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記得初看北宋范寬(約950-1032後)的《谿山行旅圖》時,不自覺在心中喊道:「哇!好雄偉、巨大的山啊!」 閒來瀏覽台北故宮網站,忽地想起記憶中的這座大山,一番搜索後,巨神般的大山再次映入眼簾。 它的構圖容易使人產生這樣一種聯想...
中國繪畫

看過中國各朝代的山水、花鳥圖畫,除了工筆之細緻、意境之深遠,還有一種特別的畫,很像用現在的建築界電腦軟體AutoCad所畫出來的圖,叫做「界畫」,這種畫的目標物線條必須得直挺不歪斜,例如宮廷樓閣、船隻、馬車等;在電腦沒有發明之前,建築系的學生第一個被要求的便是手繪線條要直,之後才能畫出好的建築圖。中國界畫的佼佼者除了五代的衛賢之外,就是宋代的郭忠恕了,他的作品精準得可以讓後人從圖中尺寸仿造出原船,讓人不得不佩服。

聽過中國藝術文化中的特色品牌「三絕」嗎?這個詞語深具品味,具體指什麼呢?有什麼出色的表現與重要意義呢?本文從唐代「鄭虔三絕」探起源,再看一幅宋徽宗「書詩畫三絕」的藝術作品《臘梅山禽》,從中品味「三絕」的構成,試著探觸「文人畫」這個中國特有藝術品牌的特色精神。

名畫《女史箴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留下的開卷畫,也是「展示世界歷史的100件文物」之一。這畫如何表現人物畫的傳統精神?畫史鼻祖顧愷之的繪畫技藝如何精彩詮釋宰相張華《女史箴》的鑑戒精神與內涵呢?

顧愷之以畫為千古鼻祖,他的「傳神寫照」審美畫論是中國繪畫的千古一主流。人稱他「三絕」,這位三絕天才如何打響高名的第一炮?他的「癡絕」又是如何成就他的「畫絕」?

中華民國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麗水風華─張克齊七十回顧展」,精選精工畫作78件、畫稿22件、生肖紀念幣12枚及畫冊9本,在該館中山國家畫廊盛大展出,展期至6月14日。

秋天了,在生長著不知名小樹和已開花的蘆葦的荒郊中,一母一子兩頭牛,也不知是要回家了還是想換個地方吃草,母子倆一前一後,在傍著經受長年風吹雨打,表面堅硬光滑的石塊的山路上走著。

江南是魚米之鄉,因為農耕的需要,牛隻處處可見,特別是水牛。當地的畫家若想畫牛,隨時都有機會仔細觀察牛的生態,舉凡牛的行、住、坐、臥,畫家們都可隨手拈來,一揮而就。

這樣一來,一種看似無聲卻又有聲的東西,一種溶溶的溫馨感,一種天籟般的自然誦歌就在畫中的天與地之間輕輕迴旋,充塞了整個畫面空間,並且把畫中人、畫中牛甚至畫外的你我也都帶了進去。

時代更替、文化興衰,歷史朝朝代代承傳著。張擇端筆墨精熟、呈給宋徽宗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呈現出來當時社會的人物百態、經濟活絡的景象,繁華、複雜的活動場面有如上演的一幕戲。

歷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所畫,以長卷形式來描繪當時的汴梁(今河南開封)承平時期,京都街市與汴河漕運的繁盛景象。「清明」這繪畫主題有什麼特殊意義?「上河」的內涵是什麼?展開畫軸,從城郊沿汴河到虹橋再進到城區,河道兩岸的自然與人文風光,以及市井生活、水陸交通經濟發展,種種描寫細緻而生動…

台灣近代大畫家林玉山(公元1907~2004年)教授,以虎鹿雀三絕著稱,其實他詩書畫也是三絕。四月一日是他的生日,又清明節到了,緬懷大藝術家,在此分享他有關清明節的詩作及書法墨寶。

說到中國繪畫中的白描法,無不想起李公麟。李公麟綜合了吳道子的線條畫精要,提高了表現力,更而開創了白描畫的新局,成為中國繪畫中的獨立畫種。

宋朝白描大師李公麟不僅有「宋畫中第一人」之美譽,更是一位感性又出塵的詩人書畫家。早年他寫生畫馬非常傳神,有哪些卓越之處呢?賞一賞代表作《五馬圖》。

五牛圖畫面看似呆板,但作者通過五頭牛各自不同的姿態以及豐富的色彩變化,使畫面上的五頭牛既是單一的個體,相互之間又有著緊密的聯繫,構成一個諧和的統一體,極具特色。

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不僅被譽為中國山水畫裡最高的一座山,外國人想瞭解中國山水畫時,一定不能不提到它。看過這幅畫的人幾乎全是「一見難忘」,許多人好奇,許多人感動……,這幅畫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力量?本文就將試著解讀在這幅「其實很數學」的畫中,到底蘊藏了哪些秘密。

江面布滿粼粼波紋,細看發現他是用毛筆以中鋒一上一下、很富韻律感地把水波描繪出來,似乎這樣才足以反映風勢緊冽的吹拂,也營造出江面森森遼濶、大自然威嚴得令人摒息的一面。

關仝,是五代後梁著名的山水畫家,陝西長安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荊浩的弟子,畫史上「荊關」被並稱為北派山水畫耆宿。和李成、范寬在北宋並稱為「三家山水」,褒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 古代畫家

到了北宋徽宗年間,宋朝新巧精緻的「點茶」發揮到了極致,成了全民的茶遊戲。這其中,建盞扮演著什麼關鍵角色?美在何處?

惲壽平跟王翬說好了:山水畫我自知勝不過你,這條路我如果走下去,也只能在你之後,所以我決定走另一條路。於是,終於讓這位具有絕世燦才的畫家,放棄他最鍾愛的山水畫,轉而去耕耘一片荒瘠又乏人問津的沒骨花鳥。

「鬥茶」怎麼鬥?從茶畫中,可以看到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盛放」的朵朵芳葩;從宋代茶畫中,一起來認識宋代的鬥茶文化,品味其中高標的飲茶美學。

《匡廬圖》是一幅立軸,梁代(五代後梁)荊浩的作品。水墨畫,材質是絹,「絹本」就是畫在絹上的作品。是一幅尺寸很大的作品,稱得上是屏風式的「大中堂」。 荆浩畫像。(網絡圖片)荊浩在中國水墨、山水畫的演變史上是一個關鍵性人物,他的特色就是擅畫巨碑式的山水畫。就像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一樣,都是很標準的巨碑式山水。

從茶畫中,可以看到茶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盛放」的朵朵芳葩;更有趣的是古代茶畫也可說是茶史的「別傳」。茶畫寫真紀錄了茶文化,讓我們能在趣味中去認識古代的茶文化。先來認識唐代之前和唐代的茶文化。

五代時期的荊浩和關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畫派,開創了大山大水的構圖,善於描寫雄偉壯美的全景式山水。李成和范寬是北宋初期山水畫家的代表,上承荊浩以水墨為主的傳統,以表現北方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為主,在五代、北宋初期,李、關、范的畫風,風靡齊、魯,影響關、陝,實為北方山水畫派之宗師。可以說是「三家鼎峙,百代標程」。

這幅清代畫院的《十二月月令圖.九月》把重陽節的重要活動,登高和賞菊,交融在畫面的上下,表現得很精彩。我們從這幅畫中去體會,就可看到在重陽節時,古人所展現出來的生活情趣與智慧。

中國山水畫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荊浩、范寬和關仝是北方山水畫派的代表畫家,開創了大山大水的構圖,善於描寫雄偉壯美的全景式山水。郭熙是宋代著名畫家,也是北方山水畫派大師。 古代畫家

北宋初期,中國的山水畫北方有荊浩、關仝,江南則數董源和巨然,人稱「董巨」。由於董源和巨然生於五代,董、巨均為五代畫家。

沒(音同「墨」)骨,是一種中國畫技法。「沒」可解釋為「沒有」,而「骨」字,一般中國畫常以墨線勾邊,當成描繪物像基礎和骨架,所以「沒骨」畫法,就是指捨棄了墨線的骨架,而直接用彩色畫出物像的畫法。

「唐朝畫馬誰第一?韓幹妙出曹將軍。」在韓幹之前的畫馬名家都被他比下去了。名畫古籍讚賞韓幹畫馬「獨步古今」、「自成一家之妙」,韓幹是怎樣做到的呢?看韓幹的兩幅名畫《牧馬圖》、《夜照白圖》和兩個小故事。

張僧繇平日是手不離筆,把夜晚當作白天,日以繼夜地努力作畫,而且老也不覺疲倦,很長一段時間中,他都不得閒。因為他這麼下工夫的努力不懈,所以他畫道、釋、人物、龍、馬等,無一不工,而且大都作卷軸畫和壁畫。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

共有約 1107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