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如何成為巴洛克時代的視覺盛宴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藝術生活
華盛頓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的飾帶藝術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傲人的新古典主義風格: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梅爾齊別墅:意大利科莫湖畔優美的歷史建築

梅爾齊別墅(Villa Melzi d’Eril)優雅地座落在科莫湖(Lake Como)畔一座罕見的花園之中,距意大利北部倫巴底(Lombardy)的米蘭(Milan)僅31英里。鄰近的小鎮貝拉吉奧(Bellagio)是現今遊客乘船的靠岸...

挪威國家級教堂:奧斯陸大教堂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德國華美的洛可可建築:維斯朝聖教堂

巴伐利亞的維斯教堂(德語:Wieskirche)地處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山麓,位於橫跨德國城市烏茲堡(Würzburg)和菲森(Füssen)的熱門觀光路線「浪漫大道」(Romantic Road)上。18世紀以來一直是朝聖聖地,更是巴洛克晚...

莎士比亞名著原型—— 丹麥克倫城堡

克倫堡宮(Kronborg Castle)位於瑞典和丹麥間奧勒松海峽口(Oresund),也是偉大文學作品場景所在。克倫堡宮曾經是一座中世紀堡壘,掌控波羅的海(the Baltic Sea)出海口,也是丹麥王室故居,更因為是莎士比亞《哈姆雷...

為什麼《拔刺的少年》雕像有這麼多複製品?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從新的視角看著名的威爾頓莊園

英國威爾頓莊園(Wilton House)完美融合古典主義與英國美學,堪稱獨樹一格。外牆採用當地石材建造,與英格蘭威爾特郡(Wiltshire)鄉村融為一體。古典比例、強調對稱、矩形特徵等設計,符合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和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安德里亞‧帕拉迪奧(Andrea Palladio)的美學原則。外牆沒有石柱,最初的構想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待在戶外,同時還能屏蔽來自地中海炙熱的陽光,這樣的設計適合北方的地理與氣候。

巨神般的大山──范寬《谿山行旅圖》

記得初看北宋范寬(約950-1032後)的《谿山行旅圖》時,不自覺在心中喊道:「哇!好雄偉、巨大的山啊!」 閒來瀏覽台北故宮網站,忽地想起記憶中的這座大山,一番搜索後,巨神般的大山再次映入眼簾。 它的構圖容易使人產生這樣一種聯想...

大理石屋:美國鍍金年代的豪宅縮影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腓特烈堡城堡:丹麥文藝復興建築瑰寶

腓特烈堡城堡(the Frederiksborg Castle)坐落於丹麥希勒勒 (Hillerod)三個小島上,四周環繞著童話般美麗的湖泊與花園,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宏偉的城堡,也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Scandinavia)最大的文藝復興建築...

柏林博德博物館巧遇四位福音傳道者

哥特式雕塑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心懷上帝。他們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繪了聖經與聖徒們的生活,成為教堂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將上帝的訊息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中世紀拜占庭建築瑰寶: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

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Hosios Loukas Monastery)位在赫利孔山(Mount Helicon)西坡,靠近希臘中部古城斯泰里斯衛城(Acropolis of Steiris)。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群可說是十一世紀拜占庭建築的瑰寶,公認是希臘拜占庭藝術第二個黃金時代(或稱中世紀拜占庭建築風格)最引人注目的典範。

羅森堡城堡:丹麥保存最好的文藝復興式宮殿

羅森堡城堡(Rosenborg Castle ,又譯玫瑰宮)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是為了休憩而建造的文藝復興風格宮殿。這座城堡不但擁有精緻的建築特色,其悠久的歷史長達400年,還一度是丹麥王室的住所。

賞心悅目歲朝圖  祥瑞迎新春!

《歲朝圖》是在新年元日賞玩的圖畫。它契合時節,又喜慶風雅,從宋代開始深受眾家士子喜愛,就此一代一代流行開來。歷代都留下許多精品的「歲朝圖」「歲朝清供圖」。立意清朗,內蘊高雅,為一年最重要的民俗節日——過年增添無限韻味和祥瑞象徵!

英國建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倫敦國宴廳

白廳宮(the Whitehall Palace)在1698年不幸遭祝融焚毀,唯一倖免於難的是建築群裡最具藝術與代表性的建築──「國宴廳」(the Whitehall Banqueting House)。國宴廳於1622年完工時,白廳宮作為英格蘭的主要王室住所已近一世紀之久,白廳宮有一千五百多個房間,是英格蘭規模最大的世俗建築群。

哥倫布劇院:阿根廷的聲學瑰寶

哥倫布劇院(the Colón Theatre)以其卓越的聲學設計(acoustics),公認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極優的歌劇院之一。劇院以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班牙文是Cristóbal Colón)命名,具有不拘一格的建築元素與令人歎為觀止的裝飾。

阿馬林堡宮:歷史悠久的丹麥王室官邸

哥本哈根的阿馬林堡宮(Amalienborg)建築群腹地廣闊,18世紀以來一直是丹麥王室的官邸,讓人們得以深入了解丹麥王室豐富的歷史和生活方式。

埃克塞特大教堂:英國哥特式建築之美

埃克塞特主教座堂(Exeter Cathedral)傲然佇立於英格蘭德文郡(Devon)西南的埃克塞特市中心。這座大教堂的歷史悠久,自羅馬時代延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精緻優雅的哥特式建築吸引著人們想深入了解中世紀的英國。直到今天,英國哥特式風格的埃克塞特大教堂,依舊是公認的裝飾性哥特式建築(the Decorated Gothic architectural style)(1280─1380年)最佳典範。

貝森朵夫鋼琴 來自奧地利的手工珍品

貝森朵夫鋼琴(Bösendorfer),是來自世界音樂之都的世界頂級鋼琴。沉澱了近兩個世紀的細緻手工技藝,被奧地利工匠們精心地注入每一個琴鍵,其卓越的手工藝,將每一臺鋼琴打造為無可取代的藝術精品。這裡介紹該琴的幾個亮點: 珍貴的木材...

行家推薦:質高價廉的齊默曼鋼琴

鋼琴市場眼花繚亂,各種品牌、型號目不暇接,有沒有既不用花費很高,但品質高端的鋼琴呢? 邁克爾∙利普尼斯基精品鋼琴行(Michael Lipnicki Fine Pianos)的鋼琴專家、擁有45年鋼琴技師經驗的邁克爾先生,推凴其對數百...

茲溫格宮:德國巴洛克建築典範

建於18世紀的茲溫格宮(The Zwinger Palace)建築群最初是為了宮廷節慶活動而設計,現今設有三座博物館。這座優雅的建築群是歷史、藝術與文化中心,也是德國巴洛克建築最佳典範,興建於前波蘭國王暨薩克森選帝侯(elector of Saxony)奧古斯特二世(Augustus II)統治時期。

關於貝尼尼兩座半身雕像的故事

巴洛克藝術家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年)的藝術在永恆之城羅馬留下不朽的印記,從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夢幻般的「四水噴泉」(Four Rivers)、壯觀的聖彼得大教堂柱廊(Saint Peter’s colonnade)到《聖特雷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等傳世鉅作,公認貝尼尼是自米開朗基羅以來最有才華的雕塑家。貝尼尼的創新精神引領著當代藝術界,更得到教宗和地方仕紳的贊助。

梵蒂岡博物館:儒略二世的收藏啟迪文藝復興大師

儒略二世熱衷收購藝術品,並將它們展示在他精美的宮殿中,地點剛好就在宏偉的羅馬廣場(Roman Forum)附近。曾經輝煌的石柱和簷壁飾帶現已湮沒在羅馬人稱作「牛牧場」的田野中。

威爾明頓大歌劇院 舊時代的豪華體驗

威爾明頓大歌劇院的正門外觀令人憶起舊時代,裝飾性實木門上的玻璃上刻有歌劇院的名字,兩旁還有非常獨特的上了漆的鑄鐵雙柱。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與1871年當時相似的建築外觀。例如,弧形售票口、裝飾性人造圓柱、拱形售票窗,以及與禮堂內同款的玻璃球形黃銅吊燈。節目海報展示在有裝飾性簷口線板的玻璃櫃裡。

關於彩繪玻璃的故事:起源、工藝與流變

自古羅馬以來,美麗的彩繪玻璃窗就一直深受大眾喜愛。隨著禮拜堂彩繪玻璃的出現,這種藝術形式在中世紀達到了顛峰,神聖明亮的故事激勵著信徒。在之後的幾個世紀,彩繪玻璃成了私人住宅常見的裝飾,之後再度復興,最終進入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收藏中。

聖路易大教堂:紐奧良的神聖地標

聖路易大教堂(St. Louis Cathedral)高聳的尖頂似乎想伸向天堂,這座氣勢宏偉的大教堂俯瞰著紐奧良(New Orleans)法國區(the French Quarter)中心的傑克遜廣場(Jackson Square)。自1718年建城以來,天主教徒一直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木造教堂參加禮拜活動,直到1727年教堂才改磚木建造。

密西西比豪宅「朗伍德」:與眾不同

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年)之前,大多數的住家採用喬治亞、新古典主義或仿古希臘式的建築風格。然而,位於密西西比納奇茲(Natchez)的豪宅朗伍德(Longwood)卻自成一格。儘管朗伍德也有展現一些當代流行的建築風格,然而其室內外的設計元素很明顯的就是與眾不同。

到羅浮宮看那不勒斯風格主義名畫

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多遊客參觀的博物館,目前正在舉辦「那不勒斯在巴黎: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特邀展」(Naples in Paris: The Louvre hosts the Museo di Capodimonte),展覽至2024年1月8日。這次展覽由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館出借60多件藝術品在羅浮宮展出。卡波迪蒙特博物館是意大利規模最大且重要的博物館。

共有約 2748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