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情

文/陳淵燦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台灣農漁業近年來因技術人員的研發,有相當長足的進步;如蔬果類的品種改良,栽培技術的提昇;人工養殖魚類、交配與繁殖魚苗、箱網養魚等等,不勝枚舉。從而使得消費大眾,幾乎不分季節,一年四季都有豐富而高品質的蔬果一飽口腹;當然,水產類亮麗的成果,也未遑多讓。

但是近半個世紀之前,我們還是個開發中國家,這些成果都是可望而不可就的空中樓閣。舉例而言,當年全嘉義市水果行寥寥無幾。就拿如今香蕉這樣普遍的水果而言,在從前卻是種植的專業蕉農既不多,產量又少。蓋因蕉苗一經栽植,既未除草施肥,也不包裹蕉串,更談不上防止病虫害等管理栽培技術,完全任其自生自滅,如此「看天吃飯」的狀態,當年確曾徒有香蕉王國的虛名而己。

話說四十六年前中埔鄉中崙村村幹事陳金印,因襄助村長處理村內諸事,熱心處事,與村民們不分彼此,猶如一家人,頗能打成一片;更因善於調解地方紛爭,獲得村民擁戴。當年其妻因病住進了設備與醫護資源最佳的省立嘉義醫院。村民們聞悉此事,像親人般來探視病房的也就不少。

其中有位村民張水源,就是挑了一擔熟透的、自家栽種的香蕉,走到約有6公里之遙的澐水街上,再轉搭公車到嘉義,下車後又挑到嘉義醫院。由於數量太多,和陳金印商量後,兩人就分送醫院內的相關醫護人員,人手一串,令他們感到意外與驚喜,自然而然地更加視病猶親了。

問題就在這位村民不辭辛勞,割下自家快收成的串串香蕉,長途挑擔搭車,輾轉送到醫護人員手上,慰勞與感謝其辛苦,表現出深厚的心意,令人感動。就病家而言,這種間接地、「另類」探病,實在少見,但病家已銘記在心,更是感同身受了。

以上是筆者近日在大埔鄉爬山,尋找三角點;於石崁頂探詢山上人家,竟被招請入內喝茶;詢及是中崙人,遂談起彼此都竟然相識的陳金印,又受贈山上特產——脆筍。回來遂借花獻佛,轉贈其半與陳金印時,聽他訴說這一段多年往事,覺得相當感人與難得。

如今陳金印年屆80,張水源也已73,筆者居其中的78;三個人加起來231,都是鬢毛頒白的「老人家」;而病患當年已因藥石罔效作古,續絃後另有所出。然而於今聽他徐徐而言,不無白頭宮女話當年之慨;雖云世事無常,人生難料,惟「香蕉情」歷久猶香,濃郁熏人;詢之陳兄,以為然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家與鄰居,有一塊共同用來栽植灌木花草與晾曬衣物的後院,幾天前竟飛來了一隻大型野鳥。首先發現的是妻,她興奮地跑進來告訴我這喜訊。她只會說,像以前在中山公園看到的、在地上啄食蚯蚓那種褐色的野鳥,很像「暗公鳥」(夜鷺類之通稱),不太怕人。
  • 在一路南下中,體會到台灣公路網的形成,其設計至佳;它如指路牌、開闊平坦的柏油路面、駁崁、橋樑、護欄、彎道、路燈,上下坡、隨處可見的加油站……這些周邊設備,加上兩旁的田園風光,屋舍儼然,令開(騎)車人通行無阻,舒暢愉快!
  • 白馬山行政區域屬於台灣嘉義縣大埔鄉和平村,隔著台3號公路,位於大埔國小、大埔國中(兩校南北相鄰)之東方直線距離約1.5K處,分別為海拔約710M(位於南方單層涼亭)及約640M(居北方的雙層涼亭)。在這兩個山頭上各別的兩座涼亭,有廁所、路燈、水塔、欄杆、桌椅等設施。據稱雙層涼亭的路燈,夜晚仍可點亮,由大埔街可仰望;雖有水塔,可惜遇乾季仍無水可用。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