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寫意畫(上)

作者 : 蘇醒
font print 人氣: 546
【字號】    
   標籤: tags:

人們通常把中國畫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大類。但細究起來,其實,寫意和寫意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同時這裡的「寫意畫」的「寫意」與中國傳統藝術之「寫意」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國畫界長期以來把「工筆」(「工筆畫」)和「寫意」(「寫意畫」)相對應。如《辭海》中對工筆畫的解釋為︰「中國畫中屬於工細一類的畫法,與『寫意』對稱……」。這種對應與對稱,看似約定俗成,實則是片面、錯位的。

工筆畫(國立故宮博物院)

所謂「工筆」(「工筆畫」)無非指創作時用筆方法或技法比較嚴謹、精細、工整,那麼與它相對應的應該是「粗筆」、「縱筆」、「率筆」、「草筆」等筆法概念,而不是「寫意」或「寫意畫」。

所謂「寫意」或「寫意畫」,則是指其藝術追求側重於主觀思想意識的抒發,重在意境的表現,是造型方法範圍之內的概念,與之相對應的應該是偏重於再現客觀物象、具象的寫真、寫實的「寫實畫」,而不是「工筆畫」。

從文法上看,兩詞也不對稱。「寫意」的「寫」是動詞,具有「表現」、「概括」、「書寫」、「畫」等含義,而「意」是名詞,具有「意向」、「意思」、「大意」等義,是「寫」的表語,從整體上看「寫意」一詞為「表現意向」、「書寫大意」等意味,還可解釋為「抒發情懷」、「表現精神」等。

而「工筆」則不同,「工」是「工細」、「工整」、「縝密」、「細密」等意思,是形容詞,「筆」是名詞,有「筆法」、「方法」、「畫法」、 「技法」等含意,合起來解釋就是「工細的畫法」、「工整的筆法」、「細密的方法」等。二者完全不是同一概念範疇。

「寫意」有廣義的「寫意」和狹義的「寫意」。廣義的「寫意」是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中貫穿延續的一種寫意精神,它體現在中國藝術的方方面面:繪畫、詩詞、戲曲、建築、園林等等。

狹義的「寫意」就是在國畫創作中追求意向、情懷、情感的抒發,附著於某一物體的具象之上,表現某種意境、某種思想或主題。我們把這種借描繪物象之形來抒發思想感情的手法叫做「寫意」。

「意」是一個人學問、修養、道德、觀念及思想等等的體現,來源於畫者之心。因此對「意」的表現並不完全體現在用筆放縱、用墨淋漓之上。瀟洒淋漓的筆墨不是「意」,瀟洒的用筆用墨法也不是「寫意」,用瀟洒淋漓的筆墨作畫也並非全能「寫意」,它們很大一部分只是在用來追求筆墨情趣,展現作者的外在情緒。

其實這是後世混淆模糊了二者的概念。「寫意」,甚麼叫「寫意」,「意」指甚麼?可有「意義」、「意境」、「內涵」等之義。通過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精神,表達作者的意願,不注重於事物的表面,而是通過表面展現背後深層的內涵,這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總體特徵和取向。

不僅粗放的「寫意畫」表現了意境,「工筆畫」同樣表現了深刻的意蘊。楷書較草書工整,能說比行草缺少內涵嗎?其實狂放並不能更好的造境,相反卻趨於表面,內涵單薄,只是作者情緒的直接渲染和流露。

中國畫理論,從南齊謝赫到唐朝張彥遠,從五代的荊浩到宋代郭熙等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繪畫理論體系,他們都是圍繞着「意境」而著眼,從全象看一點又從一點回到全局,始終貫穿着「氣韻」的內在核心。無論「工筆畫」還是「寫意畫」都遵循著這些理論和法則。

中國畫強調藝術反映「意境、意氣、意蘊」。之所以在古代畫論中要對繪畫定出若干品格檔次,就因為藝術有其追求精神高度。這個寫精神之意,既有作者胸中之意氣,亦有社會和自然之意韻。更多是形而上的概念,它的載體自然是東方所有的藝術門類。

可見工(細)筆畫所對應的應該是粗(縱)筆畫,寫意畫所對應的應該是寫實畫。至於把工筆畫看作工匠畫,寫意畫理解為文人畫,同樣是片面的。因為工筆畫的作者古代也多是博學多才的文人,而寫意畫的作者卻有很多是工匠,尤其是今天的寫意畫作者,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個是文人。

今天街道退休老人,幼兒園、小學生等所畫的中國畫幾乎全是寫意畫,但他們沒有一個可稱的上文人。即使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的專業寫意畫家,事實上也很少「文人」所應該具備的修養和學識。還有人把工筆畫作為行家畫,把寫意畫作為利家畫,今天就更講不通了。

「寫意畫」這一術語的正式出現,應該是在明清之際,如當時人的畫論中多有「動輒托之寫意」之類的言辭。但「工筆畫」這一術語,在明清卻並未出現,它的正式出現似乎應該在民國以後,尤以於非闇《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一書發行之後,流傳更廣。

可見在古代,並無工筆畫一說,只是特別拈出「寫意畫」一說,以表示在中國畫中還有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但這並不意味著寫意畫之外的形式都是工筆畫,更不意味著寫意畫是中國畫的普遍一格、唯一一路。

事實上今天人們所說的「寫意畫」並非傳統意義的「寫意」,而是特指徐渭、八大所代表的這種酣暢放縱之畫法。近代將石濤和八大山人推向了中國藝術的極致,後經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人的開拓而一躍為中國畫之大宗正脈。

寫意有小寫意、大寫意之分。小寫意猶如行書;大寫意以草書入畫,用草書筆法,橫塗亂抹。我們知道人在書寫草書時,容易激發人的負面因素,其實創作這類畫作時也是如此。

而潑墨大寫意有時大筆蘸墨,恣意揮灑,甚而將墨潑於宣紙上,任其流動,順勢塗抹,最後加以勾勒點綴,謂之小心收拾。整個創作過程,情緒激昂,充滿亢奮,帶有很大的魔性。

藝術創作,應該是在理性約束下,平和沉靜的心態中完成的,愉悅身心的同時給人以感悟,教化世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悠悠五千載,看不盡古國興衰,世間名利情,空惹多少苦與哀!願神傳文化風采的再現,讓世間有情,尋回為人應有之真誠和善良,更能領悟生命所為而來的真諦。
  • 行性感冒種類越來越多,感冒病毒的變種情況越來越普遍,流行時間也拉長……面對這種情形,有無預防之道呢?
  • 古時音樂用來治病。後來古人發現草也可治病,所以就在音樂的「樂」字上加了個草字頭,變成「藥」,中原人至今仍然說吃藥(音「樂」),而不是吃藥(音「要」)。
  • (shown)「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
  • (shown)古人懂得「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之道,又懂得「養德」即是最好的「養生」方式。治人於未病之前,杜絕生病,不再以藥物戕害身體,這不是很有智慧嗎?
  • (shown)無論現在的科技如何發達,在控制瘟疫或是病毒的蔓延或是變種上,仍是束手無策。H1N1新流感的疫情不斷在全球蔓延,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全球危機,借鏡古人的智慧,或許可以替今日的瘟疫找出解決之道。
  • 夏天的赤壁是浪漫的,深秋的赤壁卻是寂寥的。雖然如此寂寥,可是蘇軾的《後赤壁賦》卻還是那麼禪機深邃…
  • ,唐代傑出詩人。他一生憂國憂民,關愛百姓,關注未來,呼喚正義,以其自覺和深沉的社會意識創作詩歌,其詩 「渾涵汪茫,千匯萬狀」(《新唐書》)。
  • (shown)神韻交響樂團10月28日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美國音樂評論人威廉表示,西方音樂自貝多芬、李斯特之後,近二百多年來沒有再突破,今天神韻交響樂團突破了,成功注入東方元素,誕生出震撼世界的新樂章,讓西方交響樂自文藝復興後再度復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