵背熊沙龍,見禮,讓至家中,問艾虎可到。
  • 你見了大人替我說明,教大人放心,我在此等印。我說我在此替你等印,你先見見大人為是。他說大人派我護印,將印信丟去,無臉面見大人,非得印不能見大人。
  • 展、盧、韓、徐,在開封府自從拿獲了欒肖、水路的吳澤,兩個人口供一樣,共招作反之事,將他們收監,待拿了王爺對辭。就將他們的口供奏聞萬歲,天子降旨,著開封府派點護衛上襄陽幫大人辦事。
  • 次日起身,出店上馬,奔襄陽而來。到了襄陽入城,上院衙外下馬,叫官人進去回稟。盧大爺目不轉睛,淨看著五弟出來。四爺出來行禮,並未看見。四爺叫:「大哥。」
  • 至寒潭,四爺換了水濕衣靠,下潭工夫甚大,不見上來。又知道四爺身體軟,若水又涼,工夫又大,準死。大爺叫:「四爺陰魂在前,少等片刻,愚兄在五爺墳上哭他一場。」就也不管巡風了。
  • 毛嘎嘎跪在那裡,低著頭說了半天,一抬臉,看盧爺靠著那扇隔扇,按著刀,瞪著眼,一語不發。「呀!爺爺睡著了。」那知道盧爺聽在射成大刺猖那句話時,心裡一疼,就昏死過去了
  • 忽然耳內有人呼喚,微睜二眸,看見兩個人在面前蹲著:一個是藍布褲襖腰緊,藍布鈔包靸鞋;一個是青布褲襖,青布鈔包靸鞋。一個是白臉面,細條身材;一個是黑臉面,粗眉大眼。
  • 焉知曉四爺頭次下水,自己穿上魚皮靫,摘去頭巾,拿尿胞皮兒罩住腦袋,藤子箍兒上有活螺絲,擰上兩把牛耳尖刀,把自己的衣服包袱蓋好,叫二爺給巡風。
  • 二人說著,往前直走。過了飛雲關,離巡捕寨不遠,路南有一木板房,山牆上掛著大木牌,牌上有大字橫頭,橫著三個大字,是「招賢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