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168)

上集-第五章:流放盐源农场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八节:参观(3)

(一)刘顺森(3)

我们这二十二个盐源来的囚犯,排好了队,由那接收我们的干事带领着钻进了黑洞洞的铁门,来到两间显然是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监房里,那里面扑来一股臭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桶盛满尿的罐子敞开放在屋角落里,地上铺着草,看样子是关押犯人腾出来的监舍。

在车上讨论得兴高采烈的小伙子不开腔了,“旅馆”岂是我们住的?等待我们一路的肯定就是沿途这样的带臭味的牢房。还好,不一会炊事员给我们挑来了菜稀饭和二十二个碗,大家喝了稀饭便倒在那草铺上睡去,半夜里仿佛听到隔壁监舍里传来的镣铐声,咒诅声。

第二天的行程,几乎重复着第一天的样子,晚上又在石棉的看守所里过了相似的一夜,几个年轻人做的“旅游”梦彻底破灭了,如果此时庞玉笃再要组织“代表们”谈“参观前的感想”恐怕就很实在,就不会有人发表“感激”政府的人道主义发言了。

第三天晚上到达雅安时,天色已经很晚,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三元宫,进入雅安城以后,我便从汽车后面开的棚窗口,下意识的张望,想从新的回顾一下三年前抢馒头的地方,却没想到汽车在雅安城里,拐弯抹角的把我们送到一处高大建筑的铁焊门外停了下来,我们将头探出车棚张望,只见铁门旁边的门灯下面,挂着醒目的招牌“雅安砖瓦厂”。

恰好那一天又正逢星期六,铁门紧闭,庞股长一边打着门,一边向黑压压的大楼里喊了好一阵子,才走出一个老头,他一面走来,一面在揉着惺忪的睡眼,当庞管教隔着焊子门向他说明了情况,并亮出证件,他才慢腾腾的打开了大门。

汽车开了进去,在一栋大楼前面停了下来,我们下车后,庞股长带着命令的口气,要看守人赶快通知值班干部,守门人回答说:“今天星期六,大家早就回家了,办公大楼里没有一个人。”一边说一边还埋怨说:“为什么你们来前不早一点通知?现在上那儿去找人?”

庞股长只好指着我们这二十二个人向老头说道:“就打开你们的会议室什么的过一夜,明天还往成都赶路。”商量了好一会,我们被带进了一个宽大的屋子里,里面是一排排的靠背长椅,看来今天我们只好将就在这儿“和衣而眠”了。

住处找到后,肚子早已饿得咕咕直叫,我们又走出大门,叫开了近旁一个小饭馆,店伙计为我们从新捅开了已经封好的炉子,在那里每人吃了一碗面。

当我们回到今晚落住的大房间里,庞股长照例把我们交给了守门人,便离开那里,开着车另找住处去了。

我们被锁在办公大楼里,打开那屋子的窗户,庭院里将一股股玫瑰的芳香送了进来,我从窗向外望去,依凭着月黑头,可以分辨出那走廊边黑压压一片的灌木丛,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第二天,已经八点钟了,所有的二十二个人已经醒来,将就着在安在走廊角落的自来水龙头,取出毛巾洗了脸。走出那屋子,其余房门都上了锁。便走出这栋大楼的门,沿着石梯走了下去,石梯的两侧是花圃,里面裁满了玫瑰和月季,昨夜的芳香就是从这里传出的。玫瑰的花藤覆盖了四周的墙角,整个环境倒十分幽静,院子里静悄悄的毫无动静,也不知道有没有人。

只是奇怪昨天那开门的老头却没有看见,而昨晚进来的大门上一把大锁静静的吊在那里,看样子那老头还在睡觉,这老家伙也真贪睡,看看挂在办公室楼门口的那口大钟,已经是九点了。

“组长们”没有一个露脸,倘若此时,有人乘机不告而别,这庞股长的约法三章便只好落空。最令我们感到难受的是,昨晚填进肚里的那碗小面实在不抵事,胃里空空的直叫,本无散步兴趣,但是,干巴巴在大门上等,还不如走走。

于是我和刘顺森信步沿着那灌木夹着的过道向里走去。两排平房中一排被变电室占去,空着的另一排好像是车库,上了锁,四周的围墙很高,上面架着电网,估计这里原来可能是规划作犯人监舍的,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这么做。从墙头上望去,大约两三里远是砖瓦厂的烟囱,原来真正的砖厂并不在这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新年前几天,人们一有空都会围着炊事员打听今年的新年供应,这两年比饥荒年有些改善,按照当时城镇居民的供应,犯人每人都有二两的猪肉可盼!可是这里的老犯人告诉我,自从建队以来的半年中只吃过一次肉
  • 新年过了没几天,一个早上,我被一个身披风衣、身材修长、年纪大约三十岁,比其它狱吏来,外表显得文静的中年人唤出了农一队。带上我的破烂行李,跟着他来到了隔着二道沟,仅一沟相望的农业六中队。
  • 像农六队这种刚刚新成立的队,保管室里没有积存的菜,所吃的那点“老梭边”,还是靠临近的农业中队调剂来的,当年甘洛农场的饥饿顽症好像盯着我们。
  • 风季到来时,我们就仰仗这些老天赐给我们的洞穴,在下午狂风大作时,用以躲避狂风对我们的摧残,那时,在“争生存”这一点上,各组的成员保持着空前的一致,连组长们也在内。
  • 荣老头拄着枴杖一步一跛的走了出去,屋里就剩下了我和徐伯威两人。徐伯威走到监舍门口,向外望了望,确认门外的过道上已经没有人时,才把监门轻轻掩上,走到我的旁边
  • 逃工抗工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荣老头将中队所属的八名干事全部分摊给每一组,上下班都由分摊到组的干事领队,并且负责守在工地上进行监督。
  • 果然,学习从开头到结束,就是以两种根本对立的立场的唇枪舌战而进行着。第一天的上午,就按李培连的布置由周学祝宣读共产党宣言。一个小时的诵读,大家倒也聚精会神,我看了看徐伯威,他肯定在想李培连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 有一次争议达到高峰时,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陈力提出了一个方法,他说:“我看我们这种小组讨论得不出什么结果,除非我们大家都遵守一个规则,也是我们这许多年来实际的法则:‘强权便是真理’,否则我们谁都不会相信,中国发生灾难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不可避免的。”
  • 正当我们的学习刚进入辩论高潮,1966年3月下旬,农场接到四川省公安厅劳改局的通知,要所属的所有劳改单位按照规定的比例,挑选代表,去成都参观由公安厅所组织的“形势教育”专题活动。
  • 庞玉笃拿出点名册,点过名以后便叫大家坐谈对这次参观学习的体会,参观还没有开始,“体会”又从何说起?自己被管教科相中,在农场近万人之中,中了这难得的头采,明摆着要大家对场部进行一翻感激零涕的吹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