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節氣】雨水洗春容 潤物細無聲

作者:容乃加
家鄉,春回大地,豔陽天,油菜花鋪天蓋地,播種過的原野上,春麥茸茸綠了一地。(伊羅遜/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00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詩聖杜甫的〈春夜喜雨〉留下了春天「雨水」時節感人、感物的一場風雨,無聲、無息沁落心田深處: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雨水」節氣

「雨水」,一年二十四節氣中屬於春季第二個節氣,東風來、凍冰解、化雨水,每年在公曆2月19日前後到下個節氣「驚蟄」前的這半個月期間。2017年「雨水」落在2月18日,比往年早。

雨水節氣古物候

「雨水」接續「立春」節氣之後,是「孟春」之月的中氣。一個節氣中分三候──初候、次候、末候,每五日為一候。《逸周書.時訓解》提到「雨水」節氣的三候:「雨水之日,獺祭魚,又五日,鴻鴈(雁)來,又五日,草木萌動。」

一、初候獺祭魚:《禮記.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孟春月中,冰才解凍,水獺捕得很多鯉魚,先不忙著吃而把一條條魚陳列在河邊,就好像陳列供品祭祀一般,因此人們叫「獺祭魚」。對人類來說,漁獵要有節制才能保不匱乏。中國先民早就有這樣的概念,而且從上到下以時令貫徹實行,到了獺祭魚時,冬魚長成,才是入水漁獵的時候。

二、次候鴻鴈(雁)來:換了新歲,柳梢長出新葉,春回大地時,就是鴻雁北歸故鄉的季節。宋代王安石的詩句如實描寫這般季候景象:「三年不上鄴王臺,鴻雁歸時又北來。水底舊波吹歲換,柳梢新葉卷春回。」(〈呈柳子玉同年〉)

三、末候草木萌動:細細軟軟的春雨滋潤了草木萬物。《荊楚歲時記》記二十四番花信風,雨水三候的代表花依次是菜花、杏花、李花。花兒有感不違風信次第開了。唐代杜甫〈春夜喜雨〉詩吟:「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誰能潤物?就是春雨!是誰讓東風解凍,讓春花隨風一夕而放呢?不就是天地運轉造化的節氣自然而然的驅動嗎?而千古萬載以來誰主宰這周行不移的天地運轉造化呢?除了創世主能有誰呢!

節氣與俗諺

「雨水」節氣關係到雨量,以下就是其中幾則相關的俗諺,體現了前人的經驗,今人不妨參之、考之,自己因地參酌、驗證一番:

1、「雨水連綿是豐年,農夫不用力耕田」:雨水節氣下雨,預兆年成豐收。
2、「雨水有雨莊稼好,大麥小麥粒粒飽」:雨水節氣下雨將會帶來莊稼大麥小麥等收成好。
3、雨水東風起,伏天必有雨:雨水節氣刮東風,到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定會下雨。
4、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穀雨:雨水節氣降雨,會斷斷續續一直下到穀雨節氣時。

踩春去(容乃加/大紀元)
日本伊豆半島南部的菜花與早開的河津櫻花融為一體!(容乃加/大紀元)

歷史剪影

元稹的〈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一開詩篇這樣描繪「雨水」:「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立春時春回大地,冰凍的天地未能頓醒,經過「雨水」一洗,春天的容貌忽地鮮明起來了!詩中說雨水來「平田已見龍」,這個「見龍在田」又是一個很古的典故了,來自《易經》乾卦: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傳: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雨水節氣,天地賜予的春雨潤物無聲,品物流形;孟春的春雨也是「德施普」的徵象,從而才能賦予人間春顏。凡人世間,在此開春之際,執掌國政的君主,思度的都是為天下人普施德政的教化之事,若先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度,則國家能清;鄉里君子秉持誠善之心,為學而聚會,為真理而問辯,寬厚以待人,慈懷行天地,則鄉里和樂。這樣的春天,德施普、德普行,人間歸正,陰霾能不退嗎?天地清明不會遠!

雨水向春入人間,正是花影重重滿人間,李花、杏花、菜花繽紛。德行若春雨普流布,人間樂滋潤種福田!

春季時令配菜——鮭魚仔豆腐、和風芥末綠菜花 、竹筍土佐煮、烤鴨肉片。(攝影:愛德華/大紀元)
春季時令配菜——鮭魚仔豆腐、和風芥末綠菜花 、竹筍土佐煮、烤鴨肉片。(愛德華/大紀元)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中國年。祭天地,拜祖宗,舞龍燈,放鞭炮,一家人吃頓團圓飯⋯⋯熱熱鬧鬧的中國年,是五洲四海中華兒女的大節日,也正走向世界。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一起來看看中國的傳統習俗吧!
  •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四立」的一個,中國曆法中是以「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立冬就是冬天的開始。「立冬」的俗諺、「立冬」的地方采風、歷史留影、詩人陸游「隨處一欣然」的詩情胸懷,看這裡…
  • 「大雪」二十四節氣第二十一個,每年在陽曆12月7日前後一日到下個節氣「冬至」前的這半個月期間。「大雪」古物候,「大雪」俗諺、習俗、地方風采、歷史留影、生活美學,詩人俯仰天地詩情…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0日正式決議,將中國傳統代表一整年時令運行的「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冬至陽生春在望,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又稱「初歲」,冬至三物候現象含有甚麼哲理?冬至是大節日,中國歷代冬至節俗也很多,為何魏晉南北朝時人吃赤豆粥?北宋時視冬至如過年,建「鐘鼓樓」檢校時刻漏、報時;清代宮中傳出過冬雅緻遊戲「九九消寒圖」配合「九九歌」「數九」望春風…形成一種節氣的智慧,也是民間一種益種休閒和啟蒙教育。
  • 二十四節氣,三九小寒冰上走,「冷在三九」,為什麼說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古代中國小寒顯現哪些物候現象?2017年小寒巧遇臘八看食補食俗文化臘八粥,怎樣小寒養生?節氣生活美學…
  • 俗語說大寒過年。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冬季的最終個,大寒詩詞描寫天地人情。知道古人觀測大寒物候有哪三候?大寒時節,寒氣從地底徹透而出,大寒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大寒的俗諺能預測來年的天氣嗎?大寒節氣中正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節-過年,過年有哪些有趣的年菜?還有古人巧妙嵌入節氣名稱的巧對聯…
  • 二十四節氣和花信風 中國人觀察天地感應了陰陽節氣的變化,立下了二十四節氣,以序時應事;花草感應天地陰陽節氣的變化,生了花信風--各自應氣候著花期、展花顏,花信風吹捎來花開訊息給人間添風情。小寒花信風梅花先到,臘梅花開喜年來。鄢陵蠟梅冠天下, 楚梅天下第一梅…
  • 為什麼說桃符能辟邪?桃符怎麼演變成春聯?說來話長。最早的春聯內容為何、春聯怎樣普及中國百姓家?春聯演變從古代歷經五代、宋、明、清歷代,神荼、鬱壘、孟昶、朱元璋留名,桃符、春聯這民俗文化淵遠流長……
  • 再過2天,就到中國傳統新年除夕夜了,但天公不作美,陰霾如影而形,北方民眾恐將在陰霾籠罩下度過新年。網民無奈自嘲,稱應創立「立霾」日並列位第二十五個節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