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貫明
font print 人氣: 6901
【字號】    
   標籤: tags: ,

古往今來成就大事業的人很多,經常使一般人對他們感到敬佩、羡慕,因為人人都渴望能取得像他們那樣的成就和榮譽。但是,怎樣才能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呢?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已習慣於只說不做,以至於看到別人成功時也僅止於感到羡慕。筆者有個同事,他從年輕時就夢想做一個作曲家,可是一直沒有成功,現在年過五十,仍然是一個行政管理人員。我曾經問過他:「你什麼時候放棄了當作曲家的希望呢?」他回答說:「高中畢業後報考音樂學校落榜時就放棄了。」啊,原來他從來就沒有真正地為夢想做過努力!每個人的人生目標可能有所不同,有的理想遠大,有的僅是止於足食豐衣,然而不管是什麼樣的願望,都應該牢記住下面的名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句名言源於老子的《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意思是說:千里的路程,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一個人如果認準方向之後不停地朝著目標努力,從小處做起,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持續積累著,就必能走向成功。

凡是爬過泰山的人都知道,如果要登上頂峰玉皇頂,就必須拾級而上,循序攀登。從岱宗坊起步,沿著六千多級的石階,一步一步地向上走,經過紅門到達中天門,再艱難跋涉過十八盤,跨上南天門,最後才會有「一覽眾山小」的視野與心境。

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創業與修行,對於一般人來講是非常艱難的事,但是如果誠心進取、不畏困苦地跨出第一步,並以堅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向所定的目標邁進,人世間再難的事也會變得比較容易,最終就能達成願望。

在中國古代的四川,曾經有兩個貧富懸殊的和尚:一個和尚非常有錢,每天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另一個和尚卻很窮,每天除了念經時間之外,就必須去外地化緣,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有 一天,窮和尚對有錢的和尚說:「我很想到印度去拜佛,求取佛經,你看如何?」有錢的和尚回答說:「路途這麼遙遠,你要怎麼去?」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 缽、一個水瓶、兩條腿就夠了。」有錢的和尚聽了之後哈哈大笑說:「我想去印度也想了好幾年了,一直沒成行的原因就是路途太遙遠了。我都去不成了,你怎麼可能去得成?別做夢啦!」 然而,一年之後窮和尚徒步萬里從印度回來了,並且還帶回一本印度的佛經送給有錢的和尚。有錢的和尚看到窮和尚果真達成了自己的願望,慚愧得面紅耳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事情如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想像中,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心中的理想付諸於實施、使夢想成真。一般人只要有心提高自己,持之以恆、不斷的在道德修養與技術能力下工夫,就不怕沒有出頭之日;而修煉人只要一心向佛,精進不止,最終一定能功成圓滿!@*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許多人在讀過陶淵明的詩中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後,雖然也認同他對高尚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但是對陶公辭官不做、以詩酒為樂的田園生活方式卻認為他太頹廢了。其實陶淵明並不缺乏進取心,這可以從他的名句「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中看到他惜時進取的雄心壯志,只是他不恥於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為了潔身自好才選擇了一條「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 如果一個人的心靈與思想不複雜,那麼他就可以輕易簡單的獲得幸福。例如在口渴的時候找到了一潭清澈的泉水,在寒冷的嚴冬得到了一縷溫暖的陽光等都能給許多人帶來真正的幸福與喜悅。或許一些欲望很高的人會把這樣的事情看成天經地義的,把上天的恩賜與人生中的幸運視為理所當然,只有把自己執著追求的事物追到手時才有一絲快感,這樣的思維方式顯然距離幸福非常遙遠。
  •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面對挫折與苦難時,如果想保持一份豁達的情懷,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就需要有一種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一般人非常看重個人利益的得失,因此就很難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只能在情天恨海中隨波逐流。而修煉人則能把名利情色看得很淡,也能做到寬容忍讓,其胸襟和氣度自然遠在一般人之上。寧靜致遠則是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它不是通過外界的環境或外力來改變自身的心靈狀態,而是用內心的寧靜來豐富自身的想像力。在紅塵濁世中通過修養自己的心靈使其達到平淡祥和的境界,就如蚌之含砂,在孤獨與痛苦中孕育著璀璨的明珠。因此,我認為一個人在最寧靜時刻的思維,就是他的靈魂昇華後最珍貴的思想結晶。
  •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脾氣粗暴,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有些人則慈眉善目,忍辱禮讓,有一副謙恭待人的好氣度。修心必先修德,養身須先制怒。也許有人會說,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生活在充滿矛盾的世界上,誰不曾遇到過生氣彆扭、令人氣憤發怒的事呢? 然而,生氣發怒無論從人體養生還是修心養性上講,都是有百害無一利的。古人雲:“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寬懷大度,忍辱不辯,自然就能遠離是非,無憂無慮,度過一個逍遙自在的人生。

  • 中華神傳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和為貴」與「和氣致祥」是中華文化價值觀的取向之一。「和氣致祥,乖氣致異。」一語源自《漢書.劉向傳》,儒家思想中則提倡「以和為貴」。《論語.學而》中記載,孔子晚年時,弟子有子云:「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王者之道,和氣為先,和氣是最可貴的禮節,也是最美的德行,大事小事均依此為準。
  • 人在天真的童年時代大都是無憂無懼的,但是在許多後天的觀念產生了之後,保護自我的心理就會越來越強盛,同時也在各個方面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擔心。儘管人世間的任何狀況可能在瞬間就會發生許多改變,然而大多數人仍然無法放下內心的精神壓力,在憂慮與困苦中膽戰心驚地度日。在現代社會中,無衣食之憂的人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都被生活的重擔壓得抬不起頭來,一生都在為柴米油鹽而奔波。不知道生命真正意義的人或拼命求財,或拼命求官,在紅塵濁世中漫無目標地隨波逐流。
  • 前幾天,有一個同事突然問我:“你的薪水並不比我多,但是我看到你和你周圍的朋友都無憂無慮,心態灑脫,好像沒有任何精神壓力。你能告訴我你們有什麼秘訣嗎?”看他那副誠心求教的樣子,我平靜的微笑著回答他說 :“我心無所求,你能做到嗎?”他馬上露出一副為難的面容回答說:“那怎麼可能呢?這幾天一直很疲勞,明天還要上班;孩子前天數學考試不及格,這事還真不知道怎樣處理才好;最近信用卡消費的太多,銀行的存款已經不夠用了...這麼多的煩心事你讓我怎麼安靜的下來嗎?我如果不去追求,豈不是活得更慘?” 我平靜的回答他說 :“你只有心中無所求了,才能真正活得灑脫。”於是我向同事講了下面這樣一個故事。
  • 人世間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是由很多小事與無數的小環節組合而成的,事情的成功也都是由小到大逐漸積累的,沒有細節的積累,就不可能有大事的成功。正如古語中所說的那樣:「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因此人生中的一思一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許可以完全改變人的一生。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積少成多,積小成大。當一個人發現了自己的錯誤或過失時,就應該及時糾正和改過。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