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我的「右派」歷程(27)

代煌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15(上) 文明驟化為野蠻(Ⅱ)

                一

新的一年(1959年)開始了。元旦過後不久,我們又比「左派」精英連隊提前完成了第二干渠的包干任務,連夜挑著行李。鐵鎬、鐵鍬等物,踏著沒膝的積雪,越過幾座小山坡,轉移到第三干渠。
  
第三干渠的方位,在小雲山東邊六七里地。我們就住在小雲山第四生產隊的空屋子裡。我們第一排住的這間屋,中間砌了一道大半人高的大牆,大牆兩邊,各有一溜木板鋪成的大通炕。這比睡露天和小窩棚不知強了多少倍。

但是沒料到,朱麻子對我在二干渠的連隊帳篷裡向他提出的建議仍耿耿於懷。到小雲山的第二天晚上,趁大家正在食堂吃晚飯,他給大家訓了一次話。他說:
  
「你們當中,現在歪風邪氣很活躍!有人自以為比黨還高明,反對大躍進和放衛星!」這個……這個……我們也可以辯論辯論……」
  
他也許想咋唬大家一下,要大家服服帖帖地任由他們擺佈,為他們去「鞠躬盡瘁」地爭面子。然而,大家在當天晚上的「辯論」中,竟一洩多日的悶氣。尤其在 我們這個班——第一排第一班,可以說全部暢所慾言,諸如反對得不償失的做法,反對任意罵人侮辱人等等,都一吐為快。許多人在發言後都還綴上幾句這一類的 話:反對這些錯誤做法並不等於反對「大躍進」,而是要真正地、更好地「大躍進」。
  
這時我已注意到,朱麻子正坐在大牆外邊第二班的炕頭上,豎著綠呢狐皮帽的護耳,在傾聽大牆裡邊我們這個班的發言。由於大牆到處漏煙,屋內烏煙瘴氣,燭光又昏暗,班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他;可我不但注意到了,而且在發言時還特別有意多說幾句給他聽聽。我說:
  
「根據我們現在『放衛星』之類的做法,我看是『一年豐收,十年減產』,是違背黨和人民利益的。毛主席在有關文藝問題的一篇講話中曾說過:任何一種東西,都必須能使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是好的東西。不尊重實際,不尊重群眾的領導方法,是最糟糕的領導方法……」
  
我滿希望朱麻子能夠多少開點竅,但他聽了我的話,氣嘟嘟地一聲不吭就走人了。
  
三天後的晚上,他找一幫人開了個小型「緊急會」,隨即召集全連到食堂去,對我開「批判」大會。他讓我在食堂中間站著。這是在北京的「反右斗 爭」中都不曾有過的場面,尹隊長又叫人往食堂中間的橫樑上拴繩子。我心想:「怎麼?這些傢伙想學土匪強盜們那樣,把我吊起來嗎?!」
  
結果不是。他們是讓人把擱在地上的馬燈吊得高高的。
  
隔了不大一會,懸在半空中的馬燈悠悠晃晃。坐在燈座暗影下的人們就像幽靈般忽隱忽現,好像我們不是在人世間開會,而是在地獄中等待閻羅王的判決。
  
朱麻子講話了:
  
「今晚我們開個會,開戴煌的會。幾個月來,他一直公開反對黨的總路線,反對大躍進,反對高速度,反對放衛星。他看不起我們領導,看不起我們 黨,說放衛星是『一年豐收,十年減產』;還說黨報上登的畝產幾千斤、幾萬斤都是胡說,是『異想……異想……』唔,對,是『異想天開』;還說我們偉大的科學 家錢學森在報上說的,畝產五萬斤、十萬斤,『是不可能的,是空想,至少在20世紀絕對不可能。』大家說說,他這是什麼思想?什麼立場?要不要和他劃清界 限?要不要對他進行批判?」
  
朱麻子講完了話,那些參加了會前小型「緊急會」的難友都隨風轉了舵。我們班的班長,本是個相當明智的人,平時在私下也和我一樣,對若干反常 現象也都慷慨陳詞過。他對我的評價是:「看問題敏銳,敢於仗義執言,對黨忠心耿耿。」可是這時,他卻說我這也是「暗箭」,那也是「暗箭」。後來我才知道, 他平時在私下和我議論這、議論那,原來都是套我的話,一轉身都要跑到隊長、指導員們那兒去「匯報」的。
  
接著發言的人,一般都是應付一下朱麻子了事,只有很少幾個人,胡批一通,語無倫次。
  
然而畢竟更多的人比較正直老誠。他們雖然不便站起來為我辯護,但是能不發言的則決不發言。原總政文工團搞舞台裝置的劉世才同志,本來也是在朱 麻子召開的小型「緊急會」上被指定發言的一個,此刻他卻在食堂一個旮旯裡的暗影下裝著打磕睡。參加小型會的他們班長當場叫他,「劉世才,你說說吧。」他也 只當沒聽見。
  
我們的副排長兼二班班長梁文華——原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的黨總支副書記,大會開始時被朱麻子指定向全連介紹我的所謂「錯誤」,他竟說我的勞動 態度一貫很好,許多意見也是很正確的。氣得朱麻子當即打斷了他的話,說他「右傾」。那好,他就立即接過「右傾」這話茬兒,檢討起他自己的「右傾」來,似乎 「忘了」朱麻子要他「批判揭發」我的這檔子事。
  
來自文化部藝術局地方戲曲處、對地方戲曲小有研究的辛若平,在「五一水庫」與我共抬一筐土到四筐土的老夥伴,雖然站起來批了我一通,但是一散會,他又向我表示道歉:「我是在小型會上被朱麻子指定發言的呀,實在是迫不得已呀,請原諒!」
  
……
  
會後,朱麻子要我寫出「書面檢討」。我覺得我那都是憑著一個共產黨人的良知說的話,沒什麼好「檢討」的,硬是拖著不動筆。不久,我們全連進山 拉爬犁,向山下的公路邊運木頭,我就更不寫了。同時對這次所謂的「批判會」,我也不再耿耿於懷。我父親是位中醫,我小時候,他也教我念過幾個月的醫書。我 知道中醫學認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思則氣結,悲則氣消,優則氣聚,悻則氣亂,恐則氣下」,七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即所謂「內傷七情成大病矣」,而情緒 達觀,胸懷坦蕩,對身心大有種益。因之我該幹嘛還是幹嘛,不該幹的事決不干——不寫「檢討」天塌不下來。
(待續)

本文轉自互聯網,僅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如果您發現有版權疑問,請及時與我們聯絡。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出了復興門,過了三里河木橋,到了釣魚台南側。
      
    那時候的釣魚台,還是滿目荒涼的黃土地,水邊一角的一座孤零零的小破廟,也快坍塌了,但周圍的麥地已開始返青。妻子提議歇一會兒。
  • 去關外的列車終於啟動了。
      
    在我們所坐的車廂裡,只有我們這六個人的穿戴特別顯眼:狗皮帽,老羊皮大衣,大頭鞋,長長的棉猴兒,都是那種「闖關東」的打扮。
      
  • 我們的來到,引來一批批同難相憐的夥伴。其中有原東北魯迅藝術學院院長、畫家楊角和他的妻子張曉非,《人民畫報》副總編輯、漫畫家丁聰,美術評論家和 書法家黃苗子,外交部禮賓司司長王卓如,電影演員李景波、張瑩、郭允泰、管仲強,國家海關總署副署長丁貴堂之子——1955年才從美國歸來在對外文委任職 的丁耀瓚碩士,等等。
  • 開頭,第三生產隊的轉業軍官們待我們雖算客氣,但都只稱我們「各位」,「大家」,或者張老李,而不叫「同志們」和「同志」。可是很快,氣氛全然改觀。
  • 我們偶爾也看到一兩頭梅花鹿和□子。這些鹿和□子似乎也少見兩條腿立在地上的人,常常停足凝望。人們悄沒聲息地向它們走去,它們就無聲地向後 退一退;人們往回去,它們又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始終與人們保持二三十步的距離;人們放聲吆喝一聲,它們才驚跑而去。在驚跑中還要停下來回頭張望一番,好像 依戀不捨似的,真有趣!
  • 秋天來了,我們又到草原上去打細長的「小葉草」。打草方法同樣,但一□一□地就地先曬乾,然後用木杈垛成一個個兩人多高的草垛,分佈在草原上,隨時都可以拉回餵馬,故曰「馬乾草」。
      
  • 不幾天,隊長「王大吼」又讓著名電影演員李景波在大家面前「出了醜」。李景波40多歲牙就幾乎掉光了。吃玉米□子時,往往還沒吃下一半,碗裡 的就凍成冰豆豆了,他只得幾粒幾粒地先放進嘴裡慢慢地化開了再吃,這樣常常影響按時出工。那天「改善生活」吃饅頭,他就多拿了兩個饅頭掖在自己的被窩下。 有「積極份子」告發,「王大吼」立即讓大家在大窩棚外面嚴寒中排隊站著,帶著「積極份子」們在大窩棚裡面搜查,把李景波掖的兩個饅頭搜了出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