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劝妻守诚

作者:郑介文
示人以信,信守诺言,这是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原则。(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242
【字号】    
   标签: tags: , ,

孔子弟子三千人,而特别贤能的,有七十余人。他的学生大多于学问之外,又十分注意修身养性,恪守礼仪,行为高尚。

曾参,字少舆,小孔子四十六岁,为孔子七十余贤弟子之一。《韩诗外传》记载,曾参早时曾经为吏,俸禄微薄,但仍高高兴兴,不减其乐。后来他的职位高了,俸禄很多,却反而北向而泣,丝毫不觉其乐。曾参自己解释说:“俸禄少时,因为我的双亲在堂上,可以用薄俸奉孝养双亲,所以很快乐;后来我双亲都不在了,虽位高禄多,却已经无亲可以奉养,所以悲伤而泣。”因为这件事,其老师孔子认为曾参“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曾参品行端正,是因为他经常注意自我约束,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据他自己说,他每天的必修课是:“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意思是说,他每天都要三次反省,从忠、信、习三个方面,去对照检查自己:为别人办事忠诚不忠诚,与朋友交往诚信不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没复习。

不仅如此,曾参还受其老师孔子的影响,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从平时的言行中培养子女的良好品德。

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买东西,年幼的儿子尚不懂事,跟在母亲后面,吵闹着要一道去。因为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毕竟不方便,做妈妈的不愿带他去,孩子便哭了起来。曾参的妻子被儿子纠缠得无法可想,便随口哄骗儿子道:“你在家里好好呆着,等我从市场上回来,把我们家的猪杀了给你肉吃。”

曾参的儿子一听这话,非常高兴,便不再哭闹,真的乖乖地呆在了家里。

曾参的妻子,并没有将这话当真,所以她从市场上回来后,便将此事丢在了脑后。

不料曾参听到妻子对儿子的许诺,却并没有当成戏言,他真的将家中养的猪捆绑起来,准备宰杀。

曾参妻子急忙拦住丈夫,说:“我不过是随便哄哄孩子罢了,你怎么还真的要杀猪?难道为了这么一句哄孩子的话,就真的把一头大肥猪杀掉吗?”

曾参听妻子这样说,便语重心长地劝说妻子:“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你想想,孩子本来是没有知识的,他接触到的是他的父母亲,所以什么都跟父母亲学。你现在哄骗他,实际上等于是在教他欺骗。再说,你做妈妈的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呢?”

曾参的话语虽然浅显,道理却中肯而深刻,说得妻子再也不阻拦他杀猪了。曾参把猪杀掉,真的让儿子吃到了猪肉。

示人以信,信守诺言,这是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原则。孔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古人提倡“仁义礼智信”,将“信”列为人生重要的、必备的品格,是很有道理的。曾参的妻子认为一句话是小事,杀一头猪是大事,因而不愿因小失大。但曾参的价值观,恰恰与妻子相反,他认为杀一头猪是小事,失信于孩子却是大事。曾参的做法无疑是对的。曾参的妻子,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善如流,也是一位聪明善良人。

教育要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这是一个大原则。@*

(《史记‧仲尼弟子传》、《韩非子‧外储说》)

(点阅【经典历史故事】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