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等威尼斯大師畫作紐約亮相 多幅係首展

Kati Vereshaka採訪
font print 人氣: 55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1月18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Kati Vereshaka紐約報導,張小清編譯)當今的全球藝術市場,當代藝術明顯占主導,這與當代藝術作品唾手可得有很大關係,不過,青睞傳統藝術的收藏家們仍可抓住先機,購進貝里尼、丁托列托和提香等古代大師的傑作。

近日在曼哈頓上城的奧托‧瑙曼畫廊(Otto Naumann Gallery),「威尼斯之光:(紀念大衛‧羅桑)威尼斯畫家繪畫展」(In Light of Venice: Venetian Painting in Honor of David Rosand)已拉開帷幕。展出的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洛可可時期的30多幅重要作品,很多從未與公眾見面,還有多幅作品標價出售。

「展覽的初衷是將一些最高水平、且價位對收藏家有親和力的繪畫集中在一起。有些畫定價在4萬到5萬美元,在當代藝術市場這連一幅版畫都買不下來。」與奧托‧瑙曼聯合策劃本展覽的羅伯特‧西蒙(Robert Simon)介紹說。瑙曼和西蒙都出自哥倫比亞大學已故美術史家大衛‧羅桑(David Rosand)教授門下,兩人在經營畫廊的同時也繼續著對古典大師繪畫的學術研究。他們也用此次展覽紀念恩師。

向大衛‧羅桑教授致敬

展覽的部分銷售所得將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大衛‧羅桑基金會,羅桑教授在2014年過世後,基金會於次年成立。展覽主題直接呼應羅桑教授對文藝復興威尼斯繪畫大師的熱忱,該畫派的歷史在今天呼之欲出,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羅桑教授的研究。

最莊嚴輝煌的一幅畫作懸掛在畫廊的天頂——丁托列托的《音樂的寓言》(Allegory of Music),這是丁托列托唯一一幅為家居陳設而創作的天頂油畫。


《聖塞巴斯蒂安》(St. Sebastian)則是展覽中唯一一幅提香作品。提香(約1488—1576)在世時就已被公認為威尼斯畫派的大師。這幅畫在形體及色調對比上,都具足該畫派的感性風格。

在提香的筆下,被亂箭穿身的聖徒塞巴斯蒂安相當健壯,且被畫得非常明亮。畫中的聖者思索著即將到來的塵世之死,形象和神情真實可信,背後不祥的風景中則隱隱透出神界的訊息。


這幅作品在當時一定是為教會創作的,而今則以400萬美元的標價向公眾出售。

這不是提香描繪聖徒塞巴斯蒂安的唯一作品。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收藏的另一版本中,聖徒塞巴斯蒂安微微仰頭凝望遠方,對神的信心毫無動搖。

 

後來的威尼斯大師們

這次展覽中,價格最具親和力的要數喬瓦尼‧巴蒂斯塔‧皮亞澤塔(Giovanni Battista Piazzetta,1682—1754)的《艾米里亞尼肖像》(San Girolamo Emiliani),價位最高的則是洛可可時期畫家貝爾納多‧貝洛托(Bernardo Bellotto,1721–1780)的《有自畫像的建築幻想畫》(Architectural Capriccio with Self-Portrait),定價1,000萬美元。


貝洛托作為意大利城市風景畫家(vedutista)享譽歐洲。這幅畫有力地回應了認為他只會畫真實建築的同代評論家。貝洛托以大膽而富戲劇性的方式將威尼斯宏偉的建築元素結構起來,在這片宏偉的幻想建築中間,貝洛托的形象沐浴著午後的暖陽,白手套則為之增添了一抹哀愁。

展覽中較晚近的威尼斯畫家作品還有阿米格尼(Amigoni)、邦比尼(Bambini)、瓜第(Guardi)和迪茨亞尼(Diziani)等人的傑作。

儘管展品年代貫穿14世紀到18世紀,但焦點還是16世紀,這也是羅桑教授研究的重心。展出的畫家包括卡爾帕喬(Carpaccio)、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老帕爾馬(Palma il Vecchio)、雅格布‧巴薩諾(Jacopo Bassano)、小帕爾馬(Palma il Giovane),以及羅桑教授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委羅內塞(Bonifazio Veronese)和博爾多內(Paris Bordone)。

西蒙在給媒體的聲明中提到,由於藝術史研究焦點向當代偏移,很關鍵的文藝復興教學需要支持。目前哥大已設立了以羅桑命名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教授的永久教職,以確保這門課能穩定地開下去。

伴著傳統藝術生活

對於有意購進作品的觀眾來說,他們一定會考慮在日常生活中與傳統藝術作品共處是甚麼樣的感覺。

奧托‧諾曼畫廊總監寇澤(Bria Koser)女士與這些名畫朝夕相處,她的回答是:「古代大師的畫作具有很多精神層面。當你經常回去看它們或與它們共處,它們每次透露給你的東西都不一樣。」她解釋說,「很多現代藝術是一維的:初看上去令人驚訝,但……」後面的話不言自明。

值得注意的還有,當代藝術基本出自藝術家個人的創作衝動(還有商業性的自我重複),展出的這些畫作則均為畫家受委託而創作。

「威尼斯之光:威尼斯畫家繪畫展」

展覽地點:奧托‧瑙曼畫廊(Otto Naumann Gallery),紐約曼哈頓東80街22號。
展期:2016年1月11日至2月12日。
官網:http://www.ottonaumannltd.com/exhibitions/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一位博學者。除了畫壇巨匠,他也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然而,您可知道,他也是一位善與學徒合作的老師?
  • 按語:意大利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發源地,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作為文學界的先驅,擁有「文壇三傑」之美譽;到了16世紀的文藝復興盛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三位巨匠則寫下了西方藝術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並稱「畫壇三傑」。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著名藝術史家大衛‧羅桑(David Rosand)教授,生前曾受大紀元記者之邀講述三大師創作精髓,配合以代表作的賞析。今就存世錄音資料編譯為四講,和讀者分享。標題均為記者所加。
  • 就達‧芬奇來說,其最有名的畫作當然是壁畫鉅作《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這幅畫向我們展示了西方藝術——特別是西方基督教藝術一個非常基本的主題。畫作根植於基督教,這是我們理解它的重要視角。達‧芬奇所做的事,就是創造一個充滿了標準圖像符號(iconography)的場景,也就是在「最後的晚餐」中圍在基督身邊的門徒的組合,這是基督被拘捕前最後一次與門徒共進逾越節晚宴,此一繪畫題材在佛羅倫薩源遠流長。
  • 意大利是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發源地,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作為文學界的先驅,擁有「文壇三傑」之美譽;到了16世紀的文藝復興盛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三位巨匠則寫下了西方藝術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並稱「畫壇三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藝術史家大衛‧羅桑(David Rosand)教授,生前曾受大紀元記者之邀講述三大師創作精髓。今就存世錄音資料編譯為四講,和讀者分享。達‧芬奇的《岩間聖母》有兩個存世版本,今分別收藏於倫敦國家畫廊和巴黎盧浮宮。羅桑教授講解的是較早創作的盧浮宮版本。
  • 盛期文藝復興三大師中,達‧芬奇最年長,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1520)是年紀最輕的一位。拉斐爾在藝術生涯早期的1504年去了佛羅倫薩,據說是專門前去研習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的作品。由此,文明史迎來了十分特別的一刻:在那個時代,佛羅倫薩城集中了不可思議的藝術力量,且兩位年長大師的力量都傳遞到了拉斐爾身上。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約分為15世紀的初期、鼎盛期和17世紀後的矯飾。文藝復興初期出現在1400年,文藝復興繪畫的構圖是和諧的,勻稱和穩定的,時常有等邊三角、矩形和圓形的構圖。透過科學透視,空間深度比以前的繪畫描繪得更準確。文藝復興總是同傳統古老價值觀相聯繫,信神的主題仍然佔主導。
  • 文藝復興畫作 展現永恆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