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凖上殿 百僚股栗

作者:陆真
font print 人气: 663
【字号】    
   标签: tags: , ,

宋太宗(939年─997年)巡幸魏地时,寇准(961年─1023年)十六岁,因他父亲沦落蕃邦,他到太宗的行营上书,言辞激昂,举止一无所畏。太宗很赞赏他,命有关选拔人才的部门,记下他的姓名。二年之后,寇准果然中进士。

寇准十九岁时中进士。当时取用人才时,多问其年龄,凡是年少的人,往往被罢遣还乡。有人教他多报几岁年纪,寇准说:“我刚刚考上进士,怎敢有欺君的行为呢?”

寇准担任员外郎时,有一回,他的奏议违背了宋太宗的旨意,太宗拂衣而起,要回后宫去。寇准便用手拽住太宗的衣服,请他重新坐下来,一定要把所奏的事解决后,才让太宗回宫。太宗因此很赞赏他,曾说:“朕得一寇准,就像是唐太宗得一魏徵。”

有一年,天下大旱,宋太宗对此甚为忧虑,乘御辇到史馆去问天旱的原因。大家都回答说:“水灾和旱灾,是天气变化的原因所致,尧舜禹汤这些古代的圣上,也拿它没有办法。”只有寇准一人说:“一定是朝廷的刑罚出现偏颇差错。天气大旱,就是因此而引起的。”

宋太宗听罢,大怒而起,返回宫中。过了不久,就召寇准入宫,问他说话为何如此偏激?寇准向太宗启奏说:“某某人犯贪污罪,数目不多,却判了死罪;而参政王沔(950年─992年)之弟王淮,监守自盗,所得财物价值在千万以上,却因有上面的照顾,而免于死罪。这不是刑罚不公是什么?”

宋太宗便把王沔叫来质问,王沔吓得叩头认罪。太宗遂即将王沔等都革除官职。当天傍晚,果然上天就降下一场大雨!宋太宗大喜,认为寇准可以重用,于是,寇准很快就被提拔上来。

寇准性格忠朴,喜欢直言,讲话无所顾忌。当时曾流传一句口头语:“寇凖上殿,百僚股栗。”(佞邪之人都吓得站不稳)

(事据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此书被日本译名为《宰相经纬学》)

——转自正见网(乾坤一掷 胆大包天莱国公)

责任编辑:李梅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晏婴是春秋后期齐国著名的贤相,后人习惯上多尊称他为“晏子”。春秋时鲁昭公三年(公元前539年),齐景公认为晏婴的住宅太差了,就对晏婴说:“您身为宰相,不宜再住在这么寒酸的房子里了。我为你建造一座明亮高爽的住宅,如何?”
  • 根据不同古籍记载,到宋朝为止,至少有三人都和阎罗王有关,分别是:包拯、寇准和范仲淹。因此有人推测,或许阎罗王不是终身制,是轮流由有名人担任。
  • 宋朝每年资助辽国三十万岁币,最终不仅以商贸的方式全部赚了回来,而且贸易获利是岁币的近三倍。两国议和的三十万岁币,既保障了两国敦睦,还有助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也避免因兵将长年戍守边关,对百姓造成赋税上的压力,可谓一举四得。
  • 他是挽救江山社稷于倾覆中的贤相,是功高盖世、命运大起大落的忠臣,是耿介孤高、特立独行的另类传奇,是那个朝代和后世都绕不开的话题人物。其在评书、戏曲、影视中老练机智的幽默形象,与史实和诗词中的他有不少差异,他就是中国百姓熟悉的陌生人——寇准。
  • 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继位,即宋真宗(968年—1022)。契丹辽国趁宋主新立频频骚扰边境,战事告急。即便杨延昭(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军积极抵抗入侵,但辽国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往往绕开阻挡在别处突袭打缺口,给北宋边防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老臣毕士安向真宗推荐寇准为相,赞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真宗忧其“好刚使气”,难以驾驭。毕士安说:“准忘身殉国,秉道疾邪,故不为流俗所喜……而今北敌跳梁未服,正适合用寇准。” 真宗想借毕士安之德望来稳住寇准,于是景德元年(1004年)八月,同时任命毕士安与43岁的寇准为同平章事,即宰相。
  • 萝卜真是天地间一宝,说这莱菔给人“来福”,名实相得益彰,真是天造地设!《本草纲目》赞美萝卜,宋代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名相名将和来福萝卜有感人的遭遇……
  • 杨敬之称赞项斯人品好,郭讷赞美歌女唱得好。
  • 向秀和嵇康、吕安三人志同道合,张伯偕和弟弟仲偕容貌神似。
  • 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先后登科折桂,王佑种三棵槐树预言子孙位至三公。
  • 梁国公狄仁杰母丧时飞来驯服的白鹊,象征祥瑞;农夫茅容杀鸡孝敬母亲,郭泰敬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