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裕德從諫如流 改掉了潔癖

文/杜若
四離四絕: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日,合稱為「四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合稱為「四絕」。圖為為清 張若靄《夏至》。(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505
【字號】    
   標籤: tags: , , ,

清朝光緒帝時,喜塔臘氏族是滿洲的貴族世家,數代人承享蔭福,官爵高隆。相國裕德就出身於喜塔臘世家。這位相國「持躬謙謹,禮賢下士」,被譽為一代賢相。美中不足的是,他向來有潔癖,曾令很多人無所適從。後來發生一件小事,被同僚戲謔諷諫。相國從諫如流,改掉了潔癖的毛病。

裕德(?—1905年),字壽田,滿洲正白旗。光緒二年(1872年),裕德科舉及第,入仕為官,擔任過內閣學士、山東學政、工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理籓院尚書、體仁閣大學士等官職。

由於裕德有潔癖,相府上有很多禁忌。比如,府上凡是他經常坐的地方,不允許別人坐。諸如掀轎簾、開風門,凡是他的手經常接觸的地方,也不讓別人去碰。

裕德手下的官吏都知道相國的脾氣,每當裕德在部裡辦公時,手下官吏遞筆給他的時候,都是用手拈著筆管的頂端再遞給他。又比如,凡是遇到「四離四絕」[1]的日子,裕德認為不吉利,就不出門,也不批閱公文。

裕德平常所穿的衣服,淨潔無塵,沒有皺褶和疊痕。有時,他辦公批閱坐久了,衣服偶然出現皺褶,回到家立即命人用熨斗把衣服熨平整。

說起來,裕相國喜愛乾淨,並不是壞事。但過度愛好清潔的習性,也不可避免地給周圍人帶來不方便。後來發生了一件小事,促使相國改掉了潔癖。

有一天夕陽西下,暮色已晚,裕德步行來到巷口,想吃烤羊肉。那時京城的烤羊肉,都是商販推著小車沿街叫賣。車上裝著新鮮的羊肉、鍋壚、酒壺和木炭,隨切隨烤,隨烤隨吃。食客都是站在手推車旁,一隻腳踏在地上,一隻腳蹬在車上,拿著筷子吃。

那一天剛剛下過雪,烤羊肉的香味飄滿街巷。可能因為烤肉太香的緣故吧,不知何時巷口突然竄出來一條狗,滿身都是雪花。那條狗竄出來,直接從裕德的胯下鑽了過去,還弄髒了裕德的白狐裘衣。

裕德素有潔癖,不能忍受衣服有髒污。相國頓時怒不可遏,也不想繼續吃羊肉了,下令家僕抓住那條狗,斬斷它的尾巴,以泄心頭之憤。

就在這時,他的同僚陳恆慶路過此地,開相國的玩笑說:「古人云『貂不足,狗尾續』。乞求大人把狗尾巴送給我吧。我的貂皮大衣破了,可以用狗尾巴補一補。今日天氣酷寒,我的裘衣不能抵禦冬天的寒冷。如果相國嫌棄狐裘已經弄髒了,可以贈予我啊。」二人同朝為官,彼此相視一笑,就各自散了。

裕德回家後,對家人說:「剛才和我開玩笑的人是山東人,做進諫的言官,是我的朋友。他一向隨性不喜歡淨潔,而且很能吃,身體也很健壯。他已經五六十歲的人了,還能步行走十多里路。我又何必自找苦吃呢?」

或許,裕德發現了自己的潔癖,對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了很多不方便,還不如像陳恆慶一樣隨性一些,率性地活著會更健康吧。從此以後,裕相國就改掉了潔癖。

陳恆慶聽說了裕德的變化,讚歎道:「本來我以戲謔的辦法,委婉地規勸裕相國。相國卻能從諫如流,真是一代賢相!」

註釋:

[1]四離四絕: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日,合稱為「四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日,合稱為「四絕」。

在中國古代,先賢根據天體運行規律,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四離日,指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稱為「離日」。《玉門經》中說:「離者,陰陽分至前一辰也。」春分前一日叫做木離,夏至前一日叫做火離,秋分前一日叫做金離,冬至前一日叫做水離。四離日是把一季二分的日子,不能使五行流通生旺氣、五行流通生財氣,所以被視為不吉利。

四絕,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稱為「絕日」。中國古人認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在天代表四季,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因為土生萬物,所以流於四季,合為五行。中華先民根據陰陽五行學說,認為立春後大地回春,水(冬)就絕了;立夏後天氣漸熱,木(春)就絕了;立秋後天氣漸涼,火(夏)就絕了;立冬後天氣漸冷,金(秋)就絕了。所以把四立的前一日叫做四絕日。

四絕四離,在季節交替時,人的行為也要順乎天道,修養身心,精神需要內斂,不可釋放精華。所以黃曆上有「日值四離,大事勿用」,「日值四絕,大事勿用」的說法。凡是結婚嫁娶、遷入新宅、建房等要事,百姓會避開四離四絕日。

事據《諫書稀庵筆記‧潔癖》第一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