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小故事】從牧童到畫家——喬托

文藝復興第一位大師
周宇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30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喬托(Giotto)是14世紀期佛羅倫斯最偉大的畫家,也是最早突破中世紀偶像式的描繪,而以真實表現自然和人類情感的手法創作的畫家,對文藝復興繪畫的成熟影響深遠,因而被推崇為文藝復興之父。

說起喬托學畫的機緣也是十分特殊。喬托原本只是佛羅倫斯附近一個小村的農家之子,幼年在鄉野間牧羊的時候,經常拿著石塊在岩石上畫畫自娛。有一天著名的畫家奇瑪布(Giovanni Cimabue)正好經過,看到喬托正在岩石上畫著羊群。奇瑪布驚奇地發現羊群畫得十分生動,不禁停下來,向孩子說:「你別放羊了,跟我來畫畫吧!」喬托喜出望外,回答說「只要父親許可就行」。得到父親的允許之後,便跟著奇瑪布來到佛羅倫斯,成為他的入門弟子。這是近代西方繪畫的鼻祖——喬托和其師奇瑪布之間的一段奇緣。

關於喬托到羅馬為教宗服務,還流傳著這麼一段故事。羅馬教宗布尼法斯八世想要徵召優秀的畫師到羅馬為教廷服務,派了使者到意大利各地尋訪優秀的畫家。使者找到喬托的時候,要求喬托拿一張畫作為樣本,讓教宗看看。喬托聽了,就隨意地拿起畫筆,在紅色的顏料筒裡沾了一下,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圓圈。然後把「畫」交給使者,說:「這就是我的畫,請你拿回去給教宗看看吧。」使者非常不高興,說:「我是很嚴肅地在辦事,你怎麼能這樣不正經地亂開玩笑?」喬托回答﹕「不要就算了,我就會畫這個。」使者無奈,就把這件「樣品」帶回去給教宗,並且向教宗抱怨喬托無能,只會畫圓。

教宗看了圓圈,思考了一陣,問道:「你告訴我,他不用圓規畫這個圓圈,很困難嗎?」 使者說:「他就這麼隨手一畫而已。」教宗說:「嗯,那麼這個圓圈畫得可真不錯,圓得很哪!線條也很有力量,顯然是個經驗豐富,有好眼力又有好手勁的畫家。趕快請他到羅馬來吧!」就這樣,喬托被教宗高薪聘到羅馬來。他在1296年到達羅馬,為教宗繪製了許多關於耶穌生平的壁畫,可惜壁畫經過嚴重破壞,已經很難辨識原貌了。

除了上述的事跡,從許多方面也看得出喬托是個開朗而幽默的人,據說他的女兒相貌很醜,喬托的好友、也是《十日談》的作者薄伽邱曾經嘲笑他:「喬托,你畫的人物那麼美,為什麼生的孩子這麼醜?」喬托回答說:「沒辦法,我畫畫是在白天有光線的時候,而生孩子卻是在晚上沒有光線的時候。」

喬托最有名的作品應屬現存於帕度瓦(Padua)阿瑞那禮拜堂(Arena Chapel)的《耶穌生平》和在亞西西聖方濟教堂所作的《聖方濟傳》等。他比前人更能真實地表達眼見的世界,把過去樣板式的宗教圖案一變成為更貼近世人的生活場景,宗教故事在他的筆下變得情感充沛,富於戲劇性,背景也出現了世人熟悉的自然風景和動植物,這樣的畫作深深的打動了當時的人們,因此他在世時就享有極高的聲譽。喬托的繪畫成就不僅超過中世紀,也超越他老師奇瑪布。在13世紀的繪畫還不成熟的意大利,他的出現是那麼突然,那麼與眾不同,好像上天安排要讓他把藝術引導向未來文藝復興的成熟一樣。難怪傳記作者瓦沙力將喬托的藝術歸功於「上蒼的恩賜」。@*#

責任編輯:李梅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喬托把繪畫推向一個比傳統藝術更寬廣、自由、更合乎自然的風格中。
  • 由於之前拜占庭的藝術家們,通常把聖經故事人物和形象,安排在一個限制性的空間,或純裝飾性的畫面上,因此藝術家們不研究模仿自然界的真實色,卻可以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作畫。然而,對喬托而言,如何使聖經上傳說人物顯得更加真實、更具說服力,才是當務之急。一個人怎麼站立、怎麼坐,舉手投足姿勢要如何擺都很重要。喬托的希望讓我們「目擊現場」,邀我們觀賞發生在舞台上的一幕。而為了把故事說清楚,喬托努力把故事安排在合理的生活空間裡,建築與街道,以及人物服飾都極為逼真,非常重視畫面上的自然與立體感。而喬托的成功,正代表著新一代的藝術家努力嘗試新的策略和觀念。
  • 五百年來《大衛像》的精巧勻稱、優雅的相貌、從容的意態和蓄勢待發的氣勢,在在都令人讚賞。正如米開蘭基羅自己所言,他的雕刻就是「將禁錮在石頭中的生命解放出來」。
  • 鍾繇是三國曹魏時的大臣,更是我國一位傑出的書法家。
  • 鮮于樞早年曾向張天錫學習書法,常為不能超越前人而愧憾。有一次偶而漫步郊野,見兩人車子陷於爛泥中,坎坷難行,才了解到寫字要有奇態橫生的趣味。他與趙孟頫和康里夔,互爭雄長,當時許多人都曾向他請教過書法。
  • 為了解決畫中人物在從下面仰視時所應呈現的比例這一難題,米開朗基羅將壁畫上半部分的人物畫得大些,下半部的小一些,以適應自下而上的觀賞效果。
  • 這是德國畫家阿爾布萊希特·丟勒(Albrecht Durer)於1500年所作的自畫像。嚴謹細膩的多層罩染技法將幾乎所有的細節都刻畫入微,連頭髮都絲縷可數。造成這種真實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作者對光、影、色以及轉折處細膩的過渡處理。甚至於每一小縷頭髮、鬍鬚都仔細地由高光部分漸漸過渡到平光的亮部,再細膩地過渡到測光的灰調面,逐漸穿過明暗交界限達到反光部分直至投影。
  • 古人類都有對神對信仰,最早的藝術品也都出現在神的殿堂裏,表現神聖美好的境界。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也不例外,只是在人文主義的思潮下,藝術家以更人性化的角度來表現神和闡釋教義。也由於藝術的發展,除了教會大量以藝術來讚頌神、彰顯神的存在和偉大之外,許多有能力的商人或富裕家族也都希望擁有表現神的宗教藝術品;特別是表現聖潔、慈愛與天真的『聖母子』更是歷久不衰的熱門題材。
  • 我曾讚嘆丁托列多神奇的透視與構圖,也對他那些粗糙未完成的畫作疑惑不解。恰逢他500歲冥誕,看了很多他的畫作,尤其是肖像畫與素描,讀了不少關於他的資料,知道他越多,越感受到他的掙扎與渴望的陷阱,看見他在藝術與所處的環境中拔河。
  • 歷史的演變猶如天體運行、星球運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也確實體現出了不同於其它星球的時間概念,而歷史恰好就是在這特定的時間中一步步演繹著,其中也包括了文藝復興前後這一重要戲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