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41)

上集-第二章:监督劳动的最初岁月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 ,

第四节:快步进入共产主义

到此,下农村的第一堂课,历时四个月下课了,同赵氏父子相处得不错,远不像我初来所想像得那么可怕,相互之间虽说不上相敬如宾,可还算按“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相处。比起在学校同班上的同学相处,反而觉得融洽多了。

走的那天上午,当我从楼阁上收拾好行李下楼时,赵老汉取出了一个纸包,塞进我的书包里,那是一包晒干了的红枣。自从劳动开始以来,按学校规定,我们每月仅只能得到两元钱的零用钱,用来买毛巾、牙刷、肥皂之类的日用品。自幼节俭惯了的我,居然还能把这两元的零花钱中积攒下来。此时我想我没有其他可以相送的纪念品,便从笔记本里抽出五块钱来塞到老汉的手里,关照他下一场赶场时,一定去场上买一件新衣服。

看来,相处以后,他们已对右派的敌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我的遭遇以及深藏我内心深处的苦水,他们至少会认为上级所交待的这个必须监管的坏人,其实是一个天真的学生。

回到界牌,原先丛林分到这儿的二十二个人重新会聚到一起,我和其他三名“同学”加上鲁召一共五个人,住在离公社食堂不到一百米远、一位叫王大娘的家里,她为我们五个人专门腾空了一个房间。

王大娘的独生子和媳妇都在公共食堂工作。界牌的公共食堂比赵家湾大了好几倍,炊事员和喂猪的饲养员就有九人之多。在这里吃饭的是附近大约三百名农民和他们的子女。

食堂的旁边还附设了一个供烟、酒和小百货的小卖部。食堂的后面一排猪圈还可以圈养数百头生猪。不过,那时,圈里只关了二十多头猪,这些猪原先由各家分养,公社化以后又集中到这儿来的,这是些与赵凡家相似的尖嘴隆骨的架子猪。

不过,这几天沾了红苕不作定量的光,不仅供应食堂,每顿用大甄子抬出来,让社员吃饱了,好下地干活。还拨出一部分,用来摧肥那些饿得尖嘴隆骨的架子猪。但是粮食管理员却说,红苕也是有限的,眼看就要挖完后,社员们供应什么还没有决定,于是饲养员从几百头嗷嗷待食的猪里选了两头,另围圈圈养,准备过年杀了分给社员们过年。说也奇怪,另圈喂养的两头猪只喂了一个多月的红苕,便被摧成了两百多斤的肥猪。

公共食堂里上顿下顿的红苕,苦了几十个孩子,每顿吃饭时孩子们围着饭甄满甄的选,在红苕中挑选饭粒,三岁以下的儿童啼哭着要他们的母亲给他们饭吃。公社食堂每顿都是吵吵嚷嚷。

王大娘的媳妇刚刚分娩,奶水不够,想专门弄点米浆来喂孩子,公社粮食保管员却无可奈何的向她说:“每人每天还是原来配给的二两黄壳,对于婴儿额外由公社每月配了二两白糖,人多嘴杂,怎么好在大伙的伙食中专门匀出米来,推米浆?”王大娘无奈,只好写了一个申请,她家里的四个大人只吃红苕,所配的黄壳专供孩子推米浆。

不料又引起其他社员的反对,集体去找到公社书记,要求把王大娘媳妇从食堂里解聘,参加大伙一起干活。为了一个新生婴儿,全家人都作出了牺牲,大人们另灶开了“无米”伙食!(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能想出了一个“大鸣大放”,使出了放长线钓大鱼的“阴谋”,划百万计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声名狼藉的变成“资产阶级右派”,封住刚刚想开口说“不”的口,已属亘古首创、闻所未闻的中外专制独创。
  • 余协和反复看那满铺堆着的乱草,心里拥起了一阵阵的疑惑,毕竟当时他才十六岁,虽耳闻大学校园里的种种传说,并不太懂这“反右”究竟是怎么回事,尤其是疑虑我这个比他才大三岁的邻居,一个未出茅庐的大学生,怎么会身陷其中?
  • 从沙坪坝到南桐,进入目的地南桐矿区丛林煤矿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了。车队一直开抵丛林小学的操场坝里才停下来。
  • 当我们这支装束古怪的队伍,背着背包,提着各自的帆布书包,脚穿草鞋跨进殿堂时,引来一大群孩子围观。他们用好奇、陌生、稚气的眼光观察着这一支古怪的队伍
  • 我在院坝的中央放下了背包,两边厢房门口的阶檐坎上,早已站着两家人家的大人小孩。此时的我活像一只被许多人围观的猴子,还来不及看清这即将进入我“改造”的环境是什么样子
  • 下乡直接管理我的“教育者”,就是这赵氏父子,赵老汉解放前一直佃地主的田种,做地主的丘二,为地主抬过滑竿,也跟着去重庆跑过码头,那市井经历,市俗见识是这里从未出过山沟的男人无法比的,这赵家湾上上下下二百来号人家都得让他三分
  • 对我们当前最大的威胁仍是食不果腹。按照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和界牌乡镇村舍的收成,合作社分配给全劳动力每天的口粮,仅只有八两黄谷,折合大米不到六两。
  • 水肿病终于开始蔓延起来。赵家的自留地已经跟不上三个人的需要,最高产的牛皮菜已经砍得差不多了,新种上的白菜还只有健子那么大。
  • 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是毛泽东的爱好,他要成为中国百姓的太阳,岂能不时时发光?赵凡把界牌联社下发给他的所有文件都抱出来了,他说他因为只有初小文化水平,所以虽然联社要求他向社员们全文宣读,但他从来没有读过。
  • 界牌公社成立那一天,下午我们很早就收工。赵队长集合起参加庆典的代表,天刚黑,就到达了界牌祠堂。入夜,界牌祠堂的宽大院子里灯火通明,靠殿堂那台阶搭起了临时的主席台,正中横幅上写着:“界牌人民公社成立大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