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兩種心念,兩款人生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你的生活並非全數由生命所發生的事情來決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對生命的心念態度,跟你的心靈有待事情態度來決定。

心念就像磁鐵,不論我們的思想是正面或負面,我們都受到它的牽引。而思想則像輪子一樣,使我們朝一個特定的方向前進。

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可以改變人生觀;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心境;我們無法調整環境來完全適應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調整心念態度來適應一切的環境。

生命長短有限,你無法控制,但「生命寬度」無限,你可掌握。天氣陰晴有別,你無法控制,但「心情」你可改變。容貌美醜天生,你無法改變,但「笑容」你可隨時出現。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能掌握自己心念思想的方向。

不斷使用什麼樣的心念字眼,就決定什麼樣的人生。凡是會使情緒有負面反應的心念字眼都要改掉,代之能使情緒產生正面反應的心念字眼。因為,你的人生很可能就在你有心這麼做之下而全然改觀。

當我常在課堂中激勵學生,要立志向上,要見識廣博,要持之以恆時,發現到這股積極向上的力量也會自然而然的轉移到自己身上,成為成就美麗願景的動力來源!

關懷關愛同情可憐的人,了解你同情的人,關心你了解的人,欣賞你關心的人,喜歡你欣賞的人,愛你喜歡的人。

愛我的我愛的可愛的人們,當你有更多能力時,請不要吝惜關懷關心比你更不好的親朋好友們!

特別是剛出社會的青年朋友,不要吝惜多給他掌聲,激勵這些未來國家的棟樑人才,他們是國家未來的寄託所在,也是最有爆發力的未來菁英份子。@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學得多不如學得好,學得好不如學得巧,與「熟能生巧,巧能生智,智則妙在其中矣」意思相當,這就是學習智慧。
  • 求知是人世間最大的歡樂,如果你成天只想到的只是考試分數,那麼,求知不就變成一種無盡的苦難!
  • 萬頭鑽營的人們竟然個個靜脈專注的眼神看著臺上的布袋戲偶表演,這使我深刻地自然而然的著迷,誰有如此大的魔力,竟能吸引成千上萬人的精神與魂魄,使我深感好奇不已,很想一窺其中的堂奧!
  • 我聽過一則故事,這是一個記者接近兩名工人的故事。記者問第一位工人:「你在做什麼?」他的回答抱怨自己根本等於是一個奴隸,一個工資超低的砌磚工,浪費生命堆砌一塊又一塊的磚塊。

  • 我們常不滿足我們的現況,一直在追求無窮盡的虛擬幸福,去說服自己「總有一天」會比今天更好,不幸的是,告訴我們期待未來的相同心理機制只會一再重覆,結果「總有一天」從未真正到來。
  • 密西根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無形的財富比有形的財富更重要。專家教授說:「快樂並不是擁有更多,而是懂得享受你已經擁有的。」跟金錢一樣,年齡、性别、種族和教育都不是快樂幸福的關鍵。
  • 有一種保險桿貼紙已經問世一段時間了。全世界都看得到貼了這種貼紙的汽車。它說:「練習毫無目的的善行以及無意義的美行。」我發現到,將自己的優點寫下來,貼在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一段時間後,這些優點的貼紙將越來越多,最後會形成像棵大樹一樣的「優點成長樹」!
  • 證明自己有很強的能力是一個危險的陷阱。它需要大量的精力,不斷指出自己的成就、吹噓或是說服别人你的價值。吹噓會稀釋你從成就中得到的美好感覺,或是你引以為傲的事情。更糟的是,你越嘗試證明自己,他人就越會回避你,在你背後談論你需要吹噓的不安,甚至會憎惡你。

  •   「心念學」是一套超越情商理論的學問。比起「情商」來說,心念更接近成功的核心,也更全面把握成功的整體,因為成功主要依靠的是一種内在的力量,而不只是一種對情感的把握。心念學也是超越「心理學」的學問。因為一個人要内在有力量,並不是僅僅懂得「理」就足够,他還特别需要體驗,更要實踐。這樣,外在「理」才會變成内在的「力量」。
  • 我們發現已自成一格、名聞遐邇的師傅,不論是從事何種餐飲,竟都有其共通的特色,工作態度都是嚴謹到一絲不苟的地步,他們是用全副精神在煮麵、捏壽司,對這一碗幾分鐘就吃完的麵,一口就下肚的壽司,其用心專注的程度就如藝術家在從事一件藝術品,對學徒的要求也是如此,一絲細節都不馬虎放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