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錦句
家庭貧困,就想娶一位賢妻;國家動亂,就渴望任用一位治國有方的宰相。比喻情況越是艱難,越要知人善用。語出《史記‧魏世家》。
【名句故事】陌上花開 可緩緩歸矣
田間小路的花開了,你可遲些歸來。表達了丈夫對妻子含蓄深沉的愛。語出蘇軾《陌上花‧序》。
【名句故事】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
路上沒有人撿丟失的東西,夜晚家家戶戶的大門不用緊閉。比喻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景象。語出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
【名句故事】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有一種鳥要麼不出聲,一旦鳴叫就會震驚世人。比喻平時沒有作為,一下子能做出驚人成績的人。語出《史記·滑稽列傳》。
【名句故事】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廉頗已經年老,身體還強健嗎?比喻年事已高,仍然不忘報效國家的豪壯情志。語出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防堵民眾的言論,比堵塞河流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比喻不讓人民說話,最終必釀成大禍。語出《國語‧周語上》。
【名句故事】一沐三捉髮 一飯三吐哺
為接待賢才,周公洗次頭要多次抓起頭髮,吃頓飯要多次吐出食物。比喻求賢若渴、恭謙下士的賢德。語出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
一種雲在天邊、水在瓶中的境界。比喻要順其自然,保持純真的本質和淡泊的心境。語出李翱《贈藥山高僧惟儼》。
【名句故事】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青山能遮擋視線,卻擋不住滔滔江水向東流去。比喻百折不撓的決心,或歷史大勢的走向不可阻擋。語出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名句故事】惟將終夜長開眼
整夜無眠,睜著雙眼悼念對方。 象徵夫妻間的深情,及對伴侶的思念。 語出元稹《遣悲懷‧其三》。
【名句故事】要留清白在人間
石灰無懼粉身碎骨的結局,只想把清白的顏色留在人間。比喻立志做品德高潔的人。語出于謙《石灰吟》。
【名句故事】板蕩識誠臣
在亂世中才能識別忠心不二的大臣。比喻經歷危難的考驗,才能看出人的品質。語出唐太宗《贈蕭瑀》。
【名句故事】紙上得來終覺淺
僅從書本上學到知識始終是淺薄的,一定要親身踐行。比喻人必須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明白道理、獲得成長。語出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名句故事】臣心一片磁針石
我的心像一塊磁鐵,不指向南方誓不罷休。比喻堅定不移的愛國精神。語出文天祥《揚子江》。
樂舞文學賞析:帝王詔令.頒示禮樂詔
我知道只有深刻了解禮樂含意的人才能創作新的禮樂,能了解禮樂種種儀式的人才可說明禮樂的規範。能創作禮樂的人:如禹、湯、文、武、周公稱之為「聖」,能說明禮樂規範的人,如子游、子夏、季札稱之為「明」。
中外名人的「立志」金言
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馬援《後漢書.馬援傳》
對於戰爭,既不能沒有,也不能常用,所以作君主的要在四季農閒之際,講解和演習軍事和練兵,一定要做到有備無患。
君主如不知節制慾望,臣民就會好逸惡勞;君主如不能嚴於律己,卻去禁止別人不做壞事,就像是怕火燃起,卻用加上柴薪的辦法去撲滅火焰;也如同討厭池水渾濁,卻自己動手不斷攪動,希望它能澄清一樣,這是辦不到的。還不如先從自己做好開始,儘管你不說什麼,民心風俗也會因此而變好。
上天養育萬物,就如同君主統治百姓一樣。上天是以寒暑有序,陰陽調和作為德行,君主應以仁德和慈愛作為本性。寒暑如果調和,四季就不會流行疾病和瘟疫;如果風雨違反時令,則四季之中人們就會挨餓受凍。
所以,民風因儉約而純正厚樸,鄰居間都能和睦相處。節儉和驕奢這二者,是尊榮或是屈辱的源頭啊!驕奢還是節儉都由人自己說了算,但卻關係著自身的平安或是危亂。收斂情慾,清心寡欲,美好的命運就會長久地延續;物慾橫流,凶亂就會生出。
國君儉樸,百姓就不至於勞累困頓,國君靜遠,百姓就不至於被攪擾。人勞累困頓,就會產生怨恨,百姓被攪擾,政務就會不和順。
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左傳.隱公三年》)【譯文】愛護子女,應當以道義去教育他們,而不要讓其接納邪惡的東西。
所以說,做君主的,磨練自己,砥礪品行,沒有比傾聽忠言更好的了;而敗壞品德,背離正理,沒有比聽信諂佞小人更厲害的了。
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譯文】所謂美名,是德行的具體表現而已。德,是國家(大治)的根基啊。
做君主的,居住於深宮,與民隔絕,不能看到天下所有的東西,不能聽到天下所有的聲音。惟恐自己有過失而不能聽到,自己有缺失而不能及時補救。因此,設立了「煊」和「謗木」,這樣做,是為了能夠吸納正確的意見和謀略。
信,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譯文】 誠信可靠,乃立國之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礎。
所以,對於一個良好的工匠來說,沒有無用之材;對於一個聖明的君主來說,沒有無用的人。對於一個人,不能因為他做了一件壞事,就忘掉他所做過的好事。也不能因為他有一點小的過錯,就抹殺掉他的功績。
樹德莫如滋,擊疾莫如盡。(《左傳.哀公元年》)【譯文】建樹德行越多越好,去除疾患要乾淨徹底。
唐太宗視人才為治國之本,是帝王所擁有的珍貴財富。蓋天下可以一人主之,不可以一人治之。雖以帝堯之聖,後世莫及,然亦必待賢臣而後能成功。《書》曰:「股肱惟人,良臣惟聖」。
道德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廣大無邊像上天一樣覆蓋一切,像大地一樣承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