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閱讀文學作品人數意外增加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申華華盛頓報導)美國的文學界曾有人悲觀地說,由於美國人文學素養的下滑,導致許多人乃至國家的行為方式越來越蠢。新的研究顯示,這一趨勢似乎正在逆轉,閱讀文學作品的人不斷增加。不過,美國仍有一半成年人與文學作品無緣。

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EA)公佈了美國成人閱讀文學作品狀況的調查結果。在接受調查的一萬八千多成年人中,50·2%的人說,過去一年他們至少閱讀了一本長篇和短篇小說、詩歌、劇本或者科幻類書籍。在2002年的類似調查中,閱讀文學作品的人數比例則為46·7%。

達納·焦亞是該藝術基金會的主席,他說:“我們跟蹤調查美國成年人閱讀情況已25年,發現成年人閱讀文學作品的情況持續下降。文學閱讀是衡量整個閱讀狀況的重要指標,而2008年中期的最新調查發現,情況大變。25年來人口中的各個群體首次在文學閱讀方面大大提高。”

為了促進美國人文學素養的提高,國家文學基金會近年來發動了一系列“文學攻勢”。2003年啟動了“美國社區莎士比亞活動”,這是美國歷史上推廣莎翁戲劇規模最大的一次教育活動,兩千一百萬師生通過演出和有關課程受益。美國還舉辦了“詩歌吟誦”比賽和“美國藝術傑作三百年回顧展”,參加者一千二百萬人,活動遍及全美各地。

國家文學基金會還與美國博物館和圖書館研究所合作,發起了名為“大規模閱讀”(The Big Read)的活動,期間大量美國和世界文學作品得到推介。

談到大規模讀書活動的實施時,焦亞說:“一個由24位高級文學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協助提出書目。希望參加我們讀書計劃的城鎮或者州,可以從書目中挑選推薦的書名。書目涵蓋美國文學作品的各個方面。”

記者瞭解到,推薦給美國人必須瞭解和必讀的,依然是人們普遍知曉的英美作家及他們的作品,馬克·吐溫的《湯姆·索耶歷險記》,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等位居榜首。國家藝術基金會還倡導美國成年人讀外國作品,其中包括中國文學作品。

焦亞說:“我們贊助了許多中國文學作品的英譯項目,並將著手同中方合作,把美國的閱讀計劃介紹到中國的同時,將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納入美國的文學閱讀活動。”

傑奎琳·格拉斯哥是俄亥俄州立大學英語系教授,她說,美國應該通過文學語言瞭解世界,與世界用文學語言溝通,以此讓世界瞭解美國。“我們應該擺脫嚴格的戒律和科目設置,更多地閱讀彼此的作品。閱讀外國以及其他各大洲地區的文學作品,會使人們以及他們的生活鮮活起來,表現出人性。”

格拉斯哥還說,她本人在教學實踐中,潛心研究了新的文學課教授方法。“我的教學重點在實用積極閱讀法方面,教師可以使用這些方法,講授有關書籍的閱讀。換句話說,擺脫讀書後寫論文的那種模式。讓學生在閱讀前,閱讀中,以及閱讀後都能有所參與,另外,我還組織了一些『活學活用』活動。”

國家文學基金會主席達納·焦亞認為,文學素養的提高,有助於造就有素養的公民。“大量研究顯示,閱讀文學作品的人,其行為方式與眾不同。其行為要比不讀文學作品的人更明智,學業表現更好,就業情況更佳,公民意識更強,更注重身體保養,能更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其中包括文藝活動和體育活動。他們參加社會公益和慈善活動的次數,是不讀文學作品人群的3-4倍。”

國家文學基金會主席焦亞說,人們不要忘記,美國曾是一個文學傳統非常深厚的國家,民眾文學素質的下降,只是過去25年來逐漸出現的情況。儘管成人文學閱讀狀況有所改善,排除美國文學界有關國家面臨“文化災難”和“文化下滑”的悲觀情緒恐怕還為時過早。

調查顯示,讀文學作品的美國成年人增加了,但就閱讀人群比例而言,美國人明顯分成兩大截然不同的群體,讀文學書或者各類書的美國成年人,約為一億一千三百萬人,稍微超過成人人口的一半,其餘的成年人不怎麼讀書。

焦亞在報告上述好消息的同時,重申了文學界的隱憂。“美國的知識份子和教師中悲觀情緒很深,他們認為,美國的文化素質下滑似乎不可避免,美國會變得越來越蠢,完全成為電子娛樂的奴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 這首詩引著兩個古人陰騭的故事。第一句說:「還帶曾消縱理紋。」乃唐朝晉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時,一貧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風鑒,以決行藏。那相士說:「足下功名事,且不必問。更有句話,如不見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豈敢見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縱理紋入口,數年之間,必致餓死溝渠。」連相錢俱不肯受。裴度是個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話休煩絮。一日張孝基有事來到陳留郡中,借個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處游玩。末後來至市上,只見個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驅逐他起身。張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與他幾個錢鈔。那朱信原是過家老僕,極會鑒貌辨色,隨機應變,是個伶俐人兒。當下取錢遞與這乞丐,把眼觀看,吃了一驚,急忙趕來,對張孝基說道:「官人向來尋訪小官人下落。適來丐者,面貌好生廝像。」張孝基便定了腳,分付道:「你再去細看。若果是他,必然認得你。且莫說我是你家女婿,太公產業都歸於我。只說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對答,然後你便引他來相見,我自有處。」
  • 說這漢末時,許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過名善,真個田連阡陌、牛馬成群,莊房屋舍,幾十餘處,童僕廝養,不計其數。他雖然是個富翁,一生省儉做家,從沒有穿一件新鮮衣服、吃一味可口東西;也不曉得花朝月夕,同個朋友到勝景處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時八節,備個筵席,會一會親族,請一請鄉黨。終日縮在家中,皺著兩個眉頭,吃這碗枯茶淡飯。一把匙鑰,緊緊掛在身邊,絲毫東西,都要親手出放。房中桌上,更無別物,單單一個算盤、幾本賬簿。身子恰像生鐵鑄就、熟銅打成,長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正是:世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調。
  • 這八句詩,奉勸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貪圖利己,謀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韋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隨著大親,在紹興府開個傾銀鋪兒。那老兒做人公道,利心頗輕,為此主顧甚多,生意盡好。不幾年,攢上好些家私。韋德年長,娶了鄰近單裁縫的女兒為媳。那單氏到有八九分顏色,本地大戶,情願出百十貫錢討他做偏房,單裁縫不肯,因見韋家父子本分,手頭活動,況又鄰居,一夫一婦,遂就了這頭親事。
  • 話說宋朝汴梁有個王從事,同了夫人到臨安調官,賃一民房。居住數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尋得一所宅子,寬敞潔淨,甚是像意。當把房錢賃下了。歸來與夫人說:「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東西去,臨完,我雇轎來接你。」
  • 話說浙江嘉興府長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鐘,家財萬貫,世代都稱員外。性至慳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話說殺人償命,是人世間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難假,是假難真。真的時節,縱然有錢可以通神,目下脫逃憲網,到底天理不容,無心之中自然敗露;假的時節,縱然嚴刑拷掠,誣伏莫伸,到底有個辯白的日子。假饒誤出誤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於囹圄、刀鋸之間,難道頭頂上這個老翁是沒有眼睛的麼?
  • 且說徐言弟兄等阿寄轉身後,都笑道:「可笑那三娘子好沒見識,有銀子做生意,卻不與你我商量,倒聽阿寄這老奴才的說話。我想他生長已來,何曾做慣生意?哄騙孤孀婦人的東西,自去快活。這本錢可不白白送落。」徐召道:「便是當初闔家時,卻不把出來營運,如今才分得,即教阿寄做客經商。我想三娘子又沒甚妝奩,這銀兩定然是老官兒存日,三兄弟克剝下的,今日方才出豁。總之,三娘子瞞著你我做事,若說他不該如此,反道我們妒忌了。且待阿寄折本回來,那時去笑他!」正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