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訊息

清乾隆釉裏紅龍紋雙耳抱月瓶將於倫敦拍賣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一件驚艷華麗,百年寶藏的御製清乾隆抱月瓶,將於2013年11 月7日亮相於倫敦邦瀚斯。

邦瀚斯拍賣行亞洲區主席施福(Colin Sheaf)表示該淺綠地青花釉裏紅海水龍紋戲珠雙耳抱月瓶極為罕有及色彩艷麗,而且出處十分明確,是近一個世紀以來難得一見的珍品,估價為五十至八十萬英磅。同款的御製清乾隆(1736年至1795年)抱月瓶目前存世不足五件,從而說明了其珍貴性。乾隆皇帝本身為瓷器及其他藝術品的卓越鑒賞家;他的統御促進了藝術品的生產,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巔峰時期。許多這時期的精美珍藏品至今仍然備受世人青睞。

該抱月瓶瓶腹飽滿,形狀與圓月相似,故名為「抱月瓶」或「扁壺」,即英語所指的 「moon flask」。古代時期位於中東地區的遊牧民族常隨身攜帶此器物,因此這種器物在西域傳統上也稱為「馬掛瓶」(pilgrim’s flask)。這件珍品的瓶腹上繪有五爪御龍翻騰於卷雲中;此類吉祥圖案的設計可追溯至14世紀。

據了解,該抱月瓶乃英國查爾斯‧奧斯瓦德‧利德爾 (Charles Oswold Liddell,1854-1941)上校在中國時所收藏,隨後帶回自己的莊園Shirenewton Hall,英國的二級表列保育建築。利德爾的莊園坐落在切普斯托,蒙茅斯郡(Chepstow,Monmouthshire)附近,周圍的園林風光抱括英國的「金谷」(Gold Valley),布里斯托海峽(Bristol Channel)與 Mendip 和Quantock 山陵,為此藏品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施福(Colin Sheaf)領導了邦瀚斯中國藝術部超過十年,他表示:「從人們的視野裏隱藏近一個世紀的珍品再度重現,這是整個中國藝術界為之雀躍的盛事。」

利德爾上校的家族企業從1877~1913年設立於中國超過三十年。在此期間,他培養了對中國藝術的興趣與知識,也經歷了中國歷史的轉變;兩千年的君主專制政權正在結束,西方收藏者也首次能收藏到讓人驚嘆的御製藝術品。回國後,利德爾設置了一個日本花園,在東園修建了寶塔,塔檐下巨大的 1.5 噸廟鈴,深深地反映利德爾對亞洲文化的欣賞。

此類抱月瓶的紋飾非常罕見,鈷藍與銅紅的釉下彩,跟半透明的綠藍色釉反相輝,在世界著名博物館及收藏界中備受追捧。它代表藝術與工藝上的奇跡,對中國新一代的收藏家而言,也代表著一個得到御製珍藏精品的重大機會。相信這件極其罕見的淺綠地青花釉裏紅海水龍紋戲珠雙耳抱月瓶將會在拍賣會場上受到競拍者的熱烈歡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葛瑞柯(El Greco)在400年前畫的「聖道明祈禱」(Saint Dominic in Prayer,暫譯),今天在倫敦拍賣會上以915萬4500英鎊(1400萬美元)賣出,打破西班牙古典大師作品拍賣紀錄。
  • (大紀元記者岳青綜合報導)6日,一枚背後刻有「特壹」字樣的「青天白日勳章」在香港一項拍賣會上以港幣720萬元成交。據稱這是蔣介石生前佩戴的一枚青天白日勳章。
  • 「文訊30週年作家珍藏書畫募款展覽暨拍賣會」今天圓滿落幕,許多文人手稿與真跡珍品有了新的歸屬。
  • 據BBC報導,英國西南部康沃爾的一座老宅拍賣傳家寶,其中一只罕見珍貴的中國古董花瓶以337,250英鎊賣出,比預期價格高出三倍。
  • 1904年的西藏照片和佛教文物在英國拍賣行拍賣,根據英國媒體的報導,這些老照片是來自一名英國軍官的後裔。
  • (大紀元記者於魯西法國報導)在法國的著名海濱城市戛納的大華酒店(l'hôtel Majestic)8月23日至25日期間將舉辦乾隆年間的珍貴玉器展拍會。本次拍賣的收藏品是曾任法國家電零售巨頭——Darty的首席執行官瑞皮索(Michel Repiso)所有。這些拍賣品是經過法國文物鑑定專家高美斯的鑑定,並有波爾多市等研究機構分析鑑定報告。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