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福的雄獅

作者:史多華
《貝爾福的雄獅》雕塑,1879,奧古斯特‧巴托爾迪,砂岩,11x22m,市政府財產。(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982
【字號】    

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像是哪一座?相信很多人會投票給紐約的自由女神像。的確,這個舉著火炬、佇立在紐約外海的白色女神像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幾乎成了美國的精神象徵。但是她的作者是誰呢?這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我們今天就要談到這個自由女神的作者——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巴托爾迪(Auguste Bartholdi),和他另一件意義深遠的作品:貝爾福的雄獅。

巴托爾迪於1834年出生在法國東部臨近德國的科爾馬(Colmar),是位才華橫溢的雕刻家,在十九世紀後半創作了許多雕塑作品,分布在法國各城市甚至美國等地。比如,在他的家鄉科爾馬有《世界的偉大支持者》(Grands soutiens du Monde)群像;在里昂(Lyon)有駕著四馬車女神的《巴托爾迪噴泉》(Bartholdi fountain,1888)【註1】;在克萊蒙費朗(Clermont Ferrand)則豎立著法國古代的民族英雄《維欽托利雕像》(Vercingetorix,1903)【註2】;當然自由女神也是其中之一啦,大小不同版本分別坐落在巴黎塞納河的島上和紐約外海。然而今天特別要介紹的《貝爾福的雄獅》(Lion de Belfort),就牽涉到一段法國與德國的歷史恩怨了。

圖2:奧古斯特‧巴托爾迪〈Auguste Bartholdi〉,1834─1904,法國雕塑家。 (公有領域)
圖3:奧古斯特‧巴托爾迪作品,在科爾馬的《世界的偉大支持者》。(shutterstock)
圖4:奧古斯特‧巴托爾迪作品,位於里昂的《巴托爾迪噴泉》(Bartholdi fountain,1888)。(Shutterstock)
圖5:奧古斯特‧巴托爾迪作品,樹立在克萊蒙費朗的《維欽托利雕像》。(Shutterstock)

1870年9月2日,普法戰爭結束,拿破崙三世被普魯士人打敗,法國死傷慘重,第三帝國瓦解。憤怒的法國人民完全無法接受這個恥辱!尤其是國防部長雷昂‧剛貝塔(Léon Gambetta,或譯萊昂‧甘必大)上校。為什麽呢?

剛貝塔任命了丹佛-霍許侯(Denfert-Rochereau)作為指揮官守衛前線貝爾福。貝爾福有一萬五千駐軍,丹佛-霍許侯就帶著這批士兵英勇抵抗了四萬普魯士兵的包圍與攻擊,當然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普魯士軍出動兩百個加農砲,對貝爾福每天5000發砲彈日夜攻擊,整個城鎮滿目瘡痍。幾十萬個砲彈蹂躪下,飢餓、死亡的陰影也隨之籠罩。1871年2月,巴黎淪陷、法國政府戰敗投降;然而,貝爾福最終卻驕傲地屹立不搖,自始至終沒讓普魯士軍拿下。丹佛-霍許侯為法國人保住了尊嚴,從貝爾福光榮地撤軍。

圖6:丹佛-霍許侯(Pierre Philippe Denfert-Rochereau)肖像,1878年Étienne Carjat攝。(公有領域)

同年普法兩國簽署了法蘭克福和約,阿爾薩斯與洛林兩省割讓給了德國,唯獨貝爾福(位於阿爾薩斯境内)這個小城仍然屬於法國,因為她並沒有被征服!也因如此,這塊被敵人環繞的法國領地也變得非常重要;它的居民在四十年之內從八千人增加到一萬四千人。很多原住阿爾薩斯與洛林的法國人為逃離德國統治而湧向貝爾福,移居到了這小小的城市。

為了紀念這段特殊的歷史,貝爾福市議會於1871年12月5日決定一項計劃,由市長愛德華‧梅尼邀請出生於科爾馬的雕塑家奧古斯特‧巴托爾迪為家鄉創作一個地標式的紀念雕像,以紀念這段光榮的事蹟及英勇抗敵的丹佛-霍許侯等將士們。由於雕刻家巴托爾迪本身是個赤忱的愛國者,也曾經在1870年參與戰爭,甚至擔任過意大利愛國者加里波第的副官。戰爭結束後,巴托爾迪對於家鄉淪為普魯士領土非常憤怒,因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貝爾福市的委托。他設計了一頭雄獅的雕像,還特地在巴黎植物園的動物園内觀察獅子的各種動態,作了許多習作。大約五年後,一隻代表貝爾福驕傲與忠貞的獅子橫空出世。

這隻灰紅色的獅子長二十二米,高十一米一,由粉紅色砂岩塊組成,安置在貝爾福城堡懸崖下的灰岩牆邊,至今仍是法國最大的石像。作品表現的是一隻被逼到角落的獅子,憤怒中卻令人生畏,正如戰士們抵抗强敵的英勇與堅忍——這是千百個真正的勝利也無法相比的不屈精神!雕像本來的設計是朝向德國,後來遭德國宰相俾斯麥的抗議而被迫轉向西方對著法國。雖然背對敵人,但獅子還是表現出不屑的態度——心有未甘的雕塑家耍了個小心機:他讓獅子的爪下踩著一支指向德國的利箭,觀衆發現後都能會心地一笑。

圖7,一個較小的 1/3 青銅複製品矗立在巴黎丹佛-霍許侯廣場的中心,青銅座上刻有雕塑家名字A. Bartholdi。(shutterstock)
圖8:一個較小的青銅複製品矗立在巴黎丹佛-霍許侯廣場的中心,注意它脚下的箭頭。(Luise LIU提供)
圖9:青銅雕像石座前方有一塊丹佛-霍許侯肖像的銅牌,下方標識著他於1870年─1871年保衛了國家。因此,貝爾福的獅子也成了丹佛-霍許侯上校的別稱。(Luise LIU提供)

1879年石像落成後立刻造成了轟動,成了貝爾福最受歡迎的景點。它被製作成無數的小型紀念品、明信片,也有音樂節引用來作曲,甚至激起了藝術作品的創作靈感。自此,這尊雄獅雕像成了貝爾福城市景觀和歷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如果您想要看到這隻雄獅又沒有時間跑到法國邊境貝爾福的話,別擔心。在巴黎市區一個以丹佛-霍許侯上校爲名的廣場,中央就樹立著這座青銅版本的雄獅,雖然只是紀念雕像的三分之一大小,還是足以令人緬懷貝爾福軍民保家衛國的那段歷史和忠勇精神。天下大勢,分合不定。二次大戰後,戰敗的德國又將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歷史就像一盤棋,戰爭成敗只是其中的過程。可貴的還是在過程中人類體現的偉大情操,也幸好有藝術家以美的形式留給世人而得以不朽!@

註釋:

註1:《巴托爾迪噴泉》雕像,希臘神話中冥府王后——普西芬妮(Persephone)駕車重返人間的故事,所駕四馬化為四條大河灌漑大地(雕像所在為大地廣場),象徵著春天的到來。

註2:維欽托利(拉丁語:Vercingetorix,約西元前82年─前46年),是高盧阿維爾尼人的部落首領,曾領導高盧人對羅馬統治的最後反抗。

——轉載自《藝談ARTIUM》https://artium.co/zh-hant/node/189

(點閱【藝談】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