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心求過 聞過則喜

作者︰清言
font print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人都有過失,能誠心聽取他人意見和指責,並虛心改正,這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做到。唐太宗是歷史上少有的聖君明主,他以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而著稱,以下是史書上記載的幾則唐太宗「誠心求過,聞過則喜」的小故事,身為天子的那份謙遜和博大胸懷足可以垂範後世。

太宗曾經怒恨苑西監穆裕,下詔在朝堂斬首。皇太子急忙勸諫,太宗高興的說:「朕開始得到魏徵,他能夠早晚向我進諫。魏徵去世後,劉洎、岑文本、馬周、褚遂良繼續進諫。兒子在我膝前,看到我喜歡聽取諫言時間長了,因此今天也來進諫,確實是習慣成自然呀!」

有一次太宗忽然對群臣說:「朕今天想聽人說自己的過錯,你們為朕說說。」很多大臣都推辭說陛下用盛德達到天下太平,他們沒有發現有甚麼過錯。只有尚書右丞劉洎說道:「可是近來有人上書不符合聖旨,有時陛下當面追根問底,沒有人不羞愧汗顏,這恐怕不是進言的人樂意走的路。」

太宗說:「你的話說的對,朕能改正。」

太宗痛恨貪官汙吏,要嚴加懲處他們,於是讓人暗中派人給各曹司贈送物品,有一名官吏接受饋贈,太宗下詔斬殺他。當時的民部尚書裴矩說:「官吏受賄固然應該處死,然而陛下用計謀哄騙他,又將他繩之以法,這就是所說的欺騙人去犯罪,而不是用德義引導人的辦法。」

太宗聽後,對群臣說:「裴矩竟能在朝堂之上爭論,不當面順從,如果事事如此,天下有不能治理的嗎?」

太宗剛即位時,屢次出遊而且飛馬騎射,當時的大理少卿孫伏伽進諫,認為這不是垂範後代的事情,不能這樣做,太宗說:「你能指出朕的過失,朕能改正過失,天下可能就有治了!」

貞觀初年,當時的中書舍人高馮上疏進諫,共 列舉皇帝用人不當、不愛惜財力勞力等五件事,太宗看了後非常稱讚,進授其為太子右庶子。高馮後來又多次上疏闡述朝政得失,言辭誠懇真切,太宗賜給了他一劑鐘乳,說:「你進獻給我的是藥石之方,朕也用藥石回報。」

有一次彗星出現異象,持續了一百多天,太宗詢問群臣,大臣虞世南舉了齊景公行德政,使彗星異象消失的例子,勸諫太宗不要因為功高而自誇,不要因為太平日久而驕奢,要慎始慎終。

太宗說:「是的,我確實沒有齊景公那樣的過錯,我十八歲時舉義兵,二十四歲平定天下,不到三十歲即登上帝位,自認為從三王以來,撥亂反正的君主沒有能像我這樣,所以自驕自誇,輕視天下士人。上天顯示異常現象,怕是因為這個緣故吧?秦始皇鏟除六國,隋煬帝富有四海,終因驕傲而失敗,我怎能不引以為戒呢?」

殿中侍御史張行成有一次陪侍宴會,太宗談到山東人和關中人,語氣有所偏向,張行成說:「天子以四海為家,不能以東西作為界限,這樣是向人表明自己狹隘了。」太宗稱好,賜給他一匹名馬,錢十萬,衣服一套。並且從此以後遇上大的政事,都讓他參與議論。

太宗有一次對群臣談到歷史上很多帝王,都因得到有能力的將相輔佐,才平定四海,而他自己身為君主,卻一身兼行將相事務。張行成因此上疏,認為這是與臣下爭功,太宗接受他的意見。

杜正倫、韋挺、虞世南和姚思廉,他們能不顧個人安危經常犯顏直諫。有一次太宗特地宴請他們四人,並對他們說:「我聽說神龍可以馴服,然而它的頷下長有逆鱗,觸犯逆鱗者死,人君也有這種情況。眾卿觸犯我的『逆鱗』,補救我的過失,朕還會擔心危亡嗎?想到眾卿的誠意,所以設宴來同樂。」並且每人賞賜了一些帛給他們。@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節, 操也」(《說文解字》),指氣節、節操等。氣節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高尚人格,表現為堅持真理和正義,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屈服的頑強精神。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膾炙人口,玄奘是歷盡艱辛,遠足數萬里,前後十九年載譽歸來。
  • 包拯,字希仁,北宋時安徽廬州人,他自幼學習經史,仰慕古代聖賢所為,有「報國安民」之志。先後任開封知府、監察御史、樞密副使等職,「性峭直,立朝剛毅」,一生為民請命,是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堪稱中國歷史上的清官典範。
  • 馬明德皇后的父親是東漢著名的伏波將軍馬援。因輔助漢光武帝劉秀平定天下戰功卓著,但也因為得罪權貴光武帝劉秀的女婿梁松,遭其陷害。馬援年僅十歲的三女兒(即馬明德皇后)擔負起治理家務的重任,她不僅能獨立處理家中大小事務,而且在與其他家族交往時也能如成年人一樣從容應對。
  • 長孫皇后,隋右驍衛將軍晟之女。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十三歲嫁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冊封為皇后。在后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
  • 中國畫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民族繪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體系,以表現題材劃分有人物、山水、花鳥三科;按表現手法來看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之別。
  • 五代、兩宋的繪畫,絢麗多彩。它繼承了唐代豐富的傳統,竭力創造,出現了大步邁進的氣象。尤其是兩宋繪畫的蓬勃發展,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鼎盛時期。
  • 中國是世界上信史最長、最完整的國家,中國人可根據歷史來判斷現實。唐代史官劉知幾說:「蓋史之為用也,記功司過,彰善癉惡,得失一朝,榮辱千載」(《史 通》),也就是說,歷史是用來記錄功績、糾正過失,分清善惡、辨別好壞。那麼這就要求做史官的人,必須做到如實記錄。
  • 「人的命,天註定」,「善惡終有報」,這些老人們經常講的話,現在很少有人相信了。很多人為了改變命運不擇手段,其結果如何呢?唐代牛儒僧在其《玄怪錄》中記述的李岳州的故事,也許可以給我們些啟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