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張大戶錯過機緣

一斗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永康青城山自古以來道教盛行,每年二月十五日青城山道會更是四方畢至。宋高宗紹興年間,青城山道會由當地張大戶和唐大戶輪流主持。

有一年張大戶主持道會,眾人到了後,像往年一樣,張大戶叫門人關閉道觀大門,開始齋戒。齋戒儀式剛開始,有一個道人前來扣門,門人不讓進,那人大吵大嚷,門人制止不了,去告訴張大戶,張大戶擔心那人進來會打擾眾人齋戒,告訴門人不放那人進來,那人無可奈何,只好下山了。

那人在山下路邊的茶店稍作停留,向店主人討要筆墨在牆上題字,然後脫下頭上斗笠來掛在牆上,對店主人說:「請給我看一會,我去去就來。」那人走了不久,掛在牆上的斗笠忽然像飛輪一樣轉起來,店主人見了很吃驚,跑去告知張大戶,張大戶來了揭起斗笠,見牆上留有一首詩:

「偶乘青帝出蓬萊,劍戟崢嶸遍九垓。綠履黃冠俱不識,為留一笠不沉埋。」

張大戶這才知道那人是呂洞賓,懊悔萬分,但已經來不及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西人社會的一句諺語:要善待你門前的乞丐,也許他是天使派來考驗你的。

(《夷堅志》)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程顥出身書香門第,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追隨他三十餘年的門生劉立之常跟朋友說:「與老師相處這麼久,從來沒見他發過火、動過怒,一般人很難有這種修養。」
  • 閬州自古多蚊患,夏夜使人不能交睫。南宋時,有一道人過閬州,住在客棧中,房租常常不能按時交,客棧主人也不計較,還時時請這個道人來飲酒。
  • 雖然世人都知道名利只是身外之物,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躲過名利的陷阱,一生都在為名利所勞累、甚至為名利而生存。一個人如果不能淡泊名利,就無法保持心靈的純真。終生猶如誇父追日般看著光芒四射的朝陽,卻永遠追尋不到,到頭來只能得到疲累與無盡的挫折。
  • 曾參的母親在家紡線的時候,忽然有個人跑來對她說:「不得了了,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非常驚訝。她想到曾參是個非常善良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殺人的事情的,於是她馬上說:「不可能的,曾參是不會殺人的。」
  • 宋代楊萬里的妻子七十多歲了,每到天寒時都早早的起床,然後徑直走進後院的廚房裡,熟練的生火、燒水、煮粥。滿滿的一大鍋粥要熬上很長時間才行,楊夫人靜靜的等著。過了一會兒,清甜的粥香順著熱氣漸漸充滿了廚房,飄到了院子裡。
  • 范仲淹晚年被貶之後,用自己多年的俸祿積蓄在故鄉蘇州買了一千畝良田,用收來的租米賑濟同族中貧困的人。有人很不理解他的做法,就勸他說:「你這樣做,讓子孫後代怎麼辦呢?他們會因為這個原因而怨恨你的。」
  • 唐朝貞觀末年,蒲州人羅道琮因為上奏章,違背了皇帝的旨意,被流放嶺南。和他一起流放的還有一個人。當他們走到荊州和襄陽之間時,那人病重,臨終時大哭,說:「我知道人總要死的,可上天為什麼讓我孤零零的死在異土他鄉啊?」
  • 柳宗元和劉禹錫是詩文方面互相欣賞的好朋友。唐代順宗永貞年間,二人共同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後來革新運動失敗,柳宗元被貶職到邵州任刺史,赴任時還沒走完一半路程,又被貶職到永州任司馬。
  • 此時范仲淹才知道自己不是朱氏子孫,雖然繼父待他很好,但是他決定要自己獨立,便收拾簡單行囊,到學子集中之地南京應天府去求學。
  •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要治國平天下,最首要的是先修身,做一個正直的人。儒家在考察人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也是人的品德,而不是人的才能。在儒家看來,人首先要學習的是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