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望南春與冬(2)第一章

朱執中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1日訊】第一部

第一章

  石虎鎮,朗記布店店東李朗,早年從布貨郎上升萬貫富翁,買賣上又謹守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商德,多年來美譽已遍傳鎮上。雖然他從四里外的望南村遷入石虎鎮近二十年,可少時自貧窮農家養成的一些習性,至今未改,也成鎮民喜聞樂道的趣事。

  眼下,李朗一家共處一棟商、住兩用自置的三層樓房。位於石虎鎮中山路中段,旺地頭囉!二十多年前,他做走鄉趕墟賣布貨郎,一直挑著那根自青變黃的竹扁擔,扎上紅綢神氣地立在舖面後小辦事房一角。除待客,他放著醇香洋煙不抽,偏好由鄉下帶來那兩三尺長的竹製水煙筒。魚肉雞鴨中,他分外喜嚐撈自水汪汪頭茬稻田的小魚小蝦曬成的魚乾仔。到酷暑時節,李朗在家,穿汗衣短褲,赤著腳板走路,看去像個農夫。還有,除偶而不適,他長年黎明即起……。

  李朗不止一次對親朋說,他雷打不動的早起是兒時從他父親茂林那裏學來。十四歲那年好些天,他多次清晨醒來,聽見爹牽牛出門的踏踏蹄聲。不一會,便從十多步外的魚塘邊飄來父親帶音韻的呼牛聲…「尿、尿、尿,裝牛尿,牛尿、尿、尿…」聽了幾遍,少年李朗心生疑問,為甚麼父親起早就哼這調調?一天剛亮,他聽阿爹出門響聲,急下床跟隨出去。這時東邊天微露魚肚白,村路田邊未見鄉人,只聞勁勁南風吹動塘邊芭蕉葉的啪啪聲。他見父親哼罷幾遍呼牛調,便彎腰伸手拍拍牛腹後部。轉眼,這高大水牛便把一大泡尿尿在他右手扶住的木殼裡。小李朗疾走前去,從父親右手中接過連著大殼的竹柄,問道:「爹,你天天起早就幹這個活?」「阿朗,牛尿肥力強,把它撒在稻田果地,大米瓜果也能多收一點。」說罷拍拍兒子肩膀呵呵笑。長年累月,父親茂林諸如此類惜時惜物的言行,慢慢滲透李朗心中,他也一步步學著做,上述種種習性便在他生命進程中形成。他不時諄諄教導四個兒女:「我們家今天富了,不要奢侈浪費,有時生活還得當窮日子過。」

  循例,這天清晨,當淡淡曙光透過窗戶照進臥室,中年微胖卻還結實的李朗,邊眺晨光邊穿衣服也邊沉思今日要做的事,想個清楚,他這天便有條不紊的去做去完成。做生意這營生二十六年,每天就這樣踏踏實實老過來。既曾虧,也不斷的賺,賺得為多才有李家布店今日又邁出大展鴻圖新一步。這一步可比前三步邁得更大更有意義,務必要贏不能輸啊。當李朗一心沉浸回憶與籌謀中,妻子淑貞醒來忽問道:「朗,這回店裡大裝修,要花多少時間?」「陸師傅說,順利的話,兩月左右。」「日子不少,一完工,這店子就變得大大的了。」淑貞邊下床穿衣邊笑著說。丈夫也滿臉欣喜緊瞧著妻子:「你說得對,我們買下隔壁這棟樓正合時宜。光復一年多來,四鄉來石虎作買賣或閒逛的人大增,朗記賣出的布也增加五六成,舖面顯得窄小,存布倉也放不下新購的布匹。現在兩間舖面一打通連成一氣,就從原先的兩丈五尺寬變成五丈寬了,存布倉也比原來的大了兩倍,你看可增放多少布匹,這大大利於生意發展。而且還能多出幾個房,兒女們結婚後都住在家,也夠分配了!」妻子聽罷笑笑答道:「看你看得多遠,想得多美。我家有今天這樣好光景,多賴菩薩保祐,祖先庇蔭,還要感謝你爹當年指點你學做生意!」李朗高興地輕抱妻子豐腴並不臃腫的腰說:「到慶祝擴大營業那天,一定接阿爹、阿娘來石虎樂它幾天。」他舉起雙手拍著妻白皙裸露的雙肩後,旋身走出房門,又突然轉身說:「新舖裝修頭一天開工,來六位工友,你看要不要買幾十個鹹甜飽子送去慰勞慰勞?應該應該,等會我叫五嬸去買。 」

  李朗下得樓來,像往日一樣,先入廚房提一壺新沏的茶,然後到辦事房處理商務。他向老管家五嬸道過早安後說道:「隔壁裝修今日開工,請你早、午各送一大壺茶過去。」「行!我會按時送。」「早、午餐,他們自己會安排。」五嬸呵得一聲表示知道了。李朗提著江西景德鎮細瓷茶壺,轉身離開廚房。

  五嬸,原名王玉婉,年近四十,人長得高瘦,看去挺精神,屬知情識理、樸實能幹一類女子。她是石虎鎮對岸不遠的荷蓮村人,農家媳婦,年輕喪夫,育下一子,一年旱災,青黃不接,一家半飢半飽,徵得翁、姑同意,到石虎鎮找工。民國二十一年,經友人仲介,剛到鎮上定居經商的李朗夫婦,已育有三男一女,生意繁忙,家務沉重,正急需聘請管家幫忙,主婦淑貞迅即與王玉婉會面,看她瘦削黃黑,臉上卻有純樸甜甜的笑容,便喜歡幾分,談話中察覺她說話直來直去,待人情真有禮,敘事有頭有尾,預料會成為可信、能幹、盡責的管家、保姆,於是當場面轉,許諾每月薪資三個大銀元,這年代可買幾大桶白米了。而且,淑貞憂人之憂,急人之急,先支付玉婉頭月報酬,以解她一家眼下生活燃眉之急,得免於飢餓。

  時年二十的玉婉,面對眼前突然出現的生機,彷彿天上驟然向她飄來幾片祥雲,是這樣美麗悅眼,是這樣慈和拂面!她頓時心緒澎拜,淚似泉湧,骨碌一聲從椅子上站立起來,又噗通一聲跪在淑貞面前,哽咽地說:「李太,謝謝救命恩情!謝謝給我家一條生路!」邊說邊連連叩首。淑貞忙不迭扶她起來:「玉婉!不必這樣大禮,我李家急待你幫忙呢!」「那我明日就來上工,可以嗎?」「那是最好了。」淑貞邊說邊扶她起來,輕輕按她坐下,然後一轉身出了客廳。一小會,便手拿三個刻有孫中山頭像的銀元,遞向玉婉:「你要不要先買點米帶回家?」「要、要、要,李太,你待我真是關心又細心!」臨別,淑貞又給她送來一個布袋:「你用它先背點米回家去。」接過這白色袋子,玉婉又流著淚說:「李太,你這麼好心腸,我真不知怎樣報答你才好!」「謝謝好意!你家眼前的困難,像我們生在貧窮農家的人,大多遭遇過呢。希望上天早點下雨,解救鄉親脫離災害。」淑貞送別玉婉時說道。

  出了李家,玉婉急急向米店走去,買了四十斤米,手頭的三元還剩兩元多,在回家路上又買了些珠江三角洲民眾普遍喜歡的佐餐佳品鹹魚和幾斤瓜葉,家鄉百日無雨,連蔬菜也減產,主要副食品也都缺了,可是買不買點豬肉給已兩歲多的兒子和兩老嚐一嚐呢?他們都半年沒吃一片肉了。考慮再三,玉婉還是下決心割了半斤肥多瘦少的肉,高高興興的肩上扛著米,手裡提著肉和菜,坐橫水渡(載客從此岸到彼岸的木船)過了東江,登上岸便興沖沖的朝家鄉村走去。人逢喜事精神爽,眼下玉婉走得飛的一樣快,腦海既充實,也彷彿日夜浸沉在前所未有的幻夢中。她真想不到,石虎此行竟然給她和一家子帶來了這樣連作夢也想不到的好運。兩里多路程,她不一會兒便走完了。

  一踏進家門,爺爺陳滿倉和翁姑朱小妹,都年近半百,見身上只帶了少許銅錢去石虎的媳婦,竟然扛了半袋米,提了肉菜回家,兩老眼睛睜得大大瞅著她,滿倉驚訝得張大口哎哎兩聲才囁嚅問道:「玉婉,你哪來得這麼多錢買這麼多吃的呢?」媳婦邊抹臉上汗邊說:「爺、婆,請先坐下,我慢慢給你們說。」便將到李朗家應工所遇的好人好事細說從頭。兩老越聽越心花越放,幾個月來旱魔壓得他們喘不過氣,現在好像滿有力氣的人前來解救,那聚而不散的灰心失望,頓然變得眼前充滿希望,滿倉高聲喊道:「真是天下大好人,我們這生都不要忘記!」信神信佛的小妹連聲說:「拜謝觀音菩薩﹗我要向你多添幾枝香。」兩老高興,玉婉的心更踏實,她提著肉逼近坐在爺爺為他做的木椅籠裡的兩歲多兒子榮桂。「肉、肉﹐」乖巧的他忙說:「媽媽,我要吃肉!」過去幾個月,剛學會說話的他,已經不只一次天真地向媽媽提出過這樣的要求。

  會面第二天,玉婉依約到李家上工。第一天做下來,淑貞發覺她,不論做餐、帶小孩或者清掃、採買,凡吩咐的,都一件件做好,沒吩咐的,只要看見該做,如樓上樓下哪些角落不大乾淨,就主動清掃,甚至洗擦。看在眼裡,淑貞很高興,晚上,她一一講給丈夫聽,李朗笑笑地輕撫妻子還相當白嫩的雙頰說:「這就好啦!我們請到一個放心、能幹的管家保姆了。」那是一九三二年夏荔枝初熟時節,李朗與妻子遷到石虎鎮一年多了,開了「朗記布店」,是靠丈夫八年賣布貨郎營生積攢下來的資金拓成的,是長寬只得一丈多的小舖面,兩面靠牆櫃子只擺下一二百匹四季布料,舖小,暫未用夥計。繁忙卻很快就有盈餘的生意,由李朗主理。店子與住房都是租來的,好在兩者之間只有十來分鐘行程,淑貞主理家務還兼顧店務,離家赴店時,就由農閒活少能從望南村到鎮上來幫家務的婆婆楊香兒看護四個小兒女,現今請了信得過的管家,承擔了一大半家務,淑貞每天便能騰出較多時間到店裡協辦生意,讓丈夫到店外投身種種必要的商務活動了。

  自此,李朗夫婦更器重和關懷玉婉。吃飯,讓她與全家大夥同檯;吃水果點心,總有她一份;每年,讓她到店裡自選兩套衣服布料,還常選些布頭布尾,帶回家給她兒子榮桂做衣服;薪金,年半或兩年加一點。傭工不久,淑貞便教四歲長子李巖,兩歲多二女兒美娘叫她五嬸(玉婉丈夫在陳家排行第五),當時雙胞李文、李軒一歲多,一學會講話,母親也教他倆像哥姐一樣去稱呼,儼然視同李家人了。玉婉也將心比心,把李家看作自己的家,李朗夫婦都比她年長,便稱哥、姐。因為形成這層關係,玉婉在李朗夫婦小發跡的一九三二年入傭,也就一直做到他倆大展鴻圖的一九四六年,李朗一再讚她把家管得好,為李家的興旺立了功呢。

  李朗走入辦事房,坐下高背籐椅,靜靜地想他的商務,又呷了幾口茶,口涼心清,精神爽利。不禁想起這十多年來,不知喝過多少次五嬸沏的清茶了,這當中包含了多少人情。他想,商人重金錢,這是自然的,不這樣就不能稱為商人,但商人也應看重情義,重視像玉婉這樣的人間真情,李朗不但這樣想,也努力去實踐。從商二十多年,他不停地在商品、交易、金錢的潮流中翻滾,也算得上發達致富了,可他沒有陷入金窩而利迷心竅,認錢不認人。因此,他在人情–金錢的天平上,心理求得平衡,便常思要怎樣善待別人、善待顧客。他懷著這樣的心情離開辦事房,走向舖面。

  強光下,只見大兒子李巖正面對布櫃,仔細地點數布匹,聞聲後,便轉向父親道過早安說:「秋冬快到,冬布市道好,昨天就賣了十多匹,等會我會補上。」「阿巖,這很好。」你看舖面將快擴大一倍了,怎樣佈置、裝潢才好?」阿巖答道:「爹,我有點初步設想,不知對不對?」「那你先講講。」「第一,我想出個布匹陳設方案,右邊櫃陳放春、夏季布匹,左櫃就放秋、冬的,中牆櫃一大部份用來裝載專業用布,包括軍警政人員、學生、各業工作服以及紅白喜喪等布料,餘下地方,就放當季當時暢銷的布匹。」李朗笑說:「這樣設想,比之過去擺設更有層次,也能更方便各類顧客挑選布料。好想頭,再說下去。」(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洗手間裡,我在洗臉池前磨磨蹭蹭,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鏡子裡,一個戴黑墨鏡的在向我微笑!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兒。「方明,這兒沒監控。」這熟悉的聲音讓我心驚肉跳!他摘下了墨鏡——My God!是他!
  • 在醫院見到了杜紅,也看到了她那位一直昏睡的將成為植物人的男朋友,我真是無話可說了。這個剛畢業的法律研究生,不諳世道,跟預審死磕,結果被一手遮天的小預審整得被律師所解聘、男朋友被打成重傷。我塞給她一萬元——杯水車薪,在這昂貴的醫院裡支撐不了幾天。這錢還是我向母親借的,我目前在國內的現金,為還人情債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 徐隊一愣:「說點兒『人話』你聽不懂啦?非得讓我說『黑話』是不是?方明,收拾東西!」我終於聽到了這句久久企盼的「自由令」——坐牢四個月,我就聽不懂「人話」了?非得用「地獄的語言」翻譯一下!我已經成了標準化的大陸囚徒了!
  • 忽然牢門口鈴鈴作響——徐隊拿著鑰匙當鈴鐺晃。「又講課呢,方明?」他說著開了鎖,裝模作樣地說:「放學了,你走吧。」這是著名小說《最後一課》裡的最後一句話,他用的也是小說中那老師悲涼無奈的語氣。又開玩笑了。我馬上改為笑臉迎了過去,「徐隊,又提誰呀?」
  • 原來膾炙人口的「諺語」竟是半個世紀的騙局!應該是「小河有水大河滿,小河沒水大河乾」——大河的水是小河流匯過去的!人民富足了,國家才富強,西方民主社會就是這樣;而中共顛倒是非的「諺語」竟能騙了幾代大陸人——一味壓榨、搜刮人民,紅產階級打著國家的名義中飽私囊,給嗷嗷待哺的人民剔出點牙縫裡的剩飯,這就是黨的溫暖。
  • 「十萬搞定!後來都是預審教我的口供、教我的逃跑路線。他是讓我舉報一個『專門轉移朝鮮人出境的團伙』,其實就是一個韓國大飯館。預審給我換了身好衣服,明著安排我去求那兒的韓國老闆幫我偷渡,讓我給老闆打個欠條,然後他們好去抓那個老闆,逮個現行。他們四個人在大門外守著,兩個在裡邊吃飯,我裝著找老闆,從後邊兒的廁所窗戶跑了。」
  • 不到二平米(平方公尺)的廁所煥然一新——這就是布什總統給老江打電話,給我們爭來的「人權」!只是鋪鑲了磁磚,安了可以洗涼水澡的淋浴,換了個四十W的燈而已。沒幾個月,七處就要搬到昌平了,臨走還費錢幹這個——「廁所人權秀」!這足以讓老江給布什回話時吹得天花亂墜了。
  • 小周可以選擇別的抗爭方式,可以低低頭出去,去宣揚他的FLP 「公平——邏輯——證實」的理念,可這個昔日的基督徒,把《啟示錄》銘刻在心,選擇了一條殉道的路——不,他抗爭了,曾經從死神的魔掌中甦醒過來了,是那個男大夫,硬把他推向了殉道的路——撒旦!不折不扣的撒旦!
  • 「反基督,也是預言文化中常用的一個比喻,比喻敵對基督一樣的善的信仰。現在黨的元首姓『江』——六劃;他的權杖——共產黨的『共』——六劃;專門迫害信仰的機構——六一○公室,這就是六六六。」心裡還在疑惑,還真沒有比這解釋更貼切的了。我又問:「《啟示錄》還預言啥了?」
  • 大家正無聊,小周向我提了個非常抽象的問題:「方哥,判斷問題的時候,你們教過思路的順序沒有?就是看問題先看什麼,後看什麼,怎麼看?」「全面看唄,能歷史地看最好。」小馮說:「看事實唄!」小周一笑,說:「小馮,如果誰上來就讓你『看事實、看事實』,很可能他在騙你呢!你看了『事實』,被騙了還不知道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