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和《红楼梦》

作者:宋闱闱
清·孙温彩绘《红楼梦》第一回插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88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红楼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予的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但曹家的身份,是属于皇家的包衣奴才。曹寅的母亲曾经是康熙的奶娘,奶娘的地位是很高的,曹家和康熙皇帝之间的这份缘分,这份亲密关系是相当亲厚的。而当时江南三大织造:苏州,江宁,杭州,这三大织造都是皇家包衣,是康熙皇帝的亲信。苏州织造李煦的母亲,也曾经在康熙幼时,担任过他的奶娘。所以,康熙和曹寅、李煦他们彼此之间,有一层奶兄弟的关系。而三大织造年代深远,彼此婚配嫁娶,譬如曹寅的夫人是李煦的姊妹,彼此又有一层亲戚关系,所以一次康熙皇帝给杭州织造孙文成下旨传口谕,就说过这样的话:“三处织造,视同一体,须要和气。”《红楼梦》的缘起,应该说,是大清圣祖康熙皇帝赐予的这一场富贵,所以,在书中,贾家念念叨叨的金陵甄家,接驾四次,也是将曹府的荣光往事,寄情笔下。

康熙和曹寅之间,是主人和包衣奴才,也是君与臣,但更有少年知交成老友的温情。

曹寅生于顺治十五年,比生于顺治十一年的康熙皇帝小四岁。他自幼就在内务府长大。生命尽头时的曹寅,给康熙上的一道密奏上说:“臣自黄口充任犬马。”曹寅自陈,自己还是个黄口小儿时,就进宫在皇帝身边做内侍。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銮仪卫。这大清的銮仪卫呀,沿袭自大明朝的锦衣卫,锦衣怒马的清俊武士。

因为在宫廷里受过最好的教育,曹寅本人是能文能武,聪敏能干的。有一种考据说法,说曹寅在给康熙皇帝做贴身侍卫之前,还做过伴读。想一想康熙八年智擒鳌拜,那就是16岁的康熙领着一群毛孩子做下的惊天之功。当时12岁的曹寅,是不是就是按住了鳌拜的其中一个孩子呢?想来的确是让人浮想联翩哈。

写下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这样千古名句的翩翩佳公子纳兰性德,他和曹寅曾经是同事,年龄相仿,才情出类拔萃,同样担任过康熙皇帝的銮仪卫,御前侍卫。纳兰容若的文集里,写给曹子清的诗文,就是写给曹寅的。子清,是曹寅的字,楝亭是他的号。纳兰性德,字容若,还有个号,楞伽山人。纳兰容若虽是个地道的满洲人,可是,当后世的我们读他的诗文,就油然感叹,汉文化对于关外的八旗子弟浸透式的洗礼和滋养。经过两三代人,八旗子弟已经就被汉文化浸透骨髓了。

后来的纳兰性德作为御前侍卫,护驾下江南,在江宁再见昔日的曹侍卫,曹寅就写了一首诗《题楝亭夜话图》:“紫雪冥濛楝花老,蛙鸣厅事多青草;庐江太守访故人,建康并驾能倾倒。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文采风流政有余,相逢甚欲抒怀抱。于时亦有不速客,合坐清严斗炎熇。岂无炙鲤与寒鷃,不乏蒸梨兼瀹枣;二簋用享古则然,宾酬主醉今诚少。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交情独剩张公子,晚识施君通纻缟;多闻直谅复奚疑,此乐不殊鱼在藻。始觉诗书是坦途,未防车毂当行潦。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其中这一句“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意思是,想想当初,我们同在宫里宿卫值夜,曾经的容若公子您光彩照人,玉树临风。这一个个的文武全才,曹寅、纳兰性德的青春往事,可谓繁花似锦,也是康熙朝的一代风流呀!

所以,曹家后人写出贾宝玉这么一个多情公子的形象,是几代人的生活阅历做根基打底。

责任编辑:李乐越◇#

推荐阅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冥冥中有定数!唐代书生灵魂离体入了冥府,预知三年前程,还阳后果然灵验!书生灵魂离体所见,只预见他此生未来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触发我们深入追索:命运安排的根据为何呢?那么命运不好的,又怎样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
  • “我以前,捉鲍鱼在全个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门老一辈的人说起我的名字都认识,就是最会捉鲍鱼那个!”年届七旬的塔门原居民黎雄(雄哥)回忆童年时光,语气顿时兴奋了起来,“我们没有东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鱼、虾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门岛,千帆竞发,渔获满满,“我们吃不起面包的,是吃鲍鱼、吃海胆长大!”原来那时候的塔门,面包比鲍鱼还矜贵,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
  • 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 五月薰风送暖,现代母亲节康乃馨当令,回想古代中国的儿女们送什么花给母亲忘忧呢?亲子深情是岁月摧残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诗心。一起来看古代诗人孟郊和王冕献给母亲的诗。
  • 本章对比了政刑之治与德礼之治。大意是说:以政令来诱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整饬,百姓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走上正途。
  • 说起修炼,对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一定不陌生,不论是远古时期黄帝的乘龙飞升,还是秦始皇、汉武帝对神仙的笃信,抑或是八仙得道、唐僧西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的半壁江山,都与各朝各代的修炼者所留下的事迹息息相关。就连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地名,也都和修炼者有着莫大的关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与修炼人有关的地名。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