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写字时书法用具的摆设

雁子
font print 人气: 163
【字号】    
   标签: tags:

纸﹑笔﹑墨﹑砚准备妥当之后,还需要注意到一些常用的用具,例如垫布﹑纸镇…等,垫布是垫在纸张之下,在写字时用来避免过多的墨汁渗透外露,使桌面脏污,假如在没有垫布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报纸代替,报纸的吸水性极佳,且容易取得。垫布尽量买大块一点,无论写小张或大张宣纸都很方便。纸镇的功用,则是压住纸张,让纸张保持平稳,不易被风吹动,若在没有纸镇的情况下,你也可以找一颗平滑的石头代替。

接下来就是书法用具的摆设,一般砚台都放在右手边,因为我们中国人习惯用右手写字,毛笔在沾取墨汁时较为方便,如果把砚台放在左手边或是上方,你会发现纸张沾染到墨汁的机会提高很多。

纸张会随着你书写的情况上下左右移动,此时你的身体要与纸张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不然你身上的衣服可能就会多一些颜色了,尤其小朋友写字的时候,往往在不注意下衣服就多了几个黑点点,严重一点的话整件衣服都遭殃,妈妈可是最辛苦了。为了以防万一,最好帮孩子准备一双简单的袖套,或是一件可爱的围兜兜,让他们自己喜欢穿带,妈妈就可省下不少麻烦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 冥冥中有定数!唐代书生灵魂离体入了冥府,预知三年前程,还阳后果然灵验!书生灵魂离体所见,只预见他此生未来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触发我们深入追索:命运安排的根据为何呢?那么命运不好的,又怎样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
  • “我以前,捉鲍鱼在全个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门老一辈的人说起我的名字都认识,就是最会捉鲍鱼那个!”年届七旬的塔门原居民黎雄(雄哥)回忆童年时光,语气顿时兴奋了起来,“我们没有东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鱼、虾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门岛,千帆竞发,渔获满满,“我们吃不起面包的,是吃鲍鱼、吃海胆长大!”原来那时候的塔门,面包比鲍鱼还矜贵,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
  • 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 五月薰风送暖,现代母亲节康乃馨当令,回想古代中国的儿女们送什么花给母亲忘忧呢?亲子深情是岁月摧残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诗心。一起来看古代诗人孟郊和王冕献给母亲的诗。
评论