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哥特式雕塑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心懷上帝。他們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繪了聖經與聖徒們的生活,成為教堂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將上帝的訊息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雕塑大觀

巴洛克藝術家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年)的藝術在永恆之城羅馬留下不朽的印記,從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夢幻般的「四水噴泉」(Four Rivers)、壯觀的聖彼得大教堂柱廊(Saint Peter’s colonnade)到《聖特雷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等傳世鉅作,公認貝尼尼是自米開朗基羅以來最有才華的雕塑家。貝尼尼的創新精神引領著當代藝術界,更得到教宗和地方仕紳的贊助。

儒略二世熱衷收購藝術品,並將它們展示在他精美的宮殿中,地點剛好就在宏偉的羅馬廣場(Roman Forum)附近。曾經輝煌的石柱和簷壁飾帶現已湮沒在羅馬人稱作「牛牧場」的田野中。

在博德博物館(Bode Museum)莊嚴的寧靜中,我幾乎能聽到樂聲,伴著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的等身雕塑作品《舞鈸的少女》(Dancing Girl With Cymbals)在我面前輕鬆地以單腳旋轉。她的舞步輕盈如飛翔般曼妙,戲劇化般地高舉雙手平衡著姿態,敲響著手中的鈸。精緻古典的洋裝隨著她的身軀飄揚,勾勒出她舞動的每個瞬間。

自2019年以來,一支由國際專家組成的考古團隊在伊特魯里亞-羅馬浴場聖堂(Etruscan-Roman bath sanctuary)進行挖掘,出土了20多尊古代青銅雕像和其它物品,以及5000枚金幣、銀幣與青銅幣──這是意大利迄今為止發現最大宗的伊特魯里亞和古羅馬青銅雕像。

根據古羅馬作家老普林尼(Pliny)所言,亞歷山大大帝統治期間,雕塑家便開始製作黏土模型為創作石材雕塑作準備。在卡諾瓦職業生涯早期,他以復興古希臘雕塑遺產聞名。當時有些人甚至稱他為「當代的菲迪亞斯」。

如今,重建版帕台農神廟已成為納什維爾百年公園的中心建築──這座永久性的公園是在1897年世博會遺址上修建的。該建築成為許多節日和戲劇演出的背景。有數百名演員參加的春季盛會,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大亮點;鐵路公司為鼓勵遊客共襄盛會,亦給予票價優惠。戰車比賽、大型歌舞表演和其它視覺展示,吸引著周邊各州遊客前來親身體驗「南方雅典」。

儘管貝尼尼在繪畫上承襲卡拉瓦喬的風格,但大家總是拿他與米開朗基羅相比。 米開朗基羅和貝尼尼都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雕塑家,也是唯一在建築、繪畫、雕塑這三個藝術領域都獲得至高成就的知名藝術家。綜觀藝術的高度、成就的廣度與才華而言,貝尼尼可說是米開朗基羅唯一的繼任者。

1508年,米開朗基羅准許貝魯格特研究《卡西納之戰》(Battle of Cascina)的素描草圖──這幅壁畫從未完成。鮮少有人獲得這樣的殊榮,這無疑表明,米開朗基羅將貝魯格特當作藝術家來尊重,也當作朋友信任他。

走在羅馬市區的磚石街道上,很難不被這裡古蹟的密度之高、保存之完好所驚歎。這座被譽為「永恆之城」的城市,與另一座名城——佛羅倫薩,是承載意大利文藝復興的雙姝。在這裡,超凡脫俗的大理石與青銅雕塑數不勝數,大小教堂與修道院更是星羅棋布。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美與不美,全在觀者。」(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不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否有道理?千百年來,關於美是什麼、為何重要,以及美的起源,先人聖哲們一直爭論不休。

1820年,意大利傑出的新古典主義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完成了一座大理石雕塑作品《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但觀者評價兩極。雕像採坐姿,尺寸比真人高大,打扮像羅馬君主,年約中年;華盛頓態度輕鬆、充滿自信地看著手握牌匾上親筆寫的內容。

母親失去孩子,可想而知那是多麼悲傷的畫面。目睹這樣的場景,多數人難免會沉湎於強烈的失落感、喪子之痛的空虛感。然而,當米開朗基羅呈現他的作品《聖殤》(Pietà)(聖母瑪利亞哀悼無生命跡象的耶穌基督)時,畫面卻展現出克服悲傷的希望。

奧羅拉別墅從17世紀的輝煌時期以來,持續飽受時間和貪婪的摧殘。到了19世紀,投資失敗使得莊園腹地縮小到今天的半英畝。1896年,摩根大通(J.P. Morgan)曾考慮為美國人文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買下莊園。盧多維西收藏的最好的104件雕塑於1901年賣給意大利政府,而卡拉瓦喬和格爾奇諾的鉅作依然在別墅中屹立不搖。

宇宙中,有一個「成、住、壞、滅」的規律: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形成到發展成熟、維持、進入衰敗,最終毀滅的過程。人類的藝術也歷經無數次的發展和衰敗。它伴隨著人類文明的腳步前進,從技術的不成熟到成熟,從粗糙生硬發展到精緻完美;但也隨著文明的衰敗而沒落。

德國柏林畫廊(Gemäldegalerie)入口處有兩座大衛雕像,招呼著遊客入內觀賞展覽主題:「多那太羅:文藝復興的發明人」(Donatello: Inventor of the Renaissance)。這兩座大衛雕像各有千秋。

歷史悠久的米拉貝爾宮(Mirabell Palace) 位於奧地利薩爾斯堡(Salzburg, Austria),有四百多年歷史。歷經多次破壞和修復,加上不同建築師分別對它進行改造,成就了今天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

羅賓遜和博格勒姆共同為拉什莫爾山制定了幾個計劃,但最終決定還是這四位總統比較能讓更多人感興趣,也能為這座山增添光彩。這四位總統分別是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湯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和西奧多‧羅斯福(俗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哦,宛如置身天堂!18世紀墨西哥藝術家安東尼奧‧德‧托雷斯(Antonio de Torres)有一幅圓形畫作,畫裡耀眼的聖母盤旋在充滿祥和雲彩的天堂裡。

1962年,一位事業有成的建築承包商賴訥‧溫克勒(Reiner Winkler)買下了他的第一件象牙藝術品,這件作品出自於一幅15世紀描繪耶穌誕生的哥德式雙聯畫。自此他便和象牙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從一件來自法國幾寸高的小作品開始,溫克勒成為了至今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象牙雕塑收藏家。

多那太羅的名聲一天比一天響亮,甚至連威尼斯的領主也聽說了,便請他為帕多瓦(Padua,譯註:威尼斯附近的城市)製作一座加塔梅拉塔將軍的雕像。多納太羅很高興地接下了這份委託,前往帕多瓦,在聖安多尼聖殿廣場(the Piazza di S. Antonio)上立起了騎在馬上的將軍銅像。將軍的坐騎活靈活現,隱約間還可以感受到馬的喘息和嘶鳴,而將軍則精神抖擻,充滿了自信。

多那太羅曾為當地的軍械公會(the Guild of Armourers)製作了一座身著鎧甲的聖喬治像(S. George),雕像的表情充滿著青春與勇氣、鎧甲的威武與不可一世的氣概,從冰冷的石頭中迸發出一股生命力。沒有一座現代人物的大理石雕像能夠像多那太羅的巧手,將自然和藝術表現得如此生動、如此精神抖擻。

據說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有一種天賦,站在未雕塑的大理石前,可以「預見」即將完成的作品。美國雕塑家奧古斯都‧聖高登斯(Augustus Saint-Gaudens,1848─1907年)也是如此。

多纳托(Donato)於1403年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薩,他的親友都稱他多那太羅(Donatello),因此他在一些作品中也用多那太羅這個名字署名。他一生致力於藝術,不僅是一名非常難得的雕刻家和優秀的雕像大師,也是一名粉飾灰泥工匠,同時他也善於透視技巧,是受人尊敬的建築師。

「尼迪亞」是1800年代最受歡迎的大理石雕塑。她出自英國作家愛德華‧布爾沃-萊頓(Edward Bulwer-Lytton)1834年小說《龐貝末日》(The Last Days of Pompeii)中的人物角色。作家靈感係來自1833年在米蘭看到的一幅畫:俄國畫家卡爾‧布留洛夫(Karl Bryullov)的作品《龐貝城的末日》,描繪意大利維蘇威火山爆發,造成大規模的災難。

《仄費羅斯、芙蘿拉與愛神》全由大理石雕刻而成,上面共有三個人物:西風之神仄費羅斯、花神芙蘿拉以及愛神,描述著希臘神話中仄費羅斯和芙蘿拉相遇的愛情故事。首先,年輕英俊的仄費羅斯展開翅膀,優雅地從天而降,迎接花神芙蘿拉。芙蘿拉轉身朝向仄費羅斯,她的姿勢非常優雅,好像在跳舞一般。他們兩個一見鍾情。在他們的膝前則是小巧可愛的「愛神」,以男孩的形象出現在他們的前面,象徵著純潔的愛。

陳夏雨先生的雕塑作品看似樸實靜默,但內部滿蓄的生命力卻暗濤洶湧。我們欣賞他的作品,常會感到不僅是我們在觀賞它們,它們也反過來在觀察我們。他的雕像,不管是人還是動物,似乎都是有靈性的,有內在生命在裡頭的。

到了晚年,米開朗基羅開始雕刻《卸下聖體》和《朗達尼尼聖殤像》(Rondanini Pietà,現保存於米蘭)。在此期間,他還身兼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師,這是他畢生最艱難的工作之一。

出生於俄羅斯的亞歷山大‧格拉博維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發覺木雕十分迷人。大約五歲,他就對當地的禮品店中那些手工製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動物,深深著迷。他還記得他不停地問自己:「它們是怎麼做出來的呢?」當時,小小年紀的他一點也不知道木雕會成為他的世界,而一把簡單的木刻刀會是他在蘇聯與美國的救星。

《貝爾福的雄獅》,這隻灰紅色的獅子長二十二米,高十一米一,由粉紅色砂岩塊組成,安置在貝爾福城堡懸崖下的灰岩牆邊,至今仍是法國最大的石像。作品表現的是一隻被逼到角落的獅子,憤怒中卻令人生畏,正如戰士們抵抗强敵的英勇與堅忍——這是千百個真正的勝利也無法相比的不屈精神!

共有約 173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