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救贖》搬到鄉下依舊半夜驚醒

陳志明博士(志明博博)

人氣 101
標籤:

【大紀元2019年12月12日訊】最近,我在網路上讀到一篇「晚上睡覺易驚醒暗示身體健康有隱患」的報導,內容是引用中醫理論,看驚醒的時候剛好人體的經絡運行到哪裡,就代表身體哪個器官有毛病,比如說:晚上一點到三點是走肝經,所以肝不好的人會在那個時候驚醒。

但我們仔細想想看,肝有毛病的人,就一定會在半夜一點到三點醒來嗎?不一定吧!也有些還是一覺到天亮或是大概四、五點才清醒的吧?而且,想想看我們自己或親友都是怎樣的情況下驚醒?通常都是夢境、聲音、光線等外界干擾,造成睡眠中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淺眠人群」。

搬到鄉下仍驚醒

像我在《睡眠救贖》的書裡面就有提到一個例子,我的讀者她本來住在台北市的鬧區,喜歡大城市快節奏的生活,但隨著年紀增長,她開始變得神經敏感,只要有一點聲音,就會讓她半夜驚醒。

所以咧,她退休後選擇搬到鄉下寧靜的社區居住,鄉下的環境和城市比起來,真的安靜許多。但到了深夜,只要是有任何風吹草動或蟲鳴鳥叫的聲音,她都會被這些聲音所吵醒,雖然還都能入夢,但是幾年下來,身體很明顯比過去住在城市裡還差。

慢性缺氧惹的禍

我的研究發現,這些淺眠的人們以女性居多,而且大多數是過了更年期之後的女性,另外有遺傳性心臟二尖瓣膜脫垂的人,以及躁鬱症的人都屬於這類易醒型的族群。他們並非是天生敏感,而是長期慢性缺氧才會變成這樣。

由於這些族群原本就有局部的慢性缺氧問題,所以就像我在之前幾集裡面提過的魚池平衡理論那樣,他們打氧的馬達效率較差或者是池水含氧量不足,導致每次在啟動馬達的時候,都必須要用很大的功率才能啟動。像這類容易驚醒的人,透過聲音或光線的刺激,再加上缺氧所引發的神經波訊號,很容易在橋腦附近共振形成高頻率的ϐ或у波,因而容易發生驚醒情況。

在我完成這部睡眠救贖的書以後,我建議那位經常在睡夢中驚醒所苦的讀者,先去使用不同新材料組合製造的睡眠專用型的耳塞或耳罩,在睡眠時可以高效阻擋聲波和缺氧所形成的神經訊號波的共振。

另外還建議她在睡前4小時以前進行20分鐘的跳繩耗能運動,藉由持續的上下跳躍活動,可以使堆積的燃燒原料快速轉化成能量,同時還可以加強血氧循環的功能,當然也再加上我列舉的一些有氧食物及配方去改善睡眠品質。有一次她上台北聚會時和我說她現在不用戴耳塞就可以一覺到天亮,同時也開始喜歡聽到清晨時鳥叫的聲音了。◇

責任編輯:蘇漾

相關新聞
50年失眠症 中醫治療半月顯奇蹟
失眠症中醫治療:經典醫案
近六成澳人失眠 正常生活受影響
《睡眠救贖-缺氧型失眠:魚池平衡理論》書摘(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