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曲子,但對在俄羅斯長大的鋼琴家阿希雅‧科利帕諾瓦(Asiya Korepanova)來說,卻另有一番體悟。一天,她翻開這首曲子的樂譜時,赫然發現樂譜展現給她的是她從來不曾「聽」過的。如果按照樂譜彈奏,就會有一些細節跟許多人在舞台上演奏的不同。
鋼琴教室

這首奏鳴曲因一個慢速樂章「葬禮進行曲」而著名,而且是非常的出名。這首作品很難歸結於某種特定含義。坦白說我也不喜歡給音樂「定性」,我不想告訴別人去感受什麼東西。因為我覺得音樂會告訴你去感受什麼,音樂將向你表達感受。你需要的只是敞開心扉、接受它,願意讓它洗淨你,或者在某種意義上說,進入你的心靈。

我經常說,即便是舒伯特快樂的音樂也有點悲傷或懷舊色彩。即使是他年輕時——17、18歲、20歲出頭時寫的,不總如此,但往往帶有些惆悵、悲傷的元素,即便音樂的主調是快樂的,但本質上(是憂傷)……他在人生最後階段譜寫的這些音樂——儘管那時他還很年輕,聽起來真的像是晚年作品,因為他在面對生死的問題——他自己的生死。

「奏鳴曲三部曲」的第一首安靜、悲傷地完結,第二首——更多體現著探尋的主題,則在極大的喜樂中結束,如同說,是的,人生在世可以獲得意義。

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國際鋼琴大賽於9月30日至10月2日在紐約巴魯克大學英格門音樂廳舉行。本屆比賽邀請到教授古典鋼琴五十年的維克多‧羅森鮑姆先生舉辦大師班。比賽前夕羅森鮑姆接受專訪,摯誠分享了他對古典音樂演奏與欣賞、特別是比賽指定的貝多芬、舒伯特和肖邦等大師經典曲目的精到理解。茲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作為業餘聽眾,要欣賞古典音樂,最大的障礙就是擔心自己理解得不夠、還需要了解更多——更多的技巧。但我覺得如果你只是聽,只是接收音樂的情感訊息,多數人都能回應它,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是理解它,如果「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是感到音樂向你訴說了些什麼、感到音樂傳達出的東西你捕捉到了。……僅敞開心胸去聆聽就是了。

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國際鋼琴大賽於9月30日至10月2日在紐約巴魯克大學英格門音樂廳舉行。本屆比賽邀請到教授古典鋼琴五十年的維克多‧羅森巴姆先生舉辦大師班。期間羅森巴姆接受專訪,摯誠分享了他對古典音樂演奏與欣賞、特別是貝多芬、舒伯特和肖邦等大師經典曲目的精到理解,對音樂家和聽眾深具啟發。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大紀元記者馬天祥報導)古典音樂是人類藝術的一大瑰寶。領悟古典音樂的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能給欣賞者帶來超凡脫俗、無與倫比的審美體驗。但也有人疑惑:是不是先要成為造詣深厚的音樂家、演奏家,才能一窺古典音樂所蘊含的神奇之美呢?

(據台視新聞報導) 鋼琴一定要用雙手彈奏,才能銓釋樂曲嗎?那可不一定。20世紀初期有不少樂曲專為左手打造,除了鋼琴家容易罹患右手張力失調症,加上一戰中有不少音樂家失去右手,使得左手樂曲應運而生。鋼琴大師拉威爾曾創作一首D大調左手鋼琴協奏曲 ,正是左手樂章的代表作。奧地利鋼琴家威根斯坦一戰時被無情戰火奪走右臂,但他不肯向命運低頭,無法忘情鋼琴生涯,因此拉威爾決定幫助好友威根斯坦東山再起,後來威根斯坦就以這首左手鋼琴協奏曲, 再度風靡樂壇,也讓世人領略單手演奏的神奇跟奧妙。

「作曲」對許多音樂愛好者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一群上了2年雃舍YAMAHA音樂學校團體班的小朋友,居然可以自己作曲送給老師作為家庭作業,在短短的一個星期之內,每個小朋友都完成了一首曲子,並親自演奏出來。是怎麼樣的教育課程讓小朋友們可以達到令人驚艷的水準呢?

(大紀元記者林慧怡台北報導)韓籍鋼琴大師白建宇應NSO總監呂紹嘉之邀三度重回台灣,此次將挑戰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兩位黃金拍檔的組合,感受華麗繽紛音樂饗宴。

在這個世界上,鋼琴的魅力,已經遠遠超過它作為樂器本身的意義。它曾經是帝王貴族的玩物,又流落到三流小酒館為任人彈奏的擺設。它是音樂家抒情的聖物,工業時代的印鈔機,新思潮運動來臨中充當先鋒。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一般人認知,古典是有別於流行的,全世界華人鋼琴大賽選擇的曲目有巴哈、莫札特、貝多芬,很多人會覺得難以親近,可能聽起來比較嚴肅,因為在架構上、理論上學習起來比較花力氣,但是它是很實在的,因為流行會過去,古典音樂則是會越陳越香。

臺灣自西元1895年至1945年接受日本統治長達五十一年,因此臺灣早期專業音樂家,幾乎全部都是赴日深造

古鋼琴經利瑪竇、畢方濟等傳教士由明代傳入後,長期被保存在宮廷中,成為帝王的珍藏寶物,民間鮮有機會聽到演奏,也沒有推廣到社會各階層

旅居奧地利40年,享譽海內外的音樂家陳哲久,自小在其父陳家湖的音樂薰陶下,造就了八兄妹在樂壇的傑出表現。這次適逢新唐人舉辦全球九大賽事,陳哲久表示,將在其所創辦奧地利格拉茲國際音樂學院及音樂學校的學生中挑選適當的人才參賽,響應這項盛事。

第四屆紐約鋼琴比賽將於6月23日至27日在曼哈頓音樂學院舉行﹐來自全美﹑年齡從14歲到18歲 的22位學生將參加比賽﹐其中7位參賽者為華裔學生。

80年代迎來了中國鋼琴夢的復甦。中國的上空出現了罕見的鋼琴狂熱。價格高額的增漲,絲毫沒有影響到購買者的狂熱。之後在世界的鋼琴舞台上湧現了一流的天才演奏家許忠、許悲天、朗朗和陳薩等。並在全世界鋼琴最高獎項肖邦大獎的領獎台上出現了中國人李雲迪奪冠的神話。

鋼琴角鬥士李斯特--1811年出生於匈牙利,9歲開始舉辦演奏會。年輕時的李斯特猶如現代舞台上的天王巨星,擁有大批為他神魂顛倒的追星族。他一出場就能讓台下的貴婦們昏倒。之前幾乎所有的鋼琴演奏家都雙手緊貼鍵盤彈奏的,但李斯特一反常規把手臂高高舉起然後重重落下,頭髮往後一甩,鋼琴隨即發出巨大的轟鳴。不論是創作還是演奏,他都頗像與鋼琴對決的角鬥士般激情四射。他還有把鋼琴彈碎的記錄,因此他的音樂會上經常備有三架鋼琴。這一切也歸功於他受到了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具有魔幻性的高超演奏的影響。他用鋼琴創造了各樣的音響效果,雷聲與閃電,悠長的鐘聲,潺潺的溪水,咆哮的激流,神聖莊嚴的吟唱,飛馳的駿馬等等。在所有鋼琴作曲家中,李斯特運用的形象最為豐實。他的女性粉絲簡直把他奉為神明。這位鋼琴史上的一代巨師,晚年曾在梵蒂岡住過,在羅馬天主教堂中得到過神父的聖職。

1781年在奧地利國王約瑟夫二世的倡議下,莫扎特和克萊門蒂應邀赴戰分別進行即興演奏,各自的作品,和帕伊西埃洛的奏鳴曲,結果勝負未分。另一場難分高低的對峙發生在李斯特與塔爾貝格之間。1837年3月31日這兩位冤家終於在為當時的意大利難民的義演中碰頭了。激烈交鋒後仍無分曉,女王貝爾吉歐索做出這樣的裁決:塔爾貝格證明自己是歐洲最傑出的鋼琴家,而李斯特是無與倫比的。

1904年一名叫韋爾特的德國人又發明了利用鋼琴紙卷的編孔,清晰的錄下任何鋼琴演奏家的演奏。為此這種自動鋼琴被稱為「庇阿諾拉」,成了當時不教自會的時尚鋼琴。這是音樂史上的轉折點,這使得音樂會上出現了隱形人,在獨奏會上以驚人的速度自動起伏琴鍵。觀眾看不見演奏者,那就像是李斯特的鬼魂在那裡演奏。這種「庇阿諾拉」面世不久便湧現了一些著名藝術家如德彪西.施特勞斯、帕德雷夫斯基、聖一桑、魯賓斯坦、鮑爾木隆等等。韋爾特的「庇阿諾拉」曾經被裝置在115種不同品牌的鋼琴中,但是幾乎也在同一時間起風靡一時的自動鋼琴開始走下坡路了。原因是雖勝過了留聲機,但卻輸給了收音機。整個20世紀前50 年收音機的高保真度超過了所有錄音製品。

當時對鋼琴的發展最有影響的音樂家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宮中著名樂師卡爾.菲利普.埃瑪努埃爾.巴赫。他不僅是巴洛克至古典主義,也是從羽管鍵琴到鋼琴過渡階段最重要的德國作曲家,還是受人尊敬的演奏家。18世紀詮釋鍵盤音樂的最高權威就是這位大師。由他親眼目睹了鋼琴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新生物演變

鋼琴從1709年在意大利問世算起經歷了三個時代的變遷,即古鋼琴,維多利亞和現代鋼琴。它們各自經過了百年歷史的演變期。幾百年來它被不斷地整容。於是展示在我們眼前的鋼琴時而平躺,時而又豎立起來,時而長方形,時而又變成翼形。它還曾和寫字檯,床,甚至縫紉機組合到了一起。在起初折騰了100多年後,它才算基本定了型。鋼琴真是一個不肯過氣的明星。不論是華貴、莊嚴的巴洛克風格;還是雄偉、奇拔的古典主義;不論是奔放,突顯個性的浪漫之聲;還是摒棄傳統,追求光與色彩印象派潮流,鋼琴全部勝任。

若是要尋找名師,前提不應該是為了考上學校,而是因為敬佩所要找的名師,因此希望拜師進入門下。有些教授知道這種情況日趨嚴重,也會來各種小考驗試看學生的誠意。這種做法現在已經影響著音樂環境,普遍各地區的老師對於前來的學生會不太願意放很多心思在其身上。

問:如何撫平孩子的挫折感?答:年紀愈小的小朋友因為還不是很清楚「失敗」、「害怕」或是比較的觀念和感覺,因此大多比較容易安撫。若是在比賽或演出過程中在舞台上遭遇失敗時,家長和老師都可以幫助學生釐清失敗的因素有哪些,這些影響的因素可能有:過於緊張、對於舞台大小或是燈光無法適應、沒有熟悉的人陪伴、本身曲目尚未完全克服、生理不適、鋼琴大小或是椅子適應的問題等等。

問:對教法有疑慮時怎麼辦?答:自古以來各行各業拜師都有這方面的問題,有程度上存在的信任問題。教師通常在任何一個問題都應該有自己認識上清楚的解說,若是學生單一角度上無法理解,會試著用不同的角度解說。因為有許多情況是因為解說的切入點不同而導致聽者會有誤解。而學生若是有疑惑時也應該向老師發問、不要悶在心裡,不然不僅會在信任度上繼續降低,也可能會增加師生之間的芥蒂。

問:考試或比賽前需到老師家密集練習嗎?答:若是對於學生有很重要的考試或是大型比賽,有老師的陪伴以及老師願提供能使學生專心的環境未嘗不好。

問:國中若要升音樂班來得及嗎?答:如果真的喜愛音樂的前提下,筆者認為不管有沒有進入音樂班都不會影響到對音樂的熱愛的。若希望以音樂成績作為進入大學就讀的手段,那麼或許家長和學生需要好好考慮,因為大學所學習的相關科系幾乎會和自己的生活產生很大的關係,尤其一旦選擇音樂科系,那麼會失去其他社會工作的學習機會,這樣的風險若不是深愛音樂的條件下,真得要好好考慮清楚。

問:如何提高孩子的音樂性和感受力?答:音樂性簡單來分有先天和後天之說,先天音樂性通常年齡越小越容易看到,有高於一般同齡小朋友音樂能力的情況,但是也有隱性的先天音樂性,這部分人人都有,隨著需求與感受能力,這部分會越來越顯而易見。

問:如何能讓小孩主動練琴?答:對於年紀尚小的孩子來說,即使對於鋼琴有興趣,也不會完全主動練琴的,除了異常熱愛鋼琴的天才有這樣的舉動之外,即使是有天份的孩子仍舊不會完全達到主動練琴的條件。

共有約 6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