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次地開放》序

一顆心的歷練

文/程然
【字號】    
   標籤: tags:

這本書是我十年以來日記的一部分,記錄了自己成長過程中一顆心的歷練。

最初寫這些字的時候,是寫給自己看的,有些寫給了我所逗留的網站。那些網站裡沒有熟識我的人,讓我覺得自己可以像個隱形人一樣,把自己在生活中不敢說的,羞於表達的心聲袒露出來。對愛的人緘默,對陌生人說心事,文字是我精神成長唯一的出口,那是在獨自詢問生命真相時無法壓抑的大聲呼喊,也是不想苟且流俗的決絕姿態。

回頭看自己的這些足跡,有些令我驚訝,有些令我羞愧,那在暗夜裡的喃喃自語,在泥濘裡的孤單身影,和不能平靜、無處安頓的心靈,都讓我一再地為自己捏一把汗。但這的確是自己走過的路、有過的感受,因為不願意諱言,不願意粉飾,所以讓我覺得還有可珍惜的地方。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幸與佛法結緣。最初,是因為考學挫折,想躲到紅塵以外的山林裡療傷。在避風港裡,我依舊難捨闖蕩江湖的舊夢。後來,自己也果真離開了山林,實現了一些願望。但人生的關口接踵而至,我在應接不暇的時候,終於明白,如果在山林與江湖之間不停奔走,此生沒有盡頭。

徬徨間,我突然對當年那個避風港產生了巨大的好奇,覺得其中蘊藏著無盡的寶藏,那裡有專治煩惱的苦口良藥,更有修正愚癡的般若智慧。

這十年來,我獨自走了很多路,到每一個地方,都去寺廟。在那裡,我彷彿能滌蕩浪子心懷,能讓狂心暫歇,我受益很多,不敢專享,也把它化作了文字。我不願意給他人一個佈道者的印象,不僅是因為沒有資格,更是覺得沒有必要。人只有在心靈敞開的時候才能聽見別人的聲音,我深知這一點,所以,信仰的事情,不願自作多情地囉嗦。

在這些文字的書寫中,我唯獨的心願是想提供來自我個人體驗的成長藍本。也許這裡仍然會有思想的盲區和誤區,但它是真實的。檢點足跡,是為了給心靈留一個參照,是勉勵,也是警醒。

有時候我想,人這輩子一直在學習的事情有一個,就是走路。一蹴而就的路很少見,大多數人還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學著,走著,摔倒了再起身,也有攙扶著走的,也有踽踽獨行的。有的人會一往直前,有的人會拐彎甚至掉頭,甚至有的會原地踏步,蹉跎歲月。這都沒有關係,只要忠實於自己的心,我們一定是會慢慢走得穩妥,走得漂亮的。那中間的千迴百轉,都是我們學習應該付出的代價,毋庸著急,更不要苛責自己,要知道,蓮花的開放,都是經歷了風霜雨電的洗禮、淤泥河塘的鍛造,才次第綻露容顏的啊,又有哪一朵,會是拔苗助長、偷工減料地驀然開放的呢?

好好地生活,做敦厚純良的赤子,不廝混這難得的人生,一定會親眼見證香飄清遠的蓮花次第開放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真是一部好書,活的人生管理教材!瑪莎以她自己的創業經驗及周邊合作夥伴的故事,編織成一幅幅激勵人心的動人彩繪。這本書不僅是教人成功創業的法則,也是一部教人面對人生奏出燦爛生命樂章的指引。
  • 開創一個成功的事業構想,是件令人振奮的事,也是件美妙的事。然而,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想像自己是個身穿實驗衣的科學家,把你的構想放到高倍數的顯微鏡下檢視。你得了解開發新產品或新事業的構想,必須符合一些特定直接的實質標準。
  • 生命中最深的渴求是一個秘密。一個人必須願意打開內心的鎖,顯露出隱藏的部份,這個秘密才能揭開。古老的傳統智慧把這種追求比喻成,一個人潛入深海尋找最寶貴的珍珠。這是一種富有詩意的說法,你必須離開淺海,游到遠方,潛入內心深處耐心探求,直到尋獲這顆無價的珍珠
  • 你要從何處開始解開一個奧秘?這個奧秘無處不在,卻從未形成一個完整的訊息。像福爾摩斯那樣的傑出偵探,會從一個基本的推論展開搜索:某種未知的東西希望為人所知曉。一個不希望被人明瞭的奧秘,你愈是接近它,它退得愈遠。生命的奧秘不是這樣運作的:只要你曉得該往哪裡看,它的秘密當下就會揭開。但是我們究竟該注視什麼地方呢?
  • 她有好些非常動聽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頭銜:監察委員、國統委員、社長、總經理等。但是,她寧願被人叫她記者。

  • 在與鄭振鐸輩分相當地位又大致接近的那批作家中,他是仍與我們關係較多的一位。

    詩歌當行時,我們看鄭譯泰戈爾《新月集》和《飛鳥集》;圖文書時興時,他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被不止一次翻印;「書話」走運時,後人所編《西諦書話》也成了範本之一。這未必是多大的緣分,卻頗為持久。現在《失書記》在台灣出版,也是一個證明。

  • 我們的歷史上,有了好幾次大規模的「燒書」之舉。秦始皇帝統一六國後,便來了一次燒書。「史官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這是最徹底的燒書,最徹底的愚民之計,和一般殖民地政府,不設立大學而只開設些職業、工藝學校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 不論做了多久的父母,都還是會有絲惶恐,唯恐自己沒有找到最正確的教養方式,擔心自己是否一念之差害了孩子一輩子,覺得若不是當初如何如何,小孩今天可能會更有佳績。
  • 習快樂指數(H)=學習動機(M)×學習自由度(F)×學習成就(A)

    學習到底是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可以掌握學習的快樂指數,孩子自然會覺得他們是在快樂的學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