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英文名字

HSIAO-CHING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7日訊】”Why do you need an English name? You are not English. Besides, you are in Scotland, why not make a Scottish name? …..”

我在2002年到了蘇格蘭,展開一段至今難忘的人生旅程,讓我最意想不到的收穫竟然是學會愛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語言,還有自己的名字。

我的語言課程老師是一位來自東歐羅馬尼亞的語言學博士候選人。當年,第一節課,理所當然的問了我的名字,我說︰我沒有『英文』名字,可以幫我取一個嗎?她滿臉疑問的問我︰「妳沒有名字嗎?為什麼要一個『英文』名字?」接著還是問了我的名字,於是我回答了護照上中文名字的羅馬拼音。於是,從此以後我只有一個「名字」,不分中文英文日文泰語,不是暱稱不是小名,因為名字就是名字,就這麼一個官方名字!

在研究所課程裡,全班只有十七個人,來自世界各地七個國家,我遇見綁著頭巾來自馬來西亞的Aryane,她的名字發音並非可套用一般英文的拼音念法,第一次聽到,我特地跟著她練習了很多次,很難念挺難記,但是她並沒有因此給自己取了另一個名字,好讓大家記住她,重點是叫慣了,我也就記起來了,一個馬來西亞朋友有個聽起來很馬來西亞的名字,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不是嗎?

那天,我跟希臘朋友介紹一位也是來自台灣的朋友 Rhea,隨後希臘朋友就問了︰Rhea 是希臘名字,為什麼台灣人會有一個希臘名字? 天殺的,誰知道我們根本分不清楚英文名字,法國名字,德國名字,希臘名字,西班牙名字,義大利名字… 這些歐洲人的名字到底有些什麼分別,不都是英文名字嗎? 我也傻了,不知道怎麼回答希臘朋友的問題……「Just a NAME」 ……

剛開學不久,看起來頗為資深的系辦秘書,因為念不出我的名字,用著不耐的語氣直接跟我說,「妳沒有蘇格蘭名字嗎? 從現在起妳就叫Susan 好了!」當場傻眼不知所措的我還是堅持跟她說,我不需要一個「蘇格蘭名字」,一臉無奈尷尬的離開現場,順便學到原來蘇珊是蘇格蘭名字喔! 相反地,我的德國室友Vicky很可愛,堅持要用很正確的發音學會叫我的名字,感動萬分!她真的用中文發音叫出我的名字,你們相信嗎?當一個自視甚高的英國人,可能因為你的怪腔調名字對他來說太奇怪,硬塞給我一個不屬於我的名字,而一位德國朋友卻努力學著發出你的名字發音時,才恍然發覺她也正用著她的誠意尊重奶的文化跟語言!很窩心!

我在美國澳洲英國遇見印度人、希臘人、巴西人、法國人、肯亞人、日本人、德國人、西班牙人、馬來西亞人,大多數人都使用著自己原本的名字,對於不同語言的其他人,困難發音如果是個障礙,也一定盡可能用著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小名互稱,像我們這樣用著兩個可能完全不相干的「中文名字」「英文名字」行走天下的實在不多,我遇過的大概就屬兩岸三地華人外加幾個韓國人會這麼做吧!這真是一個值得玩味的有趣現象,如果沒有這些經歷,認識這些朋友,我可能永遠不會思考這個應該是不存在的問題才對,也根本不會對於這種兩個名字的現象產生任何疑問。不過,還好我們不會因為好記或是個人喜好,也順便取個「英文姓氏」,把Family name一道洋化,這樣就更好玩了!

其實剛開始,我很不習慣,總是忙著解釋我沒有英文名字這件事情,以為大家會覺得奇怪,不過驚訝的是,除了我們自己華人圈之外,似乎沒有外國人覺得我有解釋或道歉的必要,甚至有人認真地跟我討論起來為什麼其他人都要取英文名字的原因,所以我也漸漸開始習慣有個中文化發音的名字,這個奇怪的名字很自然地為我來自神秘東方作了最佳的註解!一定要取個洋名字嗎? 有一個符合自己東方外表的東方異國風味名字,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而你的異國朋友,或許也就因為這樣,發現了中文是個充滿ㄥㄥㄤㄤ音節的有趣語言!

也許你也因為發音容易,溝通方便,或是個人喜好,取個所謂的英文名字,一點也不打緊,完全也無所謂,畢竟這樣兩個名字並存的狀況,在華人世界早就行之有年,要不是我硬是找不到看對眼的英文名字,我也會有一個!更何況大家都很習慣,不覺得奇怪更是沒什麼大礙,有時候也還挺好用的,不需要改變什麼。有點諷刺的是,也許哪天,我終究還是需要一個英文名字,為了在我們自己的華人圈生存方便而產生的需求,而不是為了外國人。

不過,下次也試試用你真正的名字交朋友,讓有交情的異國朋友記住你的中文名字其實是個很有趣的過程,或許我們獨特的名字發音對世界各國的朋友來說的確很困難,一個好記的 『英文名字』 可以是小名或綽號,但別忘了和你的異國朋友分享你最原本的那個名字,這聽起來似乎是個挺炫的正名運動呢!是吧!

“What’s your name?”
“I am Hsiao Ching. You may call me Ching. If it’s much easier for you…”

突然想起,我有個台灣原住民朋友,現在她可有三個名字,除了本來的中文、英文名字外,現在還多了個原住民名字,雖然我永遠記不起來這個特殊名字,但是我最喜歡這個名字,總覺得那個又長又難記的名字超美……(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心語這個名字是爸爸媽媽給起的, 6歲的心語本應該和其他孩子一樣, 依偎在爸爸媽媽的懷抱裏,享受著快樂的童年,可心語不到兩歲,就沒有了媽媽;五歲多時,又失去了爸爸。如今只能在想念爸爸媽媽的時候,凝望著他們的照片默默的落泪了。
  • 「泰晤士報」今天報導,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計劃未來他一旦登基成為國王,將使用「喬治七世 (George VII)」的頭銜,以紀念他的祖父和喬治六世,不會使用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原因是英國歷史上不孚民望的君王都與查爾斯這個名字有關。
  • (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道)高智晟律師為法輪功第三次致中國當局的公開信發表後,王玉環的名字就映在了很多人的腦海裡。這位被高律師盛讚為「從老虎凳上走下來的聖賢」,她是怎樣一個人,她憑藉什麼力量經受住慘絕人寰的酷刑,微笑著走過六年的血雨腥風?
  • (大紀元記者葉奇君綜合編譯) 聖誕老人竟有許許多不同的名字,在中國翻譯成叫聖誕老公公,到美國和加拿大時,他的英文名字叫 "Santa Clause", 到英國時又換名為 "Father Christmas",到法國叫 "Pere Noel",在巴西和南美洲叫 "Papa Noel", 北挪威叫 "Julenissen",到德國叫 "Christindl", 到瑞典叫 "Jultomten",俄羅斯習俗中像聖誕老人的「弗洛斯特爺爺」(Ded Moroz),弗洛斯特爺爺不坐鹿車,是坐天鵝,而且還有冰雪仙子相伴。猜猜看, 到處發禮物的聖誕老公公, 到底是哪裡人?
  • 港星張衛健果然是個很另類的男人,他在平安夜與女友張茜一塊在飛機上度過,讓他興起想生寶寶的念頭,就連一兒一女的名字都想好了,但是萬事具備,張衛健竟然說︰「現在還沒有時間結婚呢!」
  • 英國著名的艷星喬丹在生下與歌星老公皮特·安德雷的兒子之後好像不再像以前那樣張揚了,可能是意識到當艷星不可能當一輩子,喬丹現在也開始進軍其他行業了,而她的首選就是死敵辣妹維多利亞現在從事的服裝行業,喬丹這次推出的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系列性感內衣。
  • 任賢齊(小齊)跟黃品源二人相識多年,份屬好友,但就總是苦無合作機會,所以他們決定自己爭取,於今年的平安夜兩人一起攜手在馬來西亞雲頂舉行一個全新"聖誕齊源演唱會"實行要來個臺灣版的"左麟右李"。就連演唱會名字他們也花盡心思,"聖誕齊源"就是取其國語諧音"聖誕奇緣",代表兩人開到今次演唱會的緣份,實在是得來不易。
  • 宜蘭縣政黨輪替,有人認為,春季舉辦的「宜蘭綠色博覽會」,名稱有「綠色」兩個字,涉及政黨色彩、太過敏感,建議改個名字。宜蘭縣長呂國華認為,顏色無辜,外界不必把「綠色」這個顏色過度泛政治化,目前,應該是研究如何把活動辦得更好、品質提昇更高,宜蘭縣政府暫時沒有更改「綠色博覽會」活動名稱的計劃。
  • 【大紀元12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二十六日專電)以韓劇「巴黎戀人」開創演藝事業顛峰的南韓影視雙棲女星金貞恩,為支援醫療品質貧瘠的蒙古民眾,慈善樂捐不遺餘力,她將於明年三月飛往蒙古,參加以她的名字興建的「金貞恩醫院」掛牌儀式。
  • 每年聖誕節一早,到聖誕樹下,找出寫著自己名字的禮物打開,然後驚喜交加、淚眼迷濛的說聲「謝謝」,彷佛已成西方聖誕節一年一度的既定模式,但接下來呢?如果eBay拍賣網站新公佈的調查可信,那麼許多人可能都要從地下室找出從沒用過、幾乎全新的禮物,重新包裝,轉送出去。因為轉送禮物似乎已經成為美國最新的聖誕傳統。(謝佐人報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