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醇:

揭云直欲上天门 首为苍生讼风伯

——北宋末爱国学生运动领袖陈东
font print 人气: 42
【字号】    
   标签: tags:

郑重 整理

纪元1127年(南宋高宗建炎元年)秋的一天,南宋京城一片悲凄凄惨,人民嘤嘤饮泣,“识与不识,皆流涕”,哀悼刚刚被昏君奸臣斩首的抗金志士、爱国太学生陈东。

陈东(1086–1127)字少阳,镇江丹阳(今江苏丹阻)人。徽宗时候入太学(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学生时代,他就十分关心国家命运,当时祸国殃民的蔡京、王黼等人专权用事,贿赂公行,党羽满朝,权势炙手可热。对于这伙奸臣逆党的罪行“人莫敢言。年轻志盛、血气方刚的陈东,勇敢地站出来,为国为民,仗义执言,大力揭露奸党庸臣的种种劣迹,并上书徽宗皇帝,请诛蔡京等六人。钦宗即位,他又上书陈论蔡京、王黼等六人为贼,要求“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国人。”这些为了国家振兴、敢于蔑视权奸的勇敢行为,充分显示了陈东青年时期的爱国胆识。

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加上金方的贵族侵扰,使得民不聊生,“亿万苍生受寒苦”正是这种悲惨生活的写照。陈东关心国家命运,系念人民的困苦和抗金的事业,有着清除奸臣、刷新政治、抵抗金兵入侵的强烈要求。他在〈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这首诗中,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这种志愿。指出“亿万苍生受寒苦”是由于“飞廉强搅朔风起”。他以风神飞廉的横暴,来比喻权奸当道、金兵入侵的现实,斗争矛头直指祸国殃民的“六贼”。他用天公被阴云遮盖,比喻徽宗皇帝被权奸蒙蔽,告诉人们:只有群驱飞廉,才能解除黎民的痛苦,为了驱飞廉,清权奸,陈东不顾自己只是一个太学生,没有谏君的资格,他甘冒杀头的危险,挺身而出“揭云直欲上天门”,他要到皇上那里控告权奸“风伯”的滔天罪行。陈东希望皇上开恩,“开阳合阴不作难”,改革政治,减轻对百姓的剥削,励精图强,抗击金兵,“驱飞廉囚下酆都狱”,奸贼除,民复生,最后必定是“东方日出”的胜利前途。这首诗字字句句,流露着这个青年太学生对奸贼的深仇大恨和拯救国家民族的爱国感情。以后他又大胆的与汉奸投降派展开了更激烈更尖锐的斗争。

钦宗靖康元年(纪元1126年)正月,南侵的金兵长驱直下,初七日围攻北宋汴京开封,形势非常危急。以钦宗为首的投降派,准备弃城逃跑,爱国将领李纲,组织全城军民,誓死保卫京城。金兵在宋朝军民的反击下,受到巨大挫折。这时候,各地前来“勤王”援救的军队二十多万人,也纷纷赶到开封城外。而孤军深入的金兵不过六万人,不得不准备撤退。退兵之前,他们派人要钦宗主动提出求和,昏庸无能的钦宗一伙,在抗金的有利形势下,竟派大臣赴金营乞降。金军趁机要挟宋朝偿以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一万头、帛一百万匹,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今河北河间)三镇给他,并要北宋的亲王和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北宋王朝在投降派宰相李邦彦和张邦昌操纵下,全盘接受金军的条件。接着钦宗派康王赵构(即后来的高宗)和张邦昌出使金营谈判。李纲等抗战爱国将领,纷纷反对朝廷的投降政策。京城中的投降派,则利用二月一日晚上姚平仲袭击金营、战斗失利的事件,作为借口,打击李纲,并造谣说西北边防军全线崩溃了。钦宗信以为真,吓得魂不附体,立即免去李纲等人的职务,任命一个投降派代任李纲职务,以示跟金国友好,便于订立屈膝投降的和约。

李邦彦一伙的卖国投降活动,激起了汴京爱国军民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人民愤怒了,陈东为首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组织人民展开了反对求和、反对内奸的政治斗争。

二月初五日,陈东率领太学生几百人,到宣德门去向钦宗示威请愿,他义愤填膺地斥责投降派李邦彦的卖国罪行,要求皇帝罢免他们的职务,要求朝廷恢复李纲等爱国将领的原职,坚持抵抗金兵。太学生的这一爱国行动,得到爱国军民的大力支持,“从者数万”,来到宫门参加学生的示威请愿集会。这时正碰上投降派李邦彦上朝,愤怒的人们一齐声讨他的罪行,还要打他,群众呼声动地,还把登闻鼓(设在宫外的鼓,供有冤情者击之通知朝堂)擂得震天响,钦宗怕事情闹得收不了场,当天被迫宣布重新恢复李纲职务,挫败了投降派弃城逃跑的计划,从而赢得汴京保卫战的巨大胜利。太学生陈东领导的示威请愿斗争,是我国古代青年知识分子参加爱国斗争的光辉一页!

金兵退却以后,李纲被诬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钦宗于1126年(靖康元年)八月将李纲充军江西。就在这时,金军第二次南侵,十一月金兵乘大雪攻陷汴城,掳去徽宗,钦宗和后妃宫女三千多人,北宋灭亡了。这是北宋王朝长期妥协苟安的恶果。康王赵构南逃,于第二年(1127年)在河南商丘组成南宋政权,赵构就成了南宋高宗皇帝。高宗登位伊始,在群众舆论压力之下,被迫任命李纲做宰相。高宗实际上还是信任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继续执行投降政策。高宗追求的是妥协苟安,李纲推行的是坚决抗战的政策,君臣难和,李纲只做了七十七天的宰相,就被迫退职。他的抗金措施也全部被取消。

爱国知识分子陈东在北宋灭亡、赵构南逃过程中,也随朝廷来到江南新都。他听到李纲被罢相的消息,非常焦急,非常愤怒,奋笔疾书,写了〈上高宗第一书〉。在书中,陈东出于公心,力言和他素昧平生的李纲是“天下愿以为辅相”的“中兴之臣”, 李纲被罢的消息传出以后,“人情汹汹,相顾失色。”他指出:如果李纲被罢斥,那么“陛下孤立,天下事去矣。”他还斥责靠阿谀奉承起家的投降派代表人物黄潜善、汪伯彦,只不过会“劝陛下幸金陵而已,必无长策。”指出:此二人若在朝廷“必害中兴之业”。陈东几次上书,都是内容充实,字字中肯,句句直率,击中要害,情绪激昂,反映了爱国臣民的意愿和社会的正确舆论。但是,无论陈东怎样透彻分析,陈词力说,终不能唤醒高宗这个昏庸的皇帝。黄潜善趁机进谗言,结果,陈东爱国有罪,竟被押赴市上斩首。

陈东冤死,天地同悲,京城群众“识与不识,皆流涕!”沉痛悼念这位年方42岁的爱国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爱国者的悼念,就是对卖国贼的谴责。陈东的爱国事迹,永垂青史!

恭录【陈东诗一首】:
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飞廉强搅朔风起,
朔雪飘飘洒中土。
雪花着地不肯消,
亿万苍生受寒苦。
天公刚被阴云遮,
哪知世人冻死如乱麻!
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
谁肯采摭传说传达太上家?
地行贱臣无言责,
私忧过计如杞国。
揭云直欲上天门,
首为苍生讼风伯。
天公倘信臣言怜世间,
开阳合阴不作难,
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
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
东方日出能照耀,
坐令和气生尘寰。

【今译】
飞廉风神掀起巨大风暴,
大雪在中国翻飞搅绕;
冷雪落地不肯消融,
亿万贫民寒号嗷嗷;
青天正在被黑云遮蔽,
无数百姓冻死,谁人知晓?
到处哀痛愁怨之声,听得使人心焦,
有谁能收集众议,让皇帝知道?

我这个小臣,人微言轻,
杞人忧天,我妄费苦心;
我要拨云驱雾,直上天门,
去向天帝,控告飞神的罪行;
上苍若能相信而怜悯世情,
您就调和阴阳,不再为害黎民;
把风神囚禁起来,
关押在酆都城。
让飞雪化作流水清清,旭日东昇,
暖阳普照人寰,使百姓得享温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