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野戰醫院裡,傷患無數,連地上都躺滿了傷兵。天氣炎熱,蚊蟲叮咬,又缺少醫藥,手術感染及死亡的人數非常多,傷兵們士氣十分低落。一日,一個醫生開始播放一些普遍廣受喜愛的樂曲,試著轉移病患的注意力,沒想到患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卻從此大為下降,且手術癒合期明顯縮短。
中國古代音樂

當今有一個叫巴格思特的美國科學家發現牛舌蘭花象人一樣有感情。一千多年前,沈括在《夢溪筆談》裡講述了一個虞美人草聞樂起舞的動人故事。

十二平均律就是把一個八度音程平均分為12個半音音階的律制,在交響樂和鍵盤樂器中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說是輝煌西方音樂殿堂的基石之一。現代的鋼琴也是以十二平均律來調律定音的。巴赫的《平均律鍵盤曲集》更是完美地詮釋了平均律的優越性和轉調的完美,被譽為鋼琴文獻的舊約聖經。其實十二平均律的確立最早是來自中國,很可能是通過東西文化的交流傳到了西方,被西方稱之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呢。

所以,中國古代有交響樂嗎?嚴格地說,中國古代沒有西方這種基於和聲原理的交響樂。這聽起來讓人些許遺憾呢……從2012年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以來,神韻音樂聲名鵲起,受到很多古典中西方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彌補了這個遺憾。

被稱作神州的華夏大地上,神傳文明磅礡而多彩:從三皇五帝時的古樂,到先秦的鐘磬樂;從西周、春秋時的《詩經》《楚辭》到漢時的樂府;從隋唐的歌舞大曲、宋代的詞調音樂、元朝的戲曲雜劇到明清進一步繁榮的民歌、小曲、說唱以及地方聲腔的發展,京劇的產生。各個朝代的音樂形式大不相同,曲調豐富而古樸,底蘊各異而雋永。

貞觀元年(626年),唐太宗宴請群臣,席間演奏了秦王破陣之曲,這就是《秦王破陣樂》。它是在李世民尚為秦王、征伐四方時,將士們為讚頌秦王的輝煌武功,在舊曲《破陣樂》的基礎上創作的。

《春鶯囀》是唐代著名的舞蹈之一。「囀」的意思是美妙的歌聲。根據唐代《教坊記》記載,高宗「嘗晨坐,聞鶯聲,命歌工白明達寫之為《春鶯囀》,後亦為舞曲。」白明達是當時龜茲(今新疆庫車)很有名的音樂家,因此所作樂曲有龜茲風格。詩人元稹《法曲》一詩中所描寫的證實了該曲為胡曲,即少數民族的曲調。

《止息》一曲是《廣陵散》組曲的末篇,喻司馬氏雖然由在廣陵屠殺曹魏忠臣開始了他們篡位的逆舉,但是他們也終將會覆滅在這裡。

洛陽有一僧人,他房中有一罄,每天時常自己發出聲音。僧人感到怪異,因此恐懼成疾。曹紹夔與這位僧人一向友好,聽說僧人病了,就前來探望。

談樂不可能不涉及禮,樂是德之音,禮規範著人的思想行為。音樂的內容內涵是主要的,技能是次要的,演奏者的道德修養是首要的。自古以來的傑出音樂家都有較高的修養。如春秋時的師曠,不僅音樂造詣高深,而且品行高潔,被後人尊為“樂聖”。

宰相宋璟的孫子宋沇對音律學很有造詣,唐德宗貞元年間,宋沇進獻樂書二卷,唐德宗讀後十分讚賞,又得知宋沇即是宋璟的孫子,於是詔見宋沇進宮。德宗與宋沇兩人對面而坐,談論音律談得非常高興。

您是否曾遇到令你心動的美麗佳人?即使遇上了又當如何?陳思王曹植在洛水遇上了美麗的洛水之神,雖心生愛慕卻謹守禮法,女神為他的誠心所感動,為其而舞,寫下了一個美麗的故事。

「柳腰輕」這首詞柳永描述了在宴會上觀賞《霓裳羽衣舞》的情景。《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是唐代樂舞的經典之作。

此作品選自《全宋詞》第一冊,《鷓鴣天》為詞牌名,為晏幾道的代表作之一。按字面之意,本作品描寫了與一位歌舞藝人離別後又重逢的場景。

這作品體現了瑤族舞蹈的特點:在湘水的兩岸,高大的樹下四周壟罩著清煙薄霧,未婚男女彼此一起進行春社祭祀,女孩們戴著漂亮的首飾穿著長裙,與男孩們高興著跳著舞,在這裡吃喝著長輩們提供的飲食,在活動中女孩們選定了自己的心上人,就讓神靈做主他們的婚姻,到了隔年的春天,夫妻再一同回家探望父母。

作者喬潭,此篇為其代表作,是目前現存文學作品中對劍舞描述得最為精采、傳神的一篇作品。作為主角的裴將軍當指裴旻,他是唐睿宗至玄宗時期人士,唐文宗時期詔令以李白的詩、張旭的書法、裴旻的劍舞為唐代之三絕。

一支完整的樂曲從宮音開始,中間由角、徵、羽音組成,到商音結束。這樣的音律象徵著國君帶領文臣武將,以百姓爲核心,各司其職,舉國同心……

自從謝安夢見白雞而死,到今天已有三百年了,我在你的墓前為你灑酒,與你的英靈一同歡樂痛飲開懷。酒酣興起時候,我自編了《青海波舞》為你而舞,跳著跳著秋風吹落了我頭上的紫色帽子。

《功成慶善樂》,又稱《九功舞》。此舞為文舞,由六十四名兒童表演。舞者頭戴進德冠,身穿紫色寬袖的袴褶服,黑髮皮履,其動作安徐飄逸,閒靜幽雅,象徵著唐太宗文治天下的德行。

長安到吐蕃的行程路途極為荒涼,接連半個月都難以見到行人,路途中難得見到一年四季盛開的花。 我彈奏著琵琶,其聲低沉抑鬱,難掩心中的傷悲。短促的節奏圍繞著公主華美的衣服,清亮的聲音充滿了翠羽裝飾的帷屏。

《七德舞》起源於《秦王破陣樂》,是唐代最著名的一部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宮廷樂舞。是基於原唐初軍歌《破陣樂》發展而來。貞觀七年,唐太宗親制《破陣樂舞圖》,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詞,正式更名為《七德舞》。

我知道只有深刻了解禮樂含意的人才能創作新的禮樂,能了解禮樂種種儀式的人才可說明禮樂的規範。能創作禮樂的人:如禹、湯、文、武、周公稱之為「聖」,能說明禮樂規範的人,如子游、子夏、季札稱之為「明」。

中國古代的音樂家們以點金之手,創作出一首首疑似天上來的動人樂曲。也有許多精通音律的高人,在演奏樂曲時,每個韻律的流淌如春風化雨般引得花開草長、神仙來和、鳳凰來儀;有時也如千軍萬馬,讓山石破裂、草木枯萎;有人精通五行,聞聲律知人心,甚至能以音樂救人或迷人心魂。這些古代樂壇高人的玄妙,令人歎為觀止!

最後一段則簡述伏羲氏造琴,神農氏作瑟的歷史,說明絕大部分樂器做工複雜需長時間才能精緻能用,然而笛卻是依照天然資質,不多修飾卻如此的簡單易用,正符合《周易》中所說的簡易之道。

「雲霞」「 度水」,分別在天與地,一個飄逸, 一清淺,構成開闊優美的境界,烘託了鐘聲的飄渺與清亮,後二句側重表示鐘聲消失如同鳥兒離去的「遠」 ,透過對畫面的描述讓人深切的感到其意境的空間。

中國歷史天人合一的宇宙觀貫穿在文化上各層面,包含音樂。而德音雅樂順應天地萬物之道及人體五行之理。古時「樂」字等同「藥」字,五音(宮、商、角、徵、羽)對應五臟,音樂與演奏的欣賞是心對心的溝通。

聆聽德音雅樂可以使人內心平和,昇華人的道德修養,過去聖人做的樂即是效法天地造化萬物之道,順應宇宙的真理,所以本身帶有強大的力量,在上古舜帝在位時期三苗部族興兵作亂,舜帝因此率軍討伐,在戰陣中演奏《韶》樂三日三夜,這優美的天籟之聲讓三苗部族的戾氣被化解於無形,紛紛丟盔棄甲,前來歸順,臣服舜帝。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以宗族之女文成公主入藏和親,臨行前太宗親做一詩《琵琶》為公主送行:

之後,帛法橋可以用三種不同的音域唱誦佛門經典,他聲音嘹亮清澈,可傳出一里多遠,驚動了四方的人們,大家都來看他並聽他唱誦佛門經典及樂章。日後他不斷精進實修,日夜不息的唱誦數十萬字的經文,略帶哀傷婉轉的聲音無比純淨,可直通神靈。

支曇籥,原本是月支(古代西域國名)人, 後來遷居建業(今日南京市)。年輕時就出家當和尚,住在蘇州的虎丘山,以吃野菜維生,生活相當清苦。晉朝孝武帝司馬昌明親下詔令請他到建業擔任建初寺住持。之後孝武帝拜他為師,遵守佛門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項戒律,對支曇籥備極敬重。

共有約 14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