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生脉术精湛 断人生死从未失算

文/颜丹
中医的诊脉术十分精妙,示意图。(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529
【字号】    
   标签: tags: ,

古代的中医博大精深,某种程度上就在于它所蕴藏的神奇力量。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的基本技能,诊病方式看似简单,但成效要想达到极高层次却并非易事。这其中的每一项都神妙莫测。不抱着“普救含灵之苦”的“大慈恻隐之心”,古代那些药到病除的医术、能断人生死的脉术都是练不出来的。

把脉后能知道女人死期的浙江名医莫士英

明朝时,在浙江一带有位医生名叫莫士英(字士颖)。他以前是太学里的一个学生,年少时身体不好,得病犹如家常便饭。因他对方书极感兴趣,就自己拿来研读。时间长了,不但治好了自己的病,还能为别人解除病痛。他的脉术很准,给人把脉后能断人生死。

一次,有两个女人先后来找他看病,其中一个说自己得了痨病,快不行了。可莫士英却说:“这不是痨病,吃几副药就能好!”另一个女人看起来没什么大病,可莫士英把脉后却告诉她:“你的脉象有问题,怕是活不过今秋了!”后来果然都如他所说的那样。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瘟疫,死者甚众。莫士英把自己悉心研制的药方拿出来,挨家挨户地给人送去,帮他们免费治疗。他的药十分有效,很多人都活了下来,疫病也慢慢消失了。那些被他治好的人,家家户户都把他的活人牌位供在家里,每天行礼叩拜。

他去世后,其后代子孙继承了他的医术与医德,也颇受当地人敬仰。提起莫家,十里八乡的人都会称赞道:“三世为医,其后必兴,莫氏昌矣!”

通过脚上的脉象能知道举人死期的嘉定名医傅璪

明朝时,苏州嘉定县有位医生名叫傅璪(字汝文)。他家世代行医,年少时祖父给他看过方书,后来他就能给人把脉了。他把脉后能立刻说出患病之人是否还能治。对那些无药可医的,甚至能知道其死亡之期。太学里一位监生的妻子去世了,家里人还未将她入殓下葬。傅璪到监生家一看,发现那女人并没有死去,只是昏厥了。他立刻开出方子,给病人灌下一碗汤药后,她就醒过来了。

有一日,他跟一位姓沈的举人一起在夜里坐船出行。到了晚上,那举人睡着了。傅璪不小心碰到他的脚时,便察觉出脉象不对。于是,他对那人的父亲说:“令郎病得不轻啊,您应该让他在家养病,怎么把他带出来,还走了那么远的路啊!”他的父亲听了,并不在意。可是,等船走到半道时,那举人就死了。

以前,他住的村子里有户姓黄的人家,一家老小都在同一时间生病了。当地谁都治不好,后来傅璪去了他家。配好一副汤药,然后就离开了。他前脚刚走,黄家的男主人后脚就听到有两个鬼在屋里说话。其中一个说:“姓傅的来了怎么办?”另一个说:“你看我把他的药倒了!”话音刚落,男主人床边放着的汤药碗一下子就被弄翻了。他看着汤药流了一地,只好再去把傅璪请来。听他说了先前发生的事,傅璪把汤药端来,亲自喂给病人喝。药喝下去,病人的病就好了。

有位姓陆的詹士(詹事),夫人中了蛊毒,别的医生都束手无策。傅璪拿出自己研制的药,只给她喝了一小勺。然后,她立刻想去厕所,等回来的时候,病就好了。

他的医术神妙莫测,人家都以为是哪位修道的高人传给他的。他还当过县里的医官,负责教授其他人学医。他人品贵重,令人敬仰,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他“颐善先生”。

把脉后能知道孩子装病的太平府名医谢承文

明朝时,太平府有位医生名叫谢承文(字郁宇)。他从小对医理有着极高的悟性,长大从医后,脉术也越来越精湛了。有病人来了,只要经他把脉,就能知道自己的病是否还能治。他的脉术太过神妙,于是有人不信,总想找机会试探一下真假。

一天,有个人看他远远走过来,就从高处往下跳。那人摔在地上,并没有马上起身,而是假装快要死了的样子,并让其家人把他抬到谢承文的面前。谢承文给他诊脉后说道:“人是及时送来了,但命却没了。”在场的人都以为他乱说,但没过一会儿,那人就真的死了。大家问他是何缘故,他说:“从高处摔下来的时候,他肠子已经断了。”

另有一人带着生病的孩子来找谢承文。他给孩子号脉后,只是微微一笑,什么都没说。他避开孩子的父亲,向那孩子问道:“你是不是因为不想去私塾,所以就在父亲面前装病?”孩子低头没吱声。他给孩子拿了一些点心,叮嘱他下次别这样做了。

有一次,他跟一个朋友把酒言欢。席间喝多了,告别时朋友握着他的手不放。这时,他已经觉察到朋友的脉象有问题,并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到家后,他赶紧配了一副药,然后对他的家童说:“如果那人来找我,就把这副药给他吧!”没过多久,那位朋友就踉踉跄跄地来找他了。喝了谢承文配的药,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谢承文的脉术出神入化,令人折服,医术也十分精妙。很多人认为,就算是“金元四大家”[注1]来了,医术也不过如此吧!

注1:金元四大家或称金元四家,是指中国古代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古代医者悬壶,大多都怀揣着济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从丰富的史料中不难看到,“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写在《大医精诚》中的字句;“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已在历代许多身怀奇术的医生身上得以展现。
  • 死生有命,富贵由天。人一生的福、禄、寿乃至各种疾病的发作都是有定数的。时间到了,脸上的气血之色、脉络的运行状况都会呈现出异常的变化。纵观古今,惟有精通医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读懂身体密码,参透个中玄机。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人,本篇将一展明朝几位市井大夫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医术。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历代良医不仅能治人久病不愈的顽疾,而且也多有在须臾间起死回生的医术。掌握这种医疗神术的医生,首先都必须有救人济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医德。看清代名医熊庆笏和刘道景起死回生的医德、神术。
  • 针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况危急的病人。
    中国古代医道相通,出神入化的医术比比皆是,没亲见、亲历过的人或许很难相信。但许多医生一针即瘥、一匕立起、一剂回生的案例却被详实地记录在史籍中。无数个神奇的瞬间在过往千年中都真实地发生过。本来中医就是“道家医学”,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参透人体之玄奥。
  • 中国古代有许多令人称道的民间大夫,他们不仅医术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对于他们施行仁术的功德,《太微仙君功过格》是这样评定的:以符法针药救重疾,一人为十功;小疾,一人为五功;施药一服,为一功。
  • 望、闻、问、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国古代被承传了千年。仅切脉一术,就令人叹为观止。无需用大型设备来拍片照相,亦无需将器械插入体内进行窥探。医生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准确地查出病灶,并洞悉发病原因。西方的仪器构造精良,却看不到遍及人体的脉络运行。中医通过切脉,就能立刻对症下药,甚至药到病除。
  • 在中国古代,没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不会被名医授以超凡的医术。悬壶济世、成为医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怀仁善、且有着治病救人的志愿。正因为心胸宽广、豁达,只为福荫于百姓苍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会一心利他却不求回报。
  •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现代西医在病人停止心跳后、感到束手无策时,常用来安慰其家属的一句话。无论家属再怎么请求,能力有限、相信眼见为实的西医大夫都很难再去试着挽救病人的性命了。
  • 人体玄奥无穷,非源于现代科技的医疗设备、电子仪器所能探知。比如遍及全身、细密繁杂的穴位与脉络,用再高倍的显微镜也难以洞见、识别。然而相比之下,源于道家修炼文化的古代中医却能窥探其奥妙所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